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侵華史寫進香港小學人文科課程
國情增潤人文科,愛國教育穩步走。
香港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小學的常識科拆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於2025/26學年正式推行。教育局昨日公布人文科課程的框架,涵蓋六個學習範疇,預計佔小學六年課程總課時不少於7%。
人文科注重加強國民教育、價值觀教育與歷史故事等內容,課程發展議會主席潘偉賢相信,拆分後的人文科知識,有助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認識自己擔當的角色和責任,培養國民身份認同。
範疇為「健康與生活」、「環境與生活」、「理財與經濟」、「社會與公民」、「國家與我」和「世界與我」,預計於2025/26學年正式在小一和小四推行,2027/28學年在小學全面推行。建議的課時時數分配為小一、小二每周2節課,小三至小六每周2至3節課,彈性課時都不多於20%。教育局亦正考慮學科內容在呈分試中的安排。
認識國安法 了解日軍侵華史
課程框架中新加入的國民教育、價值觀教育等內容,因應不同年級的學生能力作出具體規定。例如,在三年級的課程中加入了「知道什麼是《香港國安法》和其對香港的重要性」,及「認識有關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歷史人物和故事」等內容,到了六年級則需要了解日本侵華戰爭情況、明白「青年強則國強」道理等。潘偉賢表示,新增的中華文化內容包含書法、歷史英雄介紹等內容,相信這些可以讓學生課內課外學習時都很開心,「學生有好的學習動機,很多東西都可以學得好。」
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幼稚園及小學)李建寰指出,目前人文科中許多內容依然源於常識科,像國民教育、價值觀教育內容其實在2022年更新的《小學指引》中便已提到,「已經不是新鮮的東西」,相信目前人文科的教學法同以前常識科比沒有太大改變。
李建寰續指,增潤的不只是國民教育內容,人文科整體教學框架以學生為中心、與時俱進地調整。例如在性教育板塊,以往只在小一至小五年級主要介紹身體發育等內容,而現時一年級便會教孩子們保護自己的重要性,在六年級亦會新增將媒體資訊與性教育結合的內容,教導學生在聊天室聊天時如何保護自己。
鼓勵帶領學生到內地參觀交流
至於教材的準備,李建寰表示,預計在2025/26學年於小一和小四年級推行人文科教學時,第一批小一和小四的教科書已可以使用,同時教育局也會提供如PowerPoint、短片等多樣教與學資源,學校可根據學生情況自行準備校本教材。他鼓勵人文科教學做到課堂內外結合,例如可以帶領學生去內地參觀交流。他又表示,人文科教學不應只停留在課程文件上,希望老師可掌握探究學習、聯繫生活的教學理念。
在評估方式上,李建寰建議學校用多種策略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例如可以讓學生發表意見和反思、或讓學生用繪畫等方式表達其想法等。
內容來源:大公報A4
報紙編輯:趙之齊
網絡編輯:蘇萊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