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书院2】《教育只有一个主题》读书心得(二)
读书心得
-张浩然-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
读书杂记
要活下去,要有成绩、有品牌、有创新,这一条条路需要人去探索。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种感觉,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很多人心里飘了,没有基本概念了,分不清主次了,探索者就少了,就觉得“学校的过去落魄和我没关系、现在壮大了也和我没关系、未来怎么样更和我没关系”“我年纪大了过几年退休了偷个懒也无所谓”“我反正年纪小,有老家伙顶着我装死也不要紧”等等。但实际上呢,学校的发展壮大快、想要没落也可以很快,对于学校来说,这种躺平思维的传递,会直接影响“懒蚂蚁效应”的发生频率,学校的力量也在以这些人为源头的一个个区域内被消磨,对于未来行知的发展是不利的。
这时候好多人会想,还好我努力做着事,可是你花个三秒问问自己:“你真的竭尽全力了?”然后你掏出手机写了个小作文,配了几张加班图,一个朋友圈发出去,那对不起,你没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是平庸,至于你耗费多少精力,那是天赋的事。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既有效率、又有质量、还有创新,除了天赋,还有一种“得”到必须自己去体会,那就是试错的“得”。有人说过,“张浩然,如果你不在行知,如果没有袁校长保护你,你就没有这些年实践和试错的平台”。确实,那样我会更加平庸,在这里,这八年,袁校长不断给我们这些人试错的机会,我不断去试错去理解人性、理解工作、理解我自己、理解怎么去当个有基本判断的人,所以我虽然仍然平庸,但是我有“得”,也在积累更多的“得”,只有亲身经历才会得到的“得”。
所以各位中层行政人员,我们应该认知到的是我们去有机会做事,真的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别刚来一个活就开始想着甩手,开始觉得好难自己干不好,别别别,闭上嘴,把手也收回来,自己思考自己做,会有“得”的。
我和刘程程是一个课题组的负责人,她很细致也会有些焦虑,会因为太善良出现理想化思维,遇到需要决断的问题可能会出现思维犹豫,纠结于细节之中,我会经常说“你想一万遍,都不会有试错之后的反思和改进记得深刻、理得清晰。”确实是这样,我们每一个行政人员都别害怕,愿意尝试的人总有一天会得到收获和尊重。
作为学校中层,我们在自己份内的事情上应付,消耗思维,没时间思考,不会变化,没有突破是不行的。要么有人给你创造点困难,要么就我们自己创造困难给自己,要么活做成品牌,要么重头再来。不管怎么说,改变一个人,才是塑造一个人最彻底的方式。
很多同志的学生都上了大学,但是中国的大学生有一个和国外大学生最大的差别,就是国内大学生是先学习再立志,国外大学生是先立志再学习。我们的大学生分数为王,他们的大学生志趣在前,这也决定了为什么每年这么多所谓高材生也就是找个体面工作很口饭吃,寥寥一生。
健全的教育体系里,不会有只追求成绩这种平庸的事情,健全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乐观阳光的性格,可以让孩子拥有表达自己的能力,但是用夸张的声音、看似阳光的笑容、嘶吼出自己对于分数的向往,总觉得不够体面和健全,也就是俗话说“失了智”。
我是很希望学校可以让我们教师、家长知道,我们可以成为孩子们未来的辅助,但我们没资格参与太多。走出去,多去看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找到自己的志愿、乐趣,而不是为了好就业去选择什么专业,不要20年都在压制、要求中活着,和我一样,那还不如一条土狗来的自由和有志气。
现在很多城市、很多学校都在搞教师团建、教师志愿服务,我在南京不乏看到,有些教师活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有些活动是真的促进团结和关爱而活动。但也就是在南京教育健全的体系之下,我越发理解,袁校长和我出去这些年公师引进常说的话“我跟你讲!不要想着这些年轻人能为学校做什么,你要先想想学校能给他们做点什么,不然都是虚的”。
所以各位可以思考,我们各个部门组织、开发、灵光一闪各种活动,但在为教师提供能维生的收入(特别是校聘教师)、入职后合理的培训、不用太周到但有温度的服务、适时且救命的指导、明确且理智的职业引导之前,就希望老师能有多爱参加你组织的活动,能有多爱学校多爱这份工作,先让人家有钱吃饭饿不死再说,先让人家有在学校和社会立足的资格,你才能谈“硬件不够软件来凑”的事。
未来的行知,需要我们行政人员一同去直面现实,去找问题解决问题,天天硬捧硬吹是不行的,天天摆烂躺平是不行的,天天装作很努力那是最不行的,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共勉。
-END-
●【行知书院1】《教育只有一个主题》读书心得(一)●【质量提升2】特色寒假作业 | 东七八(3)班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