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思念祖国的部位是胃:不吃中餐真的会死吗?| 西洋参考
西洋君说:
最近有条新闻很火:月入2万以上出国旅游者42.8%会携带方便面。
何止是方便面,小龙虾、周黑鸭、泡椒凤爪也是国际航班上的网红小吃。
不止在飞机上吃,在国外能吃到麻辣小龙虾、辛辣冲鼻的泡面,不少国人也觉得过瘾,抚慰了天天披萨沙拉受伤的中国胃。
可为什么有人留学、移民国外多年,还觉得不吃中餐会死呢?
文 | 爱米同学
移民后,常有人面带不可思议的表情问我:“那你在那边(澳洲)吃什么啊?能买到中国菜么?”然后画外音响起:“啧啧啧,连中餐也没得吃,真可怜。”
我每次都觉莫名其妙,很想反问:“不吃中餐会死么?”倒不是为了抢白对方,实在近些年来,我自己的饮食确有很大改变,从一个颇为在意美食的中国胃,变成一个以西式简餐为主,各国美食为辅的国际口味,既无遗憾、也不犯馋,这其中的各种因由,倒也乐得在此讲讲,也顺便谈谈我眼中那些非中餐不可的民族主义肠胃,到底是什么鬼。
1
中国胃如何适应西式简餐?
▲统计显示,在出境旅游时,有31.29%的游客会随身携带方便面在身上
我老爸来澳洲之前从来不碰海产,嫌海货腥气。那年夏季,爸妈来小住,当时各种海产正肥,不吃也太可惜了,于是买了一打活扇贝,一打活贻贝回家。扇贝洗去沙着了味,铺上马苏里拉芝士进烤箱焗。贻贝料理干净拿一整瓶白葡萄酒煮开口,掰去一半壳铺好。把煮贻贝的汤滤一下,黄油蒜蓉炒香了倒进去,汁水收到浓稠了淋在贻贝上,撒点洋芹菜。
刚好赶上老爸刚睡足午觉从楼上下来,一叠声问:“啥东西那么香?”劝他尝一个,结果一下子没了半盘。剩下的汁水我拿来烧冬瓜汤,他也喝得不亦乐乎。自此老爸再也不讨厌海产了,逢人就得瑟:“我到澳洲开始吃海鲜来!野生的,不是养殖的哦!安全,新鲜。我一个从来不要吃鱼虾蟹的人,也觉得好吃……”
▲为老爸准备
41 36227 41 14942 0 0 896 0 0:00:40 0:00:16 0:00:24 3087
41 36227 41 14942 0 0 845 0 0:00:42 0:00:17 0:00:25 3092
41 36227 41 14942 0 0 804 0 0:00:45 0:00:18 0:00:27 2914贻贝 /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听见不少中国留学生喜欢这样自我标榜:“哎呀西餐不行,我真的吃不了那些沙拉什么的,冷冰冰的,怎么吃啊。”
另一类则对以食物为代表的物质享受表示出过分的在意。我记得新生见面会上,学校预备了迷你三明治,气泡酒和果汁,大家人手一盘食物一杯饮料开始扎堆聊天。这时候有个中国姑娘晚来了,她不认识我,搭讪着指着我盘子里的黄瓜三明治问
“姐姐,这东西怎么样,好吃么?”
“还行。”我说。
“我发现他们这里的东西都不怎么好吃,没味道……”她接着说。
我在心里翻翻白眼,老天爷,这是社交场合,目的是和新同学聊聊,交流下各自背景和专业,以便融入将来的学习。学校提供食物也不过就是给你垫个肚子罢了,至于好不好吃,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重点根本就不是吃啊!
在澳洲,越好的学校,越重视教育孩子适应环境。一些私立男校,要求未成年的男孩在孤岛上独自度过一个晚上,饥餐野果,渴饮溪水,风吹雨淋都要自己设法解决,直到第二天早晨,学校才派船来接。
▲有些人20多了还被父母宠在怀里,更别提参加夏令营体验生活了。
难道这不应该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么?相反,过分宣扬食不厌精,甚至把《舌尖上的中国》那种节目作为中国文化精髓,仿佛除了吃再没有重要的事情可做了,那么不管食物多么精致,这种立意本身就挺LOW的。
2
在国外郊区非要吃油条豆浆
不显得顽固又老土么?
想起我自己刚来澳洲的时候,也常做中餐吃。我厨艺还行,为省钱经常自己做饭,但很快发现中餐不是饮食优选。澳洲人饮食清简,很多人家从不煎炸,油烟机吸力普遍不强,中餐油烟太大,容易弄脏。况且中餐食材繁杂,配齐一桌菜可能要跑几个地方,而烧好一桌菜则很可能要起几次油锅。对于学业紧张或者工作繁忙的专业人员,业余时间可能还忙着充电提高,每天这么吃,还要不要做别的了?
▲图为国外顾客抱怨中餐馆味精过多,商家对此作出回应。所以说中餐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的。(翻译:别要求我们不放味精,因为我们只有这个,感谢配合)
而澳洲超市那些优质的牛羊肉,深海鱼,新鲜的虾蟹贝类,也不见得适合煎炒烹炸。更重要的是,既然压力大这一点不可改变,那就更应该在可以改变的方面入手,照顾自己的健康。西式餐食相对少油烟,少油盐,多生食蔬菜,对健康更为有益。于是我开始因地制宜改变习惯,炙鱿鱼、白灼虾、烤羊排,搭配各色各样的新鲜杂菜沙拉和奶酪,轻省又美味。
▲一只澳洲龙虾连200人民币都不用
▲多在澳洲海滩走走,说不定晚餐就有着落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的专业要求我时常要去做场地调查,有些场地在一个农场里,有些在一条河边上,没有餐馆,没有外卖,甚至没有微波炉可以加热,只能带一些寿司卷三明治之类的冷餐。所以我就要求自己必须适应冷餐,现在大冬天吃冷餐喝凉水,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颇有些同胞友人觉得这样很惨,在我看来,适应环境,从改变饮食开始,这并不是一种痛苦,这是一种酷,一种生命力,生物不就是这样进化生存的。想想看,一个人如果可以在任何地方都用当地的食材做出美味,同时不耽误正业,岂不是很棒。
与此相比,在夜排档非要吃和牛,在国外郊区非要吃油条豆浆,不显得顽固又老土么?也许因为自己饮食清淡健康了,有时也想反问那些友人,吃着来路不明的油做的菜,调料浓烈掩盖本味的小龙虾烤鱼火锅,真的那么爽么?
▲自制西式简餐 / 图片由作者提供
3
吃来吃去还是中国菜最好吃?别装!
我在上海,颇认识几个写美食专栏的。一次聚餐,席间一位上海女士定要以法语向中国侍应生结账,我听到她示意:“l'addition!(买单,作者译)”心中诧异,一是认为大家同是中国人,毫无必要。再就是,既然有心要讲法语,怎么倒忘了加上s'il vous plait(意为“请”,表示礼貌,是法语习惯的说法,作者译)。
几天后,又在微博上看见这位女士吐槽自己当年在维也纳的经历,抱怨维也纳餐馆侍者如何势利眼,接着是长篇大套地赞美中餐。不得不说,有些人的民族主义肠胃形成,和邯郸学步吃西餐的过程中自尊心倍受打击有密切的关系。不难想象一下这位爱得瑟法语却一知半解的女士,在维也纳那种颇为势利的城市,意图出点风头,会受到怎样的打击。我想这和国人近年有了钱,那种“扬眉吐气咸鱼翻身”的心境有点关系。
▲大粗链(多半是金链)挂胸前已成了暴发户的标配。
很多人,私心深处,不是不希望自己能读懂法语菜单,自如地点餐、配酒的。但是因为不懂,有点自卑,老有种羞于启齿所以佯装不屑的神气,到处嚷嚷:“西餐有什么好吃的,我就不稀罕吃,吃来吃去还是中国菜最好吃。”
澳洲这里,也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重视平等。餐馆的优质服务,体现在专业、自尊、美味和友善等方面,换句话说,你别以为在这里可以跟海底捞似的充大爷。带着享受和了解美食的心,即使不懂也没问题,但是如果铺张浪费,不懂装懂,有意无意冒犯人,不被鄙视也难。
如今很多国人有了钱,恨不能钟鸣鼎食,满世界摆谱才好。去岁我游览至法国卢瓦尔河谷一带,在舍农索城堡停留,一天午后散步,走到甘橘园,是当年狄安娜盛宠之时,佛朗索瓦一世所赠。桔园的一栋建筑如今改成了餐厅,在特定的季节开放。走近了看介绍,原来餐馆保留了从前贵族的传统:你可以在附近打猎,把猎物带来交给后厨烹煮。去高级餐馆消费容易,可是扛枪骑马打猎,并不是缺乏锻炼大腹便便的土豪能做到的。移民生活和旅行的经历都使我明白,世界很大,有太多好玩儿的、好吃的、不一样的和不能企及的。
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和传统,不会无缘无故地形成,在论断和否决之前,不妨问问所为何来。几年前在意大利北部游览,赶上米兰世博,主题是食物,北方很多城市,像是贝尔加莫、布雷西亚、费拉拉都有相应的展览。在布雷西亚,赶上一个特展《Food in art, from the 17th century to Warhol.》(《艺术中的食品,从17世纪到安迪沃霍》作者译),其中不乏许多有趣的作品。比如,而我一直对有一张画记忆犹新。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上图这个带个尖尖头的奇葩挞,是当时市民阶层的日常食物。宗教裁判所规定平时做蔬菜馅儿的,到了宗教节庆日,可以吃奶酪或者肉馅儿的。当时心想尼玛宗教裁判所你们管得还真多,跟我们革命时代教导“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差不多,令人哭笑不得。
想去海外生活吗?请在微信号回复国家名 如 美国 查看相关文章和政策,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手机号码,邮箱),会有专业的顾问和您联系
咨询邮箱:immigration@iwestbound.com
你可能还想看
西洋参考所刊文章均由海内外名家受邀撰写。我们也诚挚欢迎您的投稿。
长按二维码,一键出国!
外邦科技
waibang@iwestbo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