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历史上的女文青们【1】
女文青
女文青,即文艺女青年的简称。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女文青都有其独特之处。纵观阿拉伯古今文艺圈,That’s君观察到不少女文青,试将其特点总结如下:
◆ 外形靓丽:必须回眸一笑百媚生,世间粉黛无颜色。
◆ 情感丰富:有温度,懂情趣,敢爱敢恨。
◆ 个性鲜明:不拘一格,不受世俗摆布;惹人怜爱又让人敬而远之;似清新海风,又像迷离浓雾。
◆ 审美能力:善于发现美,能于日常平凡中发现我等凡夫俗子所不能见之美。
◆ 多才多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伶牙俐齿,能言善辩。
◆ 文字功力:语法诗律博识多通,吟诗作赋是基本要求,选词必须细腻,造句必须不俗,用情必须到位。
今天that’s君就来给大家扒一扒阿拉伯历史上的那些女文青们。
古代篇(上)
▲ 韩莎(公元575-645年)
الخنساء
说起古代史上著名的阿拉伯女文青,韩莎当之无愧排名第一。韩莎本名泰玛杜尔·宾特·阿姆鲁·萨尔米亚,内志人,由于容貌姣好,且鼻子生得小巧,鼻尖挺拔,有如羚羊一般惹人怜爱,所以被大家称做“韩莎”(意为羚羊)。韩莎生活的时代正处蒙昧时代与伊斯兰时代的交汇期,她皈依了伊斯兰教,成为历史上著名跨代诗人之一,她纪念两位家兄萨赫尔与穆阿维叶的悼亡诗可谓千古绝唱。
韩莎(纪伯伦作品)
韩莎生活在内志地区,当地人普遍能言善道,诗风不拘一格,在如此高水准的文艺环境中成长,加之韩莎生于名门望族,父亲是部族的领袖,而她本人又聪慧伶俐,因此,她能成为同时代文艺青年中的佼佼者实在不足为奇。诗歌批评家们一致认为,在韩莎生前身后,再无哪位文艺女青年比她更有诗歌天分。
同行评价
据说,她曾在奥卡兹赛诗会上当着纳比格·祖布亚尼与哈桑·本·萨比特的面吟诵了一首悼念哥哥萨赫尔的诗,纳比格叹服不止,对韩莎说:“你走吧,你比天下女人都更有诗才。若不是这个盲人(指盲诗人大艾尔沙)早你一步来我这颂诗,我就会选你为这届诗会的获胜者。”
诗人哲利尔有一次也被追问谁是最有才华的诗人,他脱口而出:“本人,若无韩莎的话。”
韩莎诗作很多,不过最有名的是悼念两位亡兄——尤其是萨赫尔的悼亡诗。韩莎与两位兄长感情笃厚,在她生活境遇不堪时,两位兄长慷慨解囊,并给予她精神上的支持。因此,兄长的相继离世使她精神世界几近崩溃。当然,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激发了她的文学创作,在此之前,她的诗作并不多,在此之后,悲痛成为她创作的动力与源泉,成为贯穿她诗作的主要情绪,她的大部分诗歌都是以悼念亡兄作为起兴。
作为一名文艺女青年,韩莎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颜值爆表。她五官生得秀气精致,美得沉鱼落雁,当时外貌协会的人们一致认为她堪称一头“野母牛”。解释一下:过去阿拉伯半岛上的男性若想搭讪心仪的异性,想赞美她美艳动人,通常都会将对方比作母牛、羚羊。(关于阿拉伯人的审美观,请关注近期推文。)当然,人们将韩莎比作母牛,是发自肺腑的由衷感叹。
从性格上说,韩莎思想自由开放,个性强烈。据说当时杰舍姆部落的领袖、大英雄杜莱德,见了这位美丽的姑娘后,惊为天人,当即送了一头骆驼给她,第二天立刻上门求亲。韩莎的父亲得知了杜莱德的来意,自然是表示无比的感激与欢迎,同时也直言不讳对他说:“此女心中所想非同一般女子。我去告知她,她自己做决定。”结果,韩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杜莱德的提亲,后者恼羞之下扬长而去。父亲见她态度果决,又这般有想法,更加坚定女儿的婚事必须征得她本人同意。这种情况在当时社会上是不多见的。
韩莎决意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在这一点上,她甚至有些偏执了,当时她一心想嫁给本族男子,为此拒绝了外族族长的求亲,最后选择了一名叫做阿卜杜·易萨的本族男子,并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路径。话说韩莎亲自选择的这位夫婿,虽然有撒尔姆族的血缘,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赌徒、渣男。他利用韩莎对自己情感上的依赖,变本加厉放纵挥霍,向韩莎索要钱财。这段婚姻成了韩莎的难言之隐,她只能将苦水咽进肚里。
韩莎在七十一岁时走完了自己的悲欢人生,她不断看着身边的亲人离去:父亲、兄长、丈夫……就连儿女们也纷纷战死沙场。她将自己的悲与哀倾注到诗歌创作中,写出了千古绝唱。她如此高贵、骄傲,偏偏命运要百般作弄。
▲ 莱拉·阿菲法(公元?-483年)
ليلى العفيفة
莱拉·阿菲法是蒙昧时期的阿拉伯女文青,来自拉比阿·本·尼扎尔部落,她与巴拉格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为后人传唱。
女文青莱拉自幼在父亲庇护下成长,道德高尚,玉洁松贞,她有倾国倾城之色,博学多思之识,方圆千百里的青年才俊都对她爱慕不已,争相前来提亲。可莱拉早已心有所属,只盼着父亲把自己许配给堂兄巴拉格。
当时,莱拉的父亲想将莱拉许配给也门的一个王子,希望两家联姻,能够保护自己的族人不受外族入侵,壮大势力。巴拉格得知消息后,愤慨不已,一气之下举家向巴林迁徙。巴拉格离开后,拉比阿部落与古达耳部落、塔伊部落发生战争,拉比阿人向巴拉格求援,但巴拉格一想起自己曾遭到莱拉父亲的嫌弃,便觉愤恨,拒绝帮助族人。敌人得知消息,便派人前往游说劝降巴拉格。在敌人的诱惑下,巴拉格的部族意识又觉醒了,他骂走敌人的说客,率一帮人马赶回拉比阿部落,击退敌人,救出了自己的同胞,当然,还有自己的堂妹莱拉。
战争结束,也门王子立刻发来书信,希望拉比阿人尽快履行诺言,完成两族联姻之事。这时,又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莱拉容貌出众、才气过人的传说到了波斯人耳畔,一位波斯王子听说后,派人劫持了莱拉,将她囚禁起来,每日用锦衣美食诱惑她,花言巧语劝说她,未能达成目的,便对她恶言相逼,百般折磨。
莱拉在痛苦的囚禁生活中创作了著名的诗歌《愿巴拉格看见》,她呼喊着巴拉格的名,希望族人能救她于水火。一位阿拉伯牧羊人听到了莱拉的诗,立刻前往拉比阿部落告知巴拉格。巴拉格策马加鞭,率领族人赶到萨珊王国,救出了心上人莱拉。
对爱情矢志不渝的文艺女青年莱拉,终于如愿以偿,和心上人、部族的新领袖巴拉格结为连理。
(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韩莎诗集》
韩莎
¥62.47 CNY
《女性诗歌漫谈》
阿卜杜·拉赫曼·苏尤蒂
¥46.85 CNY
《女性诗歌》
穆尔祖巴尼
¥54.66 CNY
《诗与诗人》
伊本·格提巴
¥62.47 CNY
《先贤传》
扎哈比
¥63.23 CNY
以上书籍在www.thatsbooks.com有售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书籍
购书流程请参考 thatsbooks购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