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校何以能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中脱颖而出呢?

2017-04-25 小南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我校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中脱颖而出!

今年3月,我校成功申报成为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支持学校,获得国家财政资金1亿元,重庆市政府配套支持2500万元的建设资金,这必将进一步改善我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有力推动我校的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那么,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我校何以能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中脱颖而出呢?

在揭晓答案之前,

咱们还是再来回顾一下

关于“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那些事吧~


“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是什么?

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是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出的重大工程,包括3个专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目的在于支持引导各类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在不同方向和领域分类发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全面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此项目对于我校发展有何意义?

我校参加的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项目申报,对我校而言意义重大。

一是可以有力促进我校转型发展。该项目支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加强实习实验实训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鼓励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实习实验实训设施,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创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高校应用技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二是为“十三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赢得宝贵的建设资金。国家对获得项目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按每所1亿元标准予以补助,并要求地方政府给与配套资金支持,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创造了十分难得的机遇。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看看我校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突破重围


两个优势  脱颖而出

我校能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支持学校,主要利益于两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我校转型发展启动早。早在2013年国家正式启动高校转型之时,我校就启动了转型工作,随后成为重庆市属高校转型联盟首批6所高校之一。

二是我校转型工作抓得扎实,转型成效显著。几年的转型发展实践,促进了我校办学格局变化,由原来主要面向教师教育转变为集中面向现代服务业办学,并在部分领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等6个专业成为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教育学学科专业群成为重庆市本科特色学科专业群。学校转型发展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教育部简报》2014年第24期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实行综合改革推进转型发展”为题对学校转型发展经验做了专题介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也对相关内容进行过报道,全国200余所高校来校考察交流转型发展经验。


突破困难  凸显价值

 我校是作为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学校,传统办学中与地方第一第二产业结合相对而言不是很突出,这是我校在该项目的申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如何凸显学校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独特价值,学校针对性地采取了对策。

一是突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这一独特办学特色;

二是突出学校的转型成就;

三是抓住重庆作为传统工业城市,急需要加强发展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突出学校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办学定位,凸显了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价值。


具体工程  后续计划

学校项目申报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学校对具体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做了大量工作。对此,学校成立了产教融合工程项目专项工作组高标准规划和启动建设南山校区产教融合综合实验大楼按照“三维度九指标”评价框架加强对平台项目定位、策划、仪器设备选配、平台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形成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平台项目库,分期分批滚动推进实验实训平台项目建设。学校学术委员会基于这一评价框架指导和遴选教学科研平台项目,形成经常性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建议。学校财经委员会定期根据学校经费安排使用原则和学校资金筹措调度能力,形成动态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库。学校行政每年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当年学校财力,安排入库项目的实施和绩效评价。


知道了我校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中

脱颖而出的原因后,

你是否对产教融合项目后续建设动态愈发地期待了呢?

小南和你同关注,并将为你带来最新报道!

【大家都在看】

晒出你和国旗的创意合影,赢惊喜好礼!

运动会还意犹未尽?小南带你从A回顾到Z!

看辅导员老师们如何适应新形势,练就“大招”!

党委网络工作部新媒体记者团  策划制作

文稿整理  文案一部 陈国宇

图片  刘美含

资料来自于校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