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端研讨】“地中海论坛”举办,聚焦探讨“新时期欧洲-地中海地区-中国战略联结的构建”(一)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 i 导读

北京时间2021年5月24日,由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iGCU)北京大学地中海区域研究中心(CMAS)主办的“地中海论坛”通过视频会议形式成功举办。三十余位前政要、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政治、国际关系、金融、贸易、科技与气候等六大主题就构建欧洲-地中海-中国区域间的战略联结展开讨论。

本文约2000字,读完约7分钟


展望未来:趋势与挑战



首场研讨会以“展望未来:趋势与挑战”为主题。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前副部长伊曼纽拉·德尔雷(Emanuela Del Re)介绍了本场研讨会主题及与会发言嘉宾。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Luca Ferrari)在致辞中就巩固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进双方开展更深层次战略对话进行深入阐述。他指出欧盟与中国未来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可以在经贸、科技、气候变化治理、公共卫生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相信在意大利担任G20轮值主席国期间,中、美和地中海国家能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对话交流。


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前副部长伊曼纽拉·德尔雷主持会议


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开幕致辞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展望了地中海国家与中国未来合作的发展前景。他指出随着巴以危机、欧洲难民危机不断深化,欧洲亟需强化对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因而迫切需要巩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稳步推进中欧投资贸易协定有关工作,共塑美好未来。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发言


以色列研究所所长、以色列前驻美大使、特拉维夫大学前校长伊塔马·拉比诺维奇(Itamar Rabinovich)教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第一,大国应在地区危机的治理中发挥更多的领导力。在叙利亚难民危机、伊核问题等议题上加强协调沟通,力求通过合作化解冲突。第二,传统西方自由民主国家正面临严重的国家治理赤字危机。第三,各国应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转型等议题上超越本国利益,更充分地展现责任与担当。第四,欧洲移民问题。近年,来自中东、非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的移民数量攀升,对欧洲旧有价值观带来冲击,社会治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第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鸿沟扩大。上述问题相互交织,构成当前国际秩序的主要内容。


以色列研究所所长、以色列前驻美国大使、特拉维夫大学前校长伊塔马·拉比诺维奇发言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贾庆国教授指出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兴起对当前国际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当前美方对华科技战、脱钩威胁阻碍了中美间人文交流。
同时,当前国际形势出现以下变化。第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西方模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第二,美国高举民主、自由、人权旗帜,基于意识形态不断攻击、打压中国。第三,上述两点相互交织,影响当前国际局势。最后,贾教授呼吁各方务实合作,共建和谐、美丽、繁荣世界。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贾庆国教授发言


欧洲-地中海地区与中国合作的未来前景



第二场分会聚焦“欧洲-地中海地区与中国合作的未来前景”中国原驻爱尔兰大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岳晓勇发表题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主持本场会议。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主持会议


岳晓勇大使指出,地中海地区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前景向好。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各国一道共创更美好的未来。2020年,中国与欧洲国家保持高层对话沟通,积极推进疫情防控、经济复苏领域合作,携手同行、共克时艰。事实证明,国家间难免存在差异和分歧,只要双方能尊重彼此的核心关切,完全能够实现积极的对话与合作。中欧之间共识多于分歧,应当合力排除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中国威胁论”等污名化中国论断的干扰,携手捍卫多边主义。


中国原驻爱尔兰大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岳晓勇发言


美国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布莱恩•卡图里斯(Brian Katulis)发表了对拜登政府外交政策方向、欧洲和中东问题的看法。他认为拜登政府执政百日以来,对国际秩序进行了再调整;其未来的欧洲政策将聚焦疫情防控气候变化难民危机数字经济四个领域,而中美在伊核问题上的看法可能存在较大出入。


美国进步协会高级研究员布莱恩•卡图里斯发言


拉维夫大学摩西·达扬中东及非洲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布兰登·弗里德曼(Brandon Friedman)博士分析了以色列的外交政策及其外部环境。第一,由于以色列对美国的依赖,其在中美问题上没有太多回旋余地。第二,以色列在经济领域与中国的相互依赖不断深化是不容忽视的现实。第三,以色列正处于新型科技竞争边缘。第四,以色列在地区安全问题上面临大国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拉维夫大学摩西·达扬中东及非洲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布兰登·弗里德曼发言


“沟通中国中心”主任、都灵世界事务研究所副所长兼全球中国项目负责人、都灵大学东亚国际关系专业终身助理教授约翰·安多尼诺(Giovanni Andornino)提出,随着中国国家实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将逐渐增强,中国正不断塑造更积极的国际形象。


沟通中国中心主任、都灵世界事务研究所副所长兼全球中国项目负责人、都灵大学东亚国际关系专业教授约翰·安多尼诺发言


本次“地中海论坛”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为后疫情时代欧洲—地中海—中国区域的合作前景勾画蓝图。论坛进一步重申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缓和区域矛盾冲突的建设性意义,并为实现合作共赢型的地区发展局面提供学术研讨契机。


文章排版:李知之


往期精选

【主旨演讲】中国原驻爱尔兰大使岳晓勇在“地中海论坛”发表演讲(英文)

【新闻速递】“安克雷奇会谈后的中美关系”国际研讨会顺利举行

【活动预告】2021中美印三边学术研讨会:增进战略互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