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王栋:中美人文交流能否冲破“寒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海外看世界 Author 海外看世界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 i 导 读
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和麦卡锡主义回潮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做法,对中美关系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已经愈演愈烈的贸易战和科技战,同时也已经外溢到中日关系和中欧关系。国之交,在于民之亲,人文交流对中美关系的作用不言而喻,《海外看世界》邀请了来自美国、中国大陆、日本和台湾地区的18位学者对此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撰文指出,中美人文交流效果将主要取决于美方的态度与行动,我们应鼓励更多理性、客观、务实的声音以扭转美国对华偏见,同时积极推动中美二轨对话,坚持人文交流不动摇。
王栋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本文约900字,读完约6分钟
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就在不久前,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在陕西西安开幕,主题为“旅游促进中美人文交流”。在中美关系仍然面临多重挑战和未知的当下,人文交流被寄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而中美能否“以心相交”,中美人文交流能否冲破“寒流”,人文交流能否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决于美国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行动。特别是美国应当改弦更张,停止滋扰阻碍中方人员赴美访问的错误做法,为推动中美人文交流破除障碍。
最近和一位美国学者朋友交流。他表示,当前美国政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真正了解中国的专家很难在美国政府部门任职,而美国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对华政策的官员并不了解中国。当前美国政界对华存在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美国的知华派一直都存在,但迫于政治正确的压力,不敢发声。我们应当鼓励更多理性、客观、务实的声音出来,对美国妖魔化中国的叙事进行对冲。
2023年于北京大学举办的北阁论坛
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
此外,要积极推动中美二轨对话,促进中美高校、智库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多元化合作。近年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不少美方高校研究机构和智库等都建立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促进了中美双方的相互理解。近来中国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提升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工作生活的便利化水平,希望有更多美国民众特别是青年来到中国,通过亲身访问交流,用脚步丈量中国,用耳朵聆听中国,用心灵感受中国。越是当中美关系遇到困难之时,我们越应该坚持推动中美人文交流不动摇。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原文:海外看世界,2024年6月4日
排版:张玮娜
审校:李宗芳、宫嘉玲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