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協「混賬」

大公報 大公文匯 2023-12-25


本文要點

兩年前宣布解散的反中亂港組織教協,直至最近才完成資產核數程序。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於2021年9月通過啟動解散程序,事隔兩年有關「均分餘款」的安排姍姍來遲。2020年度資產達5.2億元的教協,將向9.5萬名合資格會員及榮譽會員,每人派發3190元,合計約3.03億元。

有資深教協會員認為,該會員信沒有附上明細表或核數書報告撮要,教協沒有清楚交代財務資料;加上未必所有會員都完成登記收款,但餘款的處理,教協在會員信中只是敷衍列明「捐贈予在香港設立的合法教育或慈善相關的機構」,卻沒有列出將獲捐款的慈善機構的全稱,質疑是否轉移資產。

教協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會在均分餘款後才處理餘款捐贈事宜,暫時未有機構名單。

教協前年解散後,同年已盡沽手上四項物業,套現近四億元。

教協通過解散決議後,同年已盡沽手上四項物業,套現近四億元。據悉,在扣除解散後要遣散200多名員工,及支付商業夥伴貸款、提供斷約賠償,加上核數費用及繳付稅款等開支,現餘下約三億元資產。教協於2021年9月11日第二次特別會員代表大會通過解散決議。教協最新通告指,根據會章及解散決議,餘款將均分予全體會員,在出售物業後的總資產,並扣除遣散員工、清還債款、核數、清繳稅項、行政開支等,以及是次均分餘款安排的行政費及銀行手續費等後,每位合資格會員可獲得3190元。

完成餘款均分程序及相關行政工作後,如仍有餘款,教協將按會章及解散決議規定,捐贈予在香港設立的合法教育或慈善相關的機構,並根據法例向職工會登記局遞交解散通知。

翻查教協2020年度的周年財務報告,截至2020年年底,其非流動資產淨值達8100萬元,其中物業佔91%;流動資產有1.25多億元,現金及銀行結餘佔84%。報告又指,福利部全年總收入2.75多億元,主要來自超級市場、訂購和綜合服務;其他收入則來自保健中心,涉及3470多萬元;會費收入為760萬元,課程學費收入為530萬元。

《大公報》過去多次報道教協賬目不清。

資深會員質疑是否轉移資產

資深教協會員陳先生指教協四億元資產估算合理,但有幾項疑點令人質疑是否轉移資產。信中交代每位合資格會員可獲得3190元的計法,是總資產在扣除遣散員工、清還債款、行政開支等,陳先生質疑既然教協已委託核數師計數,有詳細的財務估算資料,質疑會員信沒有附上明細表或核數書報告撮要,交代分派餘款含糊不清:「沒有財務資料,我們只能信任封會員信的每一隻字,但信中提到總資產須還清債項,是什麼債項,我未聽過教協有債項,債項有幾大?完全沒有交代!」

陳先生續指教協有9.5萬名會員及200名職員,若所有會員填表獲派3190元,總數是三億多元,四億總資產扣除200名員工的遣散費、會員派款及行政等開支,剩餘應尚有一億元,信中交代捐贈在香港的合法教育或慈善相關的機構,是哪些機構?為何不清楚交代:「其實將餘款捐畀公益金咪得,而家令人懷疑是否將餘款假借『捐』的名義去資助不乾淨的地方,呢筆餘款條數不少!」

根據解散決議,合資格會員是指於2021年8月10日(即宣布啟動解散程序當天)為合資格會員的人士(包括會員及榮譽會員),但不包括當日或之後主動提出退會的會員或榮譽會員。教協理事會發言人稱,於2021年8月10日當日是正式會員或榮譽會員,並及後沒有退會者才符合領款資格,預料人數為95240人。

井水集|清除餘毒


文/龍眠山


兩年前宣布解散的反中亂港組織教協,直至最近才完成資產核數程序,近日發信交代「遺產」處理情況,每名會員可分得3190元,但因語焉不詳惹來不少批評,直指教協「混賬」。


教協一向財大氣粗,宣布解散時約有4億元資產。有資深會員指出,扣除員工遣散費、核數等費用,加上向9.5萬名會員派發餘款,大約用去3億元,仍剩下1億元資產。但教協在信中只交代派錢的數目,卻沒有交代核算摘要,沒有公布開支明細表,有黑箱作業之嫌。教協更首次提到「債務」問題,但債務何來?莫說一般人聞所未聞,連資深會員都感到莫名其妙。


由於近年有不少會員離港,未必個個都會簽名分錢,這意味着教協處理完「後事」仍有一筆款項。教協聲稱餘下資產將捐贈合法教育或慈善機構,但沒有指明機構的名稱,似乎有難言之隱,以致被質疑是借「捐」的名義去資助一些「不乾淨的地方」。


教協能否理清這盤「混賬」,各界拭目以待。走完派錢程序後,教協將向勞工處職工會登記局正式提出解散要求。劣跡斑斑的教協即將被掃入歷史垃圾堆,教育界大毒瘤被鏟除,這是一件大好事。但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教協操控教育界、興風作浪近半個世紀,不知有多少人被其「洗腦」,指望教協倒台後教育界立即能變得天朗氣清是不太現實的。


香港國安法落實後,香港實現了由亂到治的根本性轉變,並邁入由治及興新階段。教育界大力撥亂反正,展現新面貌,情況令人鼓舞。但另一方面,香港「亂」的根源尚未清除,「治」的基礎尚需鞏固。香港要建立和完善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弘揚愛國愛港主旋律,仍然是任重道遠。


內容來源:大公報A6版

報紙記者:周揚

報紙編輯:李篤捷、蕭潔景

網絡編輯:言淡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不招待普通話客人的「黃店」,黃了!


TVB視帝在內地拍攝耍大牌?真相是……


這下,香港的盤子不得刷出火花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