查看原文
其他

「最強飯圈」:特朗普控罪越多民調越高

大公報 大公文匯 2023-08-19

本文要點

「控罪越多民調越高」的怪圈再度凸顯「美式民主」的荒誕

美國司法部1日公開的一份起訴書顯示,聯邦大陪審團對前總統特朗普提起訴訟,指控其試圖推翻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這是特朗普2021年卸任以來第三次被聯邦刑訴。然而,特朗普在共和黨內支持率仍大幅領先其他2024年大選參選人。分析指,特朗普的「鐵粉」堅信所有指控都是政治迫害,只會更支持特朗普,這一「控罪越多民調越高」的怪圈再度凸顯「美式民主」的荒誕。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美聯社

這份45頁的起訴書稱,特朗普儘管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落敗,但仍決心繼續掌權。他在選舉結束後不斷散布謠言,宣稱選舉存在足以改變結果的舞弊,施壓聯邦及多個州官員,採取非法手段干預計票並試圖推翻選舉結果;煽動對美國國會大廈的暴力襲擊,企圖破壞美國民主,攫取權力。

司法部力求速審

特朗普因此面臨4項刑事指控,包括密謀欺詐美國、密謀妨礙官方程序、妨礙及試圖妨礙官方程序、密謀侵犯他人權利,最高分別可判處5年、20年、20年、10年監禁。

此外,起訴書還不點名提到6名特朗普的「共謀者」,包括4名律師、一名美國司法部官員和一名政治顧問。美媒根據起訴書內容和公開新聞報道,認為「共謀者」指的是曾擔任特朗普律師的朱利安尼、伊士曼和鮑威爾,以及前美國司法部助理部長克拉克等人。

司法部特別檢察官史密斯表示,2021年1月6日發生的國會暴亂是「對美國民主所在地前所未有的攻擊」,強調這場暴亂是受到特朗普的「謊言所煽動」。史密斯在聲明中承諾對案件尋求「快速審判」。特朗普將在明年3月和5月分別就「封口費」案和「密件門」案出庭受審,撞正共和黨初選期間,勢必讓2024選戰亂上加亂。

本次案件已交由法官丘特坎審理。(法新社)

據悉,特朗普將於當地時間3日下午4點在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首次出庭應訴。案件已交由前總統奧巴馬任命的地區法官丘特坎審理。丘特坎2021年曾作出裁決,允許眾議院「106特別調查委員會」查閱特朗普任內白宮文件。

根據美國法律,刑訴並不妨礙特朗普繼續競選,哪怕最終獲刑,也不妨礙他勝選後就任總統。

起訴書公布後,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痛批史密斯「精神錯亂」,說他發布了「又一份虛假起訴書干擾總統大選」。「他們為何不在兩年半前做這些事?因為他們想在我選戰打到一半的時候動手。」白宮則拒絕對此事置評,稱「司法部獨立展開刑事調查」。

死忠「特粉」不相信指控

國會兩黨議員反應截然不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發表聲明指,這是迄今對特朗普罪名最重、影響最大的一次起訴,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包括美國總統。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麥卡錫稱,司法部攻擊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的領跑者,試圖轉移對拜登負面新聞的關注。

和此前特朗普涉及的多宗官司類似,特朗普在黨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均未藉機發起攻擊。佛州州長德桑蒂斯稱,他沒有讀過起訴書,但承諾必須「終結聯邦政府被武器化」。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大廈。(美聯社)

儘管官司纏身,特朗普的支持率不降反升。截至8月1日,特朗普在黨內支持率為54%,排名第二的德桑蒂斯只有17%。前聯邦檢察官斯隆認為,最新的起訴書並不會削弱「鐵粉」對特朗普的支持,「他的支持者們非常忠誠,他們會找出理由,證明這些指控是虛假的。他們中的許多人仍然相信,那場選舉被竊取了,因為特朗普曾這樣說過」。

美國一些選舉專家指出,特朗普每次被起訴,只會讓支持他的人更支持他,同時讓反對他的人更反對他,從而進一步加劇美國政治和社會撕裂。

打造「受害者」形象 用起訴書團結支持者

特朗普1日因試圖推翻2020年大選結果被起訴,這是他4個月來第三度被刑事起訴。分析認為,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面臨刑事指控的前總統,特朗普已將這些起訴作為其競選活動的核心內容,將自己打造成「被有偏見的司法系統迫害的目標」;他以「受害者」的形象讓支持者更加團結,強化他們對拜登政府和民主黨的恨意。

特朗普上月29日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造勢活動上表示:「他們不是在起訴我,而是起訴你們,而我剛好擋住了他們的路。」特朗普的競選團隊1日發表聲明,將司法部對特朗普的起訴形容為「納粹德國的迫害」。

2月中旬時,特朗普對佛州州長德桑蒂斯的領先優勢僅為兩個百分點,但自從4月初第一宗起訴令特朗普成為首位被刑事檢控的前總統以來,他的支持率迅速上升。

共和黨策略分析師菲赫里認為,媒體對特朗普案件的持續關注和層出不窮的起訴書,讓他的黨內競爭對手「黯然失色」,「德桑蒂斯連一句話也插不上」

《紐約時報》和西恩納學院近期一項聯合民調顯示,假如特朗普和拜登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再次相遇,雙方在註冊選民中的支持率持平。

縱橫談|特朗普支持率的飆升與美式民主的反噬



 論


文/施君玉


8月1日,美國聯邦大陪審團決定對前總統特朗普涉嫌企圖推翻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予以起訴。起訴書控告特朗普在其敗選之後不願意交出權力,串通六名人員散布陰謀論,不斷重複選舉舞弊之說,制造全國不信任和憤怒的氛圍,侵蝕公眾對大選的信心。


在短短的三個月間,特朗普已是第三次被起訴,普通百姓都有點麻木了。但特朗普和他的鐵粉們卻像打了興奮劑,利用每一次被起訴的時點,把這位前總統打造成「政治受害者」的形象。令人費解的是,雖然這些指控一宗比一宗嚴重,但是特朗普在黨內的支持率不降反升,拉開與第二名的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之間差距超過30多個百分點。這咄咄怪事的背後其實有着必然的邏輯。


美國這些年來在國際上指手畫腳,肆意干涉他國內政,在重大國際事務中大玩雙標,國際信譽遭到進一步蠶食,結果是這種做法和理念也慢慢滲透到美國社會的各個層面,讓美國老百姓最終失去對本國政府的最後一點信任。反建制出身的特朗普,把對政府的不信任放大到了極致,一向以公正而自詡的美國司法制度被塑造成「腐敗透頂的政治打壓工具」,讓拜登政府有口難辯。在信息化時代,人們都生活在信息的繭房中,只願接受自己願意收看的信息,信者更信,疑者更疑。被特朗普重複一千次的謊言,最後在美國變成了「真理」,可見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在國際社會顛倒黑白,最後反噬自身,落得個搬石砸腳的下場,從美國的身上,我們大概也能找到《羅剎海市》所描述的影子。


遠的不說,就在今年7月《香港國安法》通過三周年之際,香港警方對在逃的八名違反國安法的要犯進行通緝,此舉立即招來美、英、澳三國的無理批評,並對香港進行新一輪的污名化和妖魔化。好在7月的香港資本市場並沒有聽從這些政客們的胡言亂語和煽風點火,7月恒生指數大漲6%,列全球各大經濟體證券指數漲幅之冠,從中進一步佐證:有着祖國的堅強後盾,香港國安法的有力執行是香港繁榮與穩定的定海神針,只要香港走在由治及興的大道上,不愁世界的資本家不願回到「水草肥美的金融大草原」。


對危害國家安全的要犯進行通緝不是香港特區政府的發明,不僅是美英澳等國的通常做法,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慣例。譬如前中央情報局僱員斯諾登因洩露美國的「棱鏡」全球竊聽計劃,雖現在加入俄羅斯國籍,但是美國從來沒有放棄追緝。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是澳洲人,美國仍在窮追不捨,英國已經同意將阿桑奇引渡給美國,目前阿桑奇還在為拒絕引渡作最後的法律抗爭。


香港特區政府通緝這些要犯只不過是照西方葫蘆畫瓢,但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的眼裏,成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危害全世界各地人民的基本人權與自由」。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稱,「我們不會容忍中國對英國和海外個人進行恐嚇或壓制的任何企圖。」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7月5日也表示,「港府的做法不可接受」。令人驚訝的是,7月29日美國和澳洲舉行外2+2防長與外長會晤機制的記者會上,有人就阿桑奇問題向澳洲外長黃英賢提問,這位女士居然稱,「澳洲公民阿桑奇所涉案件,澳政府不能干涉。」既然阿桑奇作為一個澳洲公民,澳洲政府無權干涉,那麼人們不禁要問,澳洲對香港通緝逃犯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的依據又是什麼?


英國《金融時報》副總編輯馬丁·沃爾夫最近尖銳指出,「西方必須認識到自己的虛偽和雙重標準,如果西方想要獲得他所期待的影響力,就必須認識到,其所宣稱的道德優越性既不是不可挑戰的,也不是未受質疑的,在我們的世界裏,許多人認為西方國家自私、自滿也很虛偽。


7月2日,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會長理查德·哈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什麼讓我夜不能寐?多年來,我從不缺乏答案,例如俄羅斯、中國、伊朗、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糧食短缺以及全球疾病大流行等,但在專注二十年國際事務研究之後,我得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並找到了答案,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就是美國自己。」哈斯認為,美國的國內威脅首次超過了外部威脅,美國不再是動盪世界中最可靠的支柱,反而成了不穩定的最深刻根源。


2016年的美國大選,特朗普將當選總統的笑話變成了一個神話。2024年的美國大選,特朗普又在演繹着「前國王復仇」的神話。美國的分裂還在繼續,美國的雙標還在變本加厲。雖然美國希望通過制造外部敵人,意在強化國內凝聚力,但雙標的做法失去了道德高地,侵蝕着社會的基本信任,這是美國最大的危險。值文章落筆之際,太平洋彼岸傳來了美國主權評級由AAA下調至AA+的消息,這是要戳穿美國經濟繁榮的另一個謊言嗎?這是美國政治危機與經濟危機將同步共振的信號嗎?大家都在尋找答案。


內容來源:大公報A23版
報紙編輯:齊明喆、莫家威
網絡編輯:輕雲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大文快報(2023.08.02)周三


8月起港人一定要關注這件事!


刀郎《羅剎海市》為何能迅速「封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