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世紀工程建成,香港水源無憂了

大公報 大公文匯 2024-01-24

本文要點

待工程全線通水後,新協議在原有供水規模的基礎上,將為香港新增提供每秒10立方米的備用水源。

大灣區輸水「超級工程」——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下稱珠三角工程)建設迎新進展。記者從建設單位了解到,該工程已於19日通過鯉魚洲、高新沙和羅田三大泵站首台機組啟動驗收及全線通水驗收,標誌着工程已具備全線通水條件,將於近期實現全線通水。

珠三角工程已於日前通過驗收,具備全線通水條件。圖為珠三角工程鯉魚洲泵站。

通過「西水東調」,珠三角工程將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生產生活缺水問題,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優化珠三角單一供水格局,保障灣區供水安全。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將從廣東省西江水係引水至珠三角東部地區,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通過「西水東調」改善珠三角多城市生活生產用水問題。根據規劃,該工程從位於佛山市順德區的西江幹流鯉魚洲取水,輸水線路經鯉魚洲、高新沙、羅田三級泵站加壓,輸水至廣州市南沙區規劃高新沙水庫(新建),東莞松木山水庫、深圳羅田水庫和公明水庫。其中,工程抵達深圳交水點「公明水庫」後,通過新建聯網工程銜接至深圳清林徑水庫,再在深圳水庫與「東深供水工程」匯合,繼而連通香港,作應急備用水源用。

香港渴了 內地馳援

香港是一座被水包圍的城市,但依舊缺水,年均降雨量2200毫米左右,由於河流和地下水稀少,加之降雨時空分布又極為不均,80%的降雨量集中在夏季。歷史上的香港,每遇大旱,水荒必至。

1963年香港大旱,每4日供水4小時。

二戰之後,香港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人口從1941年的160萬人,發展到1961年的300多萬人口,加之香港出口貿易發展,對水的需求越來越大。

(電影《功夫》截圖

對於香港缺水問題,內地一向極為重視,毫不吝嗇出手支持解決。東深供水工程終結了香港嚴重缺水的歷史。

位於深圳市羅湖區的深圳水庫,這裏是東深供水工程的最後一站。

在向香港供水過程中,東江水並非沒有危機。2004年9月至2005年5月,珠江三角洲出現了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和20年來最嚴重的咸潮。東江流域遇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二次特枯水年。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內地對港供水的規模也得到了優先保障。

東江水資源利用率逼近警戒線

對香港而言,淡水資源極為珍貴。但近年來,香港最重要的淡水水源——東江正面臨開發危機。

作為支撐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水源,數據顯示,東江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達38.3%,逼近國際公認的40%警戒線,對流域內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加之近年乾旱、少雨等極端天氣頻發,供水形勢十分嚴峻,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均已受到影響,為保障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水資源配置格局迫在眉睫。

東江上游河源、惠州兩市封山育林,實行水源生態涵養。

珠三角地區的水資源並非不豐富,只因分布和使用存在極大不平衡。位於西部的西江水流量有東江的10倍之大,但在珠三角工程建設之前,其水資源利用程度卻只有1.3%左右。工程建成後,通過「西水東調」優化東西江流域水資源配置,有效改變珠三角地區的單一供水現狀,構建更加平衡的多城市雙水源保障格局,逐步退還東江流域生態用水,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為大灣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全球規模最大地下調水工程

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務院部署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由「一條幹線、二條分幹線、一條支線、三座泵站、四座交水水庫」組成。珠三角工程全長113.2公里,設計流量80立方米/秒,設計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總投資約354億元人民幣,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規模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受水區範圍最廣的引調水工程,建成後也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地下調水工程。

高新沙水庫是工程全線唯一新建的平原型調蓄水庫。

據了解,工程分段試通水進程於上月正式開啟。隨着隧洞閘門緩緩打開、汩汩江水徐徐入庫,西江水已先後順利流入廣州南沙和東莞,預計近期將實現全線通水。去年12月27日,廣東和香港兩地政府簽署新一輪對港供水協議,新協議在原有供水規模的基礎上,隨着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今年年初通水運行,將為香港新增提供每秒10立方米的備用水源。

建設智能系統 實時監測水質

由於珠三角地區水文、地質條件異常複雜,在此建設大型輸水工程挑戰重重。為最大限度節約土地資源和保證水質,珠三角工程採用地下深埋管道輸水方式,在五六十米深的地下空間安裝輸水管線,以保護灣區生態環境。據了解,較傳統地面輸水方式,珠三角工程節約土地資源約兩萬畝,為大灣區未來發展預留大量寶貴地表空間和淺層地下空間。

此前建設中,珠三角工程盾構掘進階段施工場景。

珠三角工程連通東西,穿越珠江口,不僅要在水文地質條件複雜的獅子洋區域建設長約6.6公里、最大埋深近60米的輸水隧洞,沿線還有多條獅子洋斷裂帶,面臨多項世界性難題挑戰。對此,廣東省提出將珠三角工程打造成「新時代生態智慧水利工程」,聯合全國頂級機構與院士專家團隊,投入數十台國內自主研發製造的盾構機、掘進機等大型隧洞掘進設備,自主研發多項專利,穩步推進工程建設。

由於工程惠及大灣區超千萬人口,水質安全問題尤其引人關注。據了解,珠三角工程的水情水質監測系統項目由珠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承擔,將根據水資源配置及工程運行調度要求,在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河網區設置水情水質站點設施,通過建設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水情水質站點「無人值守、自動運行」,實時監測工程的水情水質及突發水污染事件等信息,為工程供水安全提供預警預報。


來源:綜合大公報、光明日報

記者:李紫妍

編輯:長安

審校:林犀

往期推薦

政務司司長闖「鴻門宴」


香港市民開始「恐慌性拋售」


澳門的馬跑不動了,香港的「馬照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又一世紀工程建成,香港水源無憂了

大公報 大公文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