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观点】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取得先机
点
击
蓝
字
/
关
注
我
们
小 i 导 读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今天)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部原部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顾问徐冠华回顾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科技事业所取得的瞩目成就,指出未来15年中国仍要在科技上下大力气,走自主创新之路。
下面就跟小i一起看看他的观点吧~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现场
本文约1492字,读完约4分钟
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技部原部长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顾问
人类社会行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流之中,各国寄望在宇宙、物质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迎来突破,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先进通信和先进制造业等关键技术的竞赛中获胜。然而,除了科学技术本身的挑战,当流行病、气候变化、核武风险、贸易争端和种族冲突等跨国界、跨文化、跨学科的挑战袭来时,科学技术能否跨越边界,直面种种世界性难题,促进全球的交流与合作,继续为提升人类福祉做贡献,制定高瞻远瞩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始终在科技规划上不遗余力。75年前,美国总统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发布了名为《科学:无尽的前沿》的报告。这份文件成为美国战后科学发展的蓝图,带来了现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增加。而就在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会两院提出了两党法案——《无尽前沿法案》(S.3832)——提议对NSF进行重大改组,设立一个技术董事会,并在4年内将其预算规模提高到现有80亿美元的4倍以上。这些资金将助力NSF促进创新,维持其科学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保持美国的全球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78年改革开放吹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角,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2012年提出“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些里程碑式的国家战略在每个历史时期引领中国科技走向未来。正是这些科技战略的深入实施,才有了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与探月、“北斗”导航、载人深潜、大型客机等重大科技成果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础。
回顾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我们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16字方针,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有了更深的体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国人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让我们伟大的国家成为一个世界科技强国。那么,中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支点在哪里?我们的共识是: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自主创新它不仅仅是一种战略和策略,应当说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任何外部势力摧不倒的。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科技走到现在这个阶段,自主创新的旗帜必须要高高举起。制定未来十五年的新一轮科技中长期规划,我们仍然必须要下大力气,走自主创新之路。
在科技创新竞争与对抗日趋激烈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全球创新形势时强调:“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未来十五年的科技创新和中长期规划必须认清这一形势,注重基础研究,重塑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支持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发挥重大专项的作用,全面提升创新系统的能力。探索新的科技创新治理模式,集聚人才、培育市场、提振信心,在创新版图重构和经济结构重塑中把握先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迎来中国的伟大复兴。
文章来源:《世界科学》,文章有改动
文章排版:钟兆雯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