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崩潰論」又一次崩潰
截至前日(5日),錄得超過100萬人次的內地旅客來港旅遊。
一票難求、人山人海……內地為期八天的中秋、國慶 「超級黃金周」 火爆落幕。中秋與國慶相逢,疊加亞運會熱潮, 「增強版」
假期點燃人們出遊熱情。文化和旅遊部6日發布消息稱,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人數8.26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534.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按可比口徑較
2019年增長1.5%。內地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跟團遊、私家團、自駕遊、鄉村遊、紅色旅遊、周邊遊等多點開花,長線遊亦迎來客流高峰。
香港入境處數字顯示,截至前日(5日),錄得超過100萬人次的內地旅客來港旅遊,達到旅遊業界早前預期,並超越今年五一黃金周內地旅客訪港人數。旅遊業監管局表示,其間有770個內地團登記來港,涉及約2.68萬旅客人次。
內地十一黃金周有逾100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符合旅遊業界預期。不少內地旅客對灣仔海濱的藝遊坊等活動讚不絕口。
特區政府在今次超級黃金周大力推動「夜繽紛」活動推動夜經濟,餐飲業界人士表示,不但鼓勵市民更願意在晚上出街消費,也吸引內地旅客「玩夜啲」,整體生意較今年五一黃金周時更好,一些具香港傳統特色的糖水店,晚市可做到三、四輪客。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大規模向內地宣傳下月舉辦的「美酒佳餚巡禮」、「香港冬日嘉年華」及除夕倒數等活動,以鞏固最後一季訪港旅客數字。
今年內地的中秋、國慶超級黃金周由9月29日至10月6日,入境處各出入境口岸數據顯示,截至10月5日的首七天,錄得100.8萬內地旅客入境人次。當中,首五日錄得76萬內地旅客入境人次,與今年五一黃金周合共五日假期(4月29日至5月3日),錄得62萬內地旅客入境人次比較,增加約21%。
約770內地入境團登記
旅行團方面,旅監局昨日回應大公報記者查詢時表示,在9月29日至10月6日的國慶黃金周期間,共接獲大約770個內地入境旅行團登記,涉及旅客約2.68萬人次,其間無收到投訴個案。
換言之,內地團旅客佔訪港內地旅客總人數不足3%。資料顯示,今年五一黃金周假期期間,共接獲453個內地入境團登記,涉及旅客約1.38萬人次。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向大公報記者表示,不少內地旅行團選擇在今次超級黃金周假期後才來港,跨境旅行團通常選擇錯峰出行,到時高鐵壓力亦不會太大,「假期大量散客來港,希望能讓大家對香港留下好的印象和口碑,等到農曆新年甚至旅遊淡季時,都能有大批旅客來港。」
國慶煙花復辦 吸引力大增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在夜經濟的推動下,本港多區舉辦市集等活動,市民一改疫情期間留在家中的習慣,已經更願意外出用餐和消費,再加上國慶煙花今年恢復舉辦,吸引大量內地旅客來港,整體生意和氣氛都較預期更好,「相較於五一假期,此次假期開頭幾日生意,已經達到疫情前的9成,五一假期時都未達到這麼高。」
國慶煙花今年恢復舉辦,吸引大量內地旅客來港。(香港文匯報圖片)
假期期間,多區不少街邊小店同樣大受內地客歡迎,黃家和表示,通過網紅及其他社交媒體宣傳,內地遊客也會專程來港找尋特色美食,這些店不一定是米芝蓮餐廳,大部分是一些香港地道傳統的小店,有香港風味和地道文化,「尤其到夜晚時間,有些糖水店甚至顧客多到可以輪三四轉。」
個別行業生意升幅逾六成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黃金周期間,本地客方面,傢具、家品及鐘錶珠寶等個別行業及店舖的生意,有兩成多以上的升幅,相信與金價回落帶動有關;遊客方面,個別行業生意甚至有超過六成的升幅,整體則有一至兩成升幅。
謝邱安儀說,有夜經濟帶動,整體氣氛不錯,街上人頭湧湧,但旺財未必與旺丁同步,生意一定不及人流升幅。
立法會議員李梓敬表示,中秋及十一長假期成績令人滿意,建議當局大規模向內地宣傳下月舉辦的「美酒佳餚巡禮」、「香港冬日嘉年華」及除夕倒數等,鞏固最後一季訪港旅客數字,鼓勵市民留港,向內地市場推廣香港形象。
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建議當局大規模向內地宣傳下月舉辦的「美酒佳餚巡禮」、「香港冬日嘉年華」及除夕倒數等活動。(旅發局圖片)
黃金周數據值得研究
文/蔡樹文
內地一連8日中秋節、國慶黃金周(9月29日至10月6日)昨日結束,初步顯示黃金周首5日香港個別行業生意錄得升幅,然而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形容,生意升幅不及人流增長,旺財未必與旺丁同步。
生意升幅趕不上人流增長,背後原因不外乎老生常談,環球經濟仍存陰霾,市民及遊客相對「惜金」。在特區政府努力下,聯同商界積極推動夜經濟,配合中秋、國慶各項活動營造的節日氣氛,刺激消費意欲,帶動市場氣氛及人流,零售業顯示穩步增長。目前的社會氣氛及消費心理若能維持,預料年底傳統消費旺季將有較佳成績。
黃金周首5日數據顯示,在遊客生意方面,個別行業營業額有比較明顯升幅,甚至超過六成,整體則有一至兩成升幅。在遊客區包括尖沙咀、旺角、銅鑼灣、北面鐵路沿線、元朗及屯門等等,生意升幅較高。
黃金周數據值得旅遊及零售業者作深入分析,特別是研究旅客消費購物模式,以及出行模式的改變,對聖誕新年及農曆年假期的部署,具有啟發性,各行各業應該善用這些數據。
大公報社評|內地經濟動力增 香港發展機會多
為期8日的國慶黃金周結束,各項統計數據含「金」量十足。長假期間共有8.26億人次出遊,超過了2019年的7.82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534.3億元,較2019年增長1.5%。人山人海的旅遊景點,精彩紛呈的消費活動,充分反映中國經濟的澎湃動力。國際機構近來紛紛調升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足證所謂「中國崩潰論」又一次崩潰,而內地經濟回暖,也令人對香港未來信心大增。
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人數8.26億人次。圖為10月2日晚,遊客在湖南新化縣向東街遊玩。(新華社)
黃金周向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熱度的重要窗口。今年國慶假期恰逢中秋佳節和杭州亞運會,讓今年黃金周旅遊潮「熱上加熱」。在北京,有網民調侃「爬長城一點都不累,因為3分鐘才走2步」;在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放眼望去都是人;在南京夫子廟,有遊客自嘲「進去5分鐘就被人流勸退」。在全國熾熱的旅遊熱潮中,商家忙着累着快樂着,因為「滾滾人流」意味着「滾滾錢流」。
中國內地的旅遊熱潮,全世界都感受到了,香港特區更加受益。入境處數據顯示,長假期間內地訪客達到100萬人次,平均每日超過10萬人次。遊客以年輕人為主,他們觀賽馬、賞煙花、飲咖啡、嘆奶茶,跟隨網紅的推介到各處「打卡」。除了奢侈品店稍欠熱度外,其他行業如餐飲、零售等皆能受惠。旅遊業人士則指出,國慶黃金周旅客規模超過五一長假,但就消費力度而言,仍有上升空間。
事實上,雖然全球進入後疫情時期,但疫情仍有滯後效應,經濟復甦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內地同樣存在市場信心不足的情況,在經濟「三架馬車」之中,外貿表現不振,外來投資減少,內需成為撐起經濟發展的支柱。由於多項數據一度不如預期,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再度炒作「中國崩潰論」,一廂情願地相信中國「陷入日本式衰退」云云。
但一如既往,「中國經濟崩潰論」經不起事實檢驗。國慶長假期間展現出來的經濟活力,加上9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重回擴張區間,一度看淡中國經濟前景的國際機構紛紛「轉軚」。摩根大通、美國花旗銀行近日調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5%,這和中國官方的增長目標一致。花旗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的「周期性底部」已經來到,隨着政策動力升溫,工業活動反彈,預期零售市場將持續改善,工業生產將保持穩定,工業增加值及進出口有望改善。上個月,野村已調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中國經濟有着強大的韌性,中國人民有着強大的創造能力,這已一再被事實所證明。華為突破重圍,推出一系列讓美國政客感到「不安」的最新科技產品;今次亞運會上,中國奪得的金牌和獎牌總數都是「一騎絕塵」,將昔日的競爭對手遠遠拋在後面,都反映出中國綜合實力之強大。體育離不開經濟,而體育產業對經濟發展有着促進作用,更不必提體育為人們帶來快樂,鼓舞士氣,提振信心。
祖國好,香港差不了。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要緊緊抓住內地新一輪發展帶來的機遇,全力推動各項事業發展。而從香港「搶人才」、「搶企業」取得可喜成績,到各行各業人手緊缺,再到今次中秋國慶長假展現旅遊業動力,無不預示香港經濟前景亮麗,潛力無限,未來機會處處。
內容來源:大公報A2版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