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之战——全球化在欧亚的转折点

慕峰 太阳照常升起 2022-03-02

关于俄乌之战的讨论,已造成中文世界不少决裂,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不禁怀念数年前的互联网舆论,即便我们在讨论中美关系与全球化这样严峻的话题时,本公号读者的留言质量也是非常高的。很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已难再现。在人均政治家、人均国际政治智囊的互联网舆论现状下,作为存在目的并非流量变现的公众号,我的写作动机也就只剩下两个:一是记录自己对每个历史时点的认知;二是分享给少部分长期读者。


鉴于少部分长期读者对本号过往数年的观点和论据已有较充分的掌握,因此本文不想再长篇大论,或罗列大量数据,这些论据都已散见于曾经的分析中。


开门见山的讲,本号认为,俄乌之战已成为全球化在欧亚的转折点


如果回顾本轮全球化历史,我们知道,苏东剧变是一个关键时点。尽管在苏东剧变之前,中国已实质性调整对苏、美的关系,但在苏东剧变之后,中国才真正完成内部的变革,实质性变革经济体制,开放国门,开始承接欧美的制造业转移,全面走向全球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成功入世已是在苏联解体之后,而那时美国已无必要借此来约束已不存在的苏联。这才是过往改革开放真正的难点。


在上述全球剧变的过程中,实际上用了将近四十年时间,形成了欧亚大陆一个隐伏的经济脉络,也就是中国、俄罗斯和德国的紧密经济联系,这个经济联系将整个欧亚大陆以全球化的方式连结在了一起。我们今天所有人,其实都生活在这个隐伏的欧亚大陆经济脉络之下。


尽管德国在政治联盟上从属美国,在经济上也对美国高度依赖,在政治观念和对具体政治事件的看法上,德国部分政客也经常对中国或俄罗斯提出批评。但难以否认的事实是,德国的经济,早已与中、俄高度嵌合。这种三国之间的经济嵌合,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德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给和中国的生产与市场;俄罗斯高度依赖德国的能源需求和中国的生产与市场;中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和德国的生产与技术输出。更为关键的是,德国并不只是德国,德国的背后是欧元和欧盟,而俄罗斯的背后显然也不只有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借由德国主导的欧盟去摆脱美国的长期影响,而德国则是借由俄罗斯的能源系统和中国的生产与市场去摆脱美国的长期影响。我们以前也讲过一个观点,如果没有中国的生产与市场,德国今天的福利体系就会走向崩溃,欧元也就会走向崩溃。我们今天还可以讲,如果没有俄罗斯的能源供给,德国的福利体系也可能会走向崩溃,欧元也难以幸免。这就是舒尔茨此前为什么难以决断对俄罗斯实施SWIFT制裁和提供防卫武器的根本原因。


中、俄、德三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欧亚大陆经济脉络,事实上对盎格鲁萨克逊治下的全球化秩序造成了实质性挑战。这种挑战来自能源、生产和货币一体化推进的可能性。这个结构,是战后乃至苏东剧变之后大国博弈的产物,是在长达数十年时间内缓慢生成的。自特普朗时代开始,这个结构的紧密化速度进一步加快了。


我相信,俄罗斯是基于对这个结构的充分认识,才最终做出了出兵乌克兰的决定。因为只要这个结构十分稳定,只要德国不得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那欧盟对俄罗斯的极端制裁就难以实现,即或实现,也将大打折扣。


所以,俄乌之战真正的关键点,其实不在俄罗斯,也不在乌克兰,更不在中国或者美国,而应当是德国。德国的动向,决定了欧亚大陆隐伏的三国结构是否还能够稳固下去。


但动荡,还是发生了。


在欧美所有主要国家都同意对俄罗斯施以SWIFT和针对俄央行的极限金融制裁后,新任总理舒尔茨在德国国内遭受了巨大压力,柏林10万民众集会支持乌克兰,社交网络充满了德国民众对舒尔茨的批判。舒尔茨政府不可能违逆本国的民众,最终选择同意制裁。不仅如此,舒尔茨政府还批准向乌克兰提供1,000枚反坦克武器和500枚“毒刺”地对空导弹。要知道,在此之前,德国为乌克兰提供的,仅仅是5,000顶头盔。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提出,俄罗斯很可能已错过最佳收手时机(俄罗斯可能已错过最佳收手时机),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由于俄罗斯没有将成果控制在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继续坚决进攻基辅,而泽连斯基坚守不退,在首次现代战争全民直播之下,乌克兰最终获得欧盟和北美民众的全面支持,在如此重压之下,舒尔茨不得不使德国再次回到盎格鲁萨克逊的政治号召下,与俄罗斯形成正面敌对的关系。


所以,此时此刻,欧亚大陆的稳定结构被打破,究竟对谁有利呢?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尽快完成和谈,欧美撤回制裁,恢复这个结构更有利呢?还是尽量谈不成,实现制裁更有利呢?德国难道不想恢复到战争之前吗?但舒尔茨有任何可能回到战争之前吗?


是的,北约东扩逼迫俄罗斯需要做出反应;是的,俄罗斯并未在乌克兰大开杀戒;是的,美国非常坏,在背后施加各种影响;是的,欧美联合制裁必将考虑欧洲的能源安全。可对这片土地的人们来讲,更应当关心的难道不应该是,当一个本不是特别稳定的结构产生巨大裂痕之后,还有那么容易弥合吗?


造成今天这一切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以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