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國家重磅落子!

大公報 大公文匯 2023-09-09
本文要點

國務院日前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擘畫發展新藍圖。

《規劃》提出,以2025年和2035年為關鍵節點,分階段推進深圳園區建設。

到2035年,與香港園區協同創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創新國際化程度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動,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創新載體和頂尖科技企業研發中心,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俯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新華社

2017年,深港兩地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包括深圳和香港兩園區。《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取得積極成效;皇崗口岸整體完成重建,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運轉高效的通關查驗模式創新;深圳園區監管模式運作成熟,與香港園區基本實現要素流動暢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建立與香港及國際全面對接的科研管理制度,集聚一批香港及國際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頂尖企業研發中心,與香港科技合作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到2035年,與香港園區協同創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創新國際化程度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動,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創新載體和頂尖科技企業研發中心,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規劃》從4個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務:一是協同香港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二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三是構建國際化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四是打造匯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

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三區啟航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圖為皇崗口岸重建效果圖。

《規劃》提出,河套深圳園區將立足三個定位: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先導區方面,利用深圳園區獨特的「平台」和「通道」作用,聯合香港園區建設國際一流的科研實驗設施集群,集聚全球高端創新要素資源,匯聚國際頂尖科技人才,鏈接國際科技創新網絡,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攜手打造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新標桿和國際科技創新高地。

規則試驗區方面,營造高度開放的國際化科研制度環境,對接香港及國際先進科研規則,加快形成靈活高效、風險可控的跨境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中試轉化集聚區方面,着力突破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實現從研發到工程化的中試轉化,打造國際一流中試轉化服務平台,形成一批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成果。

領建AI技術標準框架體系

《規劃》指出,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前沿領域。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技術標準框架體系,在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開展創新應用試點示範。積極探索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規範應用。

在深圳舉辦的2023國際數字能源展上,觀眾欣賞能鏈智電移動充電機器人。中新社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認為,《規劃》充分表明中央對河套在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中重要地位的認可。「第三個定位是希望河套在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特別是『卡脖子』技術方面能夠實現突破,吸引全球高水平科研資源集聚。」

在河套合作區「e站通」綜合服務中心,民眾在「灣區服務通道」社保業務專窗辦理業務。

引進港澳優勢學科 參與國際研究

《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港澳高校優勢學科發展能級躍升。引進港澳知名高校優勢學科重點科研項目,支持港澳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在深圳園區拓展空間,開展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跨學科基礎研究及技術攻關。支持深港兩地高校聯合成立研究生院,共同培養創新人才。支持兩地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聯合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共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位於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深港協同創新中心的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廠,截至目前已培育35個團隊,其中港澳背景團隊32個,比例達91%,孵化企業中的物聯網技術、無創血糖監測、智能物流等多項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將企業設立在河套深圳園區的舒糖科技公司創始人何耀威認為,《規劃》將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產業化。

深圳科企優必選研製的大型人形機器人Walker X示範下象棋。

拓深港跨境「15分鐘」工作圈

《規劃》支持深港聯手打造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平台。支持深港聯合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深圳園區共建卓越研究中心、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人工智能應用示範平台、數字經濟與金融超級計算集群、「量子谷」,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資源深度融合。協同香港引進國際頂尖研發型企業,設立聯合研發中心,推動深港及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基礎研究能力躍升。

在河套深圳園區uni香港青年創業空間主理人陳升看來,《規劃》不僅僅針對吸引港澳科研人士,也是向全球科創人才的「招榜」:「河套深圳園區瞄準的是與海外對接的國際化環境,打造的是深港跨境『15分鐘』的工作圈。」

發展創新藥物 臨床規則接軌國際

《規劃》明確了要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在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破發展方面,加快建設5G中高頻器件測試、先進顯示研發驗證、集成電路科研試驗等中試(產品正式投產前的試驗)公共服務平台,開展產業鏈關鍵技術攻關,加快實現信息產業前沿共性技術突破,推動形成相關技術標準。

在支持先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應用方面,大力發展創新藥物,搭建生物醫藥公共研發服務平台,支持全球頂尖醫藥研發生產外包服務企業提供一體化醫藥研發服務。加快推動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檢查、臨床試驗等規則與國際接軌,試點放寬外資生物醫藥企業准入限制。

大公報社評|跳出河套看河套 把握使命和機遇



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要求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深圳園區建設,積極主動和香港園區協同發展。2025年要基本建立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2035年要建成世界級的科研樞紐。《規劃》是對香港發展的重大政策支持,各界要「跳出河套看河套」,結合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深刻理解國家賦予香港的使命,用好歷史機遇,與深圳攜手合作,努力將河套區建成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河套區如何發展,不僅關乎香港和深圳的未來,更關乎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進程。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見證簽署的《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其中明確要求共同開發建設合作區。2020年,習主席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明確提出要規劃建設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現在,《規劃》的出台,進一步為河套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規劃》共提出30項措施,從四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務:一是協同香港推動國際科技創新,推動深港雙方園區協同發展,聯手打造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平台;二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破發展,支持先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應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前沿領域;三是構建國際化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包括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場准入制度等;四是打造匯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構築國際創新人才港,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務,塑造國際化高品質科研生活社區。


河套合作區有深港兩個園區,建立協同機制是兩地更好合作的前提。《規劃》要求在2025年基本建立協同機制,時間緊迫,須全力推進。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特區會繼續積極與深圳協同,發揮港深聯手優勢,爭取落實促進各項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的措施,實現創科深度合作的橋頭堡。


應當看到,兩地在合作區發展方面取得良好進展。香港科技園公司於去年7月在深圳園區推出「大灣區創科快線」,為香港與內地創科企業提供支援服務。位於深圳園區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已逐步開始運作。與此同時,香港園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批次首三座大樓將於下年起陸續完成。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大家期盼香港加快有關建設速度,體現辦實事、見實效的新風貌。


事實上,規劃中提出的一些項目需要立即着手籌劃,做好對接工作。譬如皇崗口岸完成重建後,實現運轉高效的通關查驗模式創新,這意味着「一地兩檢」模式將在皇崗口岸率先落實;又如實現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動,意味着人員、資金、設備、信息等科研要素的跨境流動將獲得進一步拆牆鬆綁。說到底,推動科技創新首先是制度創新,是管治理念上的與時俱進,一切妨礙科技創新發展的條條框框,該改革的就要改革,該打破的就要打破。


《規劃》雖然強調的是對深圳園區的要求,其實也是對香港的大力支持和要求;提及的是河套區的發展,但着眼的卻是整個大灣區的建設。香港各界要從《規劃》中看到整個國家發展的總體要求,更要看到香港肩負的責任和機遇,真正全力以赴,推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地以己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


內容來源:大公報A1、A2版
報紙記者:毛麗娟
報紙編輯:牛禾青、麥兆聰、王夕子、葉錦秋
網絡編輯:蘇萊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大文快報(2023.08.28)周一


強盜,把我們的文物還給我們!


害台毀台者,不能「上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