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21巴赫生日快乐丨聆听巴赫丨 吴勇立译作简介

2016-03-20 古典音乐书单



作者: [德]米歇尔•魏尔新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原作名: Bach hören. Eine Anleitung

译者: 吴勇立 

出版年: 2014-7-1

页数: 180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三百多年来,很多人认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是永恒的。他的音乐语言仿佛表述出了深沉的、根基性的思想内涵,从而一再打动并震撼了听者的灵魂。无论巴赫处理哪种音乐体裁,他都能成功地让巴洛克的音乐风格超越时代、臻于不朽。德国著名音乐家米歇尔•魏尔新的新作《聆听巴赫》将这天才的音乐向听众作了阐明,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它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为此,他沉潜到音乐结构的深处,同时也挺进到广阔的文化史和演出实践背景中――从巴赫《创意曲》的课堂教育伊始,到圣咏及其在礼拜仪式中被确定下来,到他广博的神学知识的应用,以及他在莱比锡齐默尔曼咖啡厅里演出的协奏曲,再到他最后的那些达到一生事业巅峰的作品――《哥德堡变奏曲》、《b小调弥撒》和《赋格的艺术》。




    米歇尔•魏尔新(Michael Wersin),德国著名音乐学学者、音乐家,1966年生于比勒菲尔德。他先后在圣加仑郊区教堂音乐学校和卢塞恩的音乐高校里担任宗教音乐专业讲师,还在多个职业合奏乐队里担任过歌手和通奏低音管风琴师。在著名的天主教神学院如慕尼黑的大公格奥尔吉亚奴姆(herzogliches Georgianum)和罗马的日耳曼尼库姆(Germanicum),他指导过声乐训练和发声教育。他撰写过《迷人的古典:音乐简史》(Fasizination Klassik. Eine kleine Musikgeschichte)、《古典音乐CD指南》(CD-Führer Klassik)、《拉丁宗教音乐手册》(Führer zur lateinischen Kirchenmusik)、《亨德尔和他的同伴们:巴洛克时代的音乐》(Händel & Co. Die Musik der Barockzeit)、《聆听舒伯特》(Schubert hören. Eine Anleitung)(2012)。作为音乐记者,他为古典音乐杂志Rondo撰稿。





译者吴勇立,复旦大学德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理论和思想史。有多篇学术论文及学术专著问世,著作《青年穆齐尔创作思想研究》、译有《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从柏林到耶路撒冷》等著作,曾独立主持国家社科项目。





本书是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的经典研究著作。作者从双方截然对立的差异的描述出发(宁静-运动),最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这两大截然对立的文明是如何融会到共同的基础上并构建起西方的传统文明的。作者非常精到地选取了“语言”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第一手的古典语言文献的资料,通过大量的语言上的比较,深刻地阐述了两种文明在“思想模式”、“感性模式”、“时间与空间”、“数量与数字”、“历史与自然”、“物”等关键范式上的基于“宁静-运动”的差异,并且,在每一处地方都明确地指出,在这种差异之上的可能的相同或曰接铆之处。最终,作者把这两大文明融会进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即它们事实上是对现实的两种可能的,而且是同等必然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说,两大文明的思想是互补的;希腊人把现实描写为存在,希伯来人把现实描写为运动。作者通篇以我们欧洲人(希腊人)自称,并以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的身份呼吁,对文明之间的比较是为了一视同仁地关注并保护和继承它们,如果有可能,还要进行综合与统一。惟有如此才足以表达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对希腊与希伯来文明的真正敬意。本书的出版,于新世纪中西文明会通之际,对我们中华民族之文明的复兴建设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依据德文原版进行翻译,并参照了英文版。翻译相当精到流畅,能非常到位地把作者在文中大量出现对文献材料的辨析、理论的推论的精微结构阐释出来,又能很好地表达出贯穿其中的欧洲人对自己文明的文化热忱。在整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增添了近百条的译者注以方便读者对这部相当专业和深奥的研究作品的进一步的理解。





本书是著名犹太哲学家格舒姆•索罗姆关于其早年求知生涯的回忆录,记叙了作者童年至青少年时期的人生经历。索罗姆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天赋极高,自幼便痴迷于语言、历史、宗教的学习,犹太意识的觉醒更激发了他在希伯来语文化和犹太教方向上的学术探索,并且自青少年时期便积极参与犹太复国主义的组织和活动,直至最终移居耶路撒冷。本书正是记述了他从柏林到耶路撒冷的精神历程。本书在叙事之间阐述了作者哲学、犹太学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为我们理解这位犹太哲学家的思想提供了最直接的启迪。除此,众多在犹太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于书中悉数登场,可谓群星闪耀;索罗姆贴切传神地记录了自己与他们直接交往中的个人观察,为我们了解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和整个犹太文化思想史,提供了一份不可或缺、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格舒姆•索罗姆被誉为20世纪最为深刻的犹太哲学家,是当代喀巴拉哲学研究的奠基者,希伯来大学第一位犹太神秘主义学教授。本书记写了他如何痴迷于希伯来语和犹太教传统,潜心于数学和哲学的学习,直至走上喀巴拉研究的学术道路。美国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曾专门撰文推荐此书。在这部回忆录中,从对于幼年生活场景的描绘、家庭人物的回忆,到战争年代里人、事的变迁;从青少年时代犹太意识的觉醒,到求学过程中哲学思想的发展和确立,读者不仅可以读到作者与本雅明、罗森茨维格、马丁•布伯以及著名希伯来语作家阿格农等人的交往,作者对其求学历程中各位师长、同学的描绘,更可以详尽了解到视书籍如生命的索罗姆的私人阅读史,以及他对于犹太典籍的独到理解。




《视读本雅明》作者霍华德·凯吉尔现为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文化史教授,曾于1997年出版过一本颇具影响的《瓦尔特·本雅明:色彩经验》。这其实也就是《视读本雅明》的主要理论来源。《视读本雅明》具有以下三点鲜明特色。第一,要言不烦,以精炼的文字勾勒出本雅明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简要的文字涉及了本雅明生活史和思想史上的近百个事件。把这近百个事件串联起来,本雅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也就大体呈现出来了。第二,图文并茂,以生动的视觉形象诠释了本雅明的一些晦涩思想。同时,书中精致的插图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视觉形象,从而使读者对它们的理解变得不再无迹可寻。第三,线索新颖,突出了国内学界以往关注甚少的本雅明的艺术批评之维。




20世纪思想家中很少有人像德国犹太裔哲学家、文化和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这样具有持久影响力。理查德·沃林的书是有关本雅明著述的导论性读物中最明晰和最富洞见的一本,它对本雅明与阿多诺、布莱希特、犹太教弥赛亚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充满哲理的阐述。不仅如此,沃林还对本雅明那些曾被广泛研究过的论波德莱尔、历史编撰学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著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细致阐释。而在专门撰写的新版导言中,沃林则对本雅明未完成的拱廊街计划以及本雅明著作接受史中的新趋势、他的思想和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当代争论的相关性等进行了探讨。本书主要介绍了通向《德国悲苦剧的起源》之路、理念与认识论、从弥赛亚主义到唯物主义、本雅明和布莱希特、阿多诺—本雅明争论、本雅明的唯物主义经验理论等内容。这是一部极其成功的瓦尔特·本雅明思想传记……(它)对本雅明的著作进行了充满原创性的探讨,并将本雅明所提出的那些在我们这个时代依旧非常敏感的问题径直摆到了读者面前。




序曲

第一章 方寸形式之间亦见卓越:作为教学内容的《创意曲》和《交响曲》

第二章 抄录、学习、序奏:管风琴上的礼拜

第三章 为调好音律巴赫苦心孤诣:关于巴洛克时代音调物理学的小教程

第四章 喷薄而出的小宇宙:《平均律键盘曲集》

第五章 “光荣只属于上帝”:巴赫皈依基督教信仰

第六章 “耶稣,你快来吧”:巴赫宗教康塔塔中信仰的力量和神学思想深度

第七章 孕育了全新曲式的咖啡馆:d小调羽管键琴协奏曲

第八章 旧曲新唱:巴赫在《b小调弥撒》中的模拟之道

第九章 在通往完满的道路上:《哥德堡变奏曲》和《赋格的艺术》

附 录

巴赫生平年表

延伸阅读资料

图片索引

CD索引

人名和作品索引



序  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曲风格充满了巴洛克时期的特色,他用音乐表现出的世界形象也是巴洛克式的。本书封面的配图是莱比锡画家埃利亚斯•哥特洛普•豪斯曼(Elias Gottlob Haussmann)于1746年为巴赫所作,如果我们仔细地观赏这幅著名的肖像油画,便能更好地了解这一位巴洛克人物。

    除此之外,有许多人花费了大力气研究巴赫音乐,他们越是深入钻研其中,越是细致入微地体会他独特的声响语言,越是倾向于认为他的音乐是不朽的。这是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巴赫运用了比大部分同时代人更普遍、更广泛、更重要的方式,使其作品成功地表达了极富意义的思想内涵,即使带有巴洛克式的外在音乐形象,也无损其远迈时代、声播世界的历史意义。巴赫是如何做到的呢?

    要切近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从我们今天的视角出发,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环境与巴赫的截然不同。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基本情况:巴赫在掌握和实践音乐家手艺之时从未止步于浅尝辄止的状态。他所取得的技艺和知识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人生的过站,孜孜不倦、勤奋刻苦是他所声言的生活准则。尽管这些溢美之词也常被许给其他许多人,特别是在他们作古之后,但巴赫却不一样,他超越常人的才华与他坚持不懈的进取心结合在一起,并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他的追求。天赋异禀与高风亮节相得益彰,产生了惊人的成果:巴赫能迅速准确地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各类新知,并能够立刻将这些知识各得其所地化为实践。

   在1708—1717 年他驻留魏玛的几年时间里,他的器乐协奏曲横空出世。这些协奏曲与他专为管风琴而作的管风琴众赞前奏曲(收录在《管风琴曲小集》中)一样几近完美——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只发现了事先工作的痕迹越来越淡,而且其个人特色也越来越不明显。但正是此处的众赞前奏曲值得一提,它的节奏十分迷人,由于这样的节奏,巴赫实现了从模仿性尝试到创造出带有个人鲜明特色的大师级作品的飞跃。他在魏玛时期创作的宗教康塔塔∗陡然之间就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程度,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它们恐怕是巴赫第一次依据诺埃麦斯特式(Neumeister-Typ)的文本——该文本从形式和结构上而言在当时都是新颖别致的——而创作的宗教清唱剧。巴赫在何时学会了创作如此完美的现代咏叹调和宣叙调? 流传下来的巴赫前期创作的康塔塔,在歌词编排和音乐结构方面都遵循了旧的模式,却不妨碍其达到同样的天才水准。

    让我们考察一下巴赫所操作过的音乐类型:他所经之处,完成的都是远超平庸的上佳之作,所运用的巴洛克音乐风格也都被他推上了顶峰,这一点由本书所列举的曲谱背后的典范性视角所彰显,并且在音乐之路上传递出了跨越时代的真理。

    作为听者,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这种洞识超越音乐本身的真理的视角,如果我们假定这种视角确实存在的话? 是否人们一定要掌握这种视角? 虽然巴赫音乐的声音形象就足以构成人们喜爱它的理由,但人们也应该能够猜度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把握这些音乐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超越了纯粹音乐的内涵表现力——这种欣赏音乐的态度将给我们的音乐体验带来充实的感受。只有当我们一方面沉潜到他音乐的深处,另一方面挺进到这些音乐的广阔背景中去,我们才能明确了解巴赫在音乐中的作为,以及他透过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沉潜到音乐的深处就是看透音乐的结构,比如要弄清楚这样一些问题:什么叫以模仿的方式处理两种不同的旋律声部? 什么叫以复调的方式谱曲、创作赋格曲? 赋予协奏曲乐章以有机的形式是什么意思?将最基本的动机与主题贯穿至该乐章的每个细节又是什么意思? 音乐动机元素以怎样的方式产生? 它们如何呈现出来? 又如何融合成为一首连贯的多声部曲? 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范例便可大致理解上述问题,并不需要读者事先受过特殊的专业训练。然而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海量的新知、打开一个新世界的爱好者们来说,仅仅局限于对乐曲结构的研究是远远不能令他们餍足的。

    挺进到音乐的广阔背景去,就是将与巴赫音乐相交叉或发生关联的各个相邻学科都纳入考察的范围。其中最重要的相邻学科就是路德派神学。今天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巴赫都义无反顾地将他本人以及他的创作定位在一个按等级排列的世界图景上,上帝居于该图景之顶端。他只是以上帝之名积极地施展上帝赐给他的才能,在一个他眼中被上帝创造的世界中寻找他作为音乐家的位置。至于他所任职的那些世俗的机构——无论任命他的是教堂监理组织也好,贵族首脑也好,或者市议会也罢——对于巴赫来说无非都是一个过渡平台,不多也不少;这些机构差遣他和他的才能的合法性都同样是取自上帝。

   巴赫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作了深思熟虑的筹划,并始终驾轻就熟地往前推进。在巴赫的晚年,已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他退出了公众的视线,因为他需要更大的自由空间,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认为真正具有崇高意义的事业上去:后期作品如《b 小调弥撒》或是《赋格的艺术》从表面看没有任何的外在动机,在技巧上也臻于卓绝之境界,毫无争议地为我们所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留下最灿烂的一抹光辉。

   通过这样的考察,我们就能对本章开头提出的下列问题拿出一份临时的答案:为何巴赫的音乐既有鲜明的巴洛克特征,又能超越时代成为不朽的音乐? 因为巴赫擅长娴熟地运用具有时代特征的声响语言来表达存在的思想内容,这样的思想内容虽然完全隐含在音乐之中,并且不得不借助音乐语言的手段表现出来,巴赫却有能力在它的意义上冲破音乐的领域。巴赫想通过类比的方式,用他的音乐来言说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赋格的艺术》是最典型的例子,在这部作品中他呈现了人与上帝的个别对话。

    巴赫对这样鲜有人及的艺术创作高度的孜孜以求并非出于虚荣,而正是出自他内心深处无比真诚的信仰,大量流传至今的资料都能清楚地验证这一点。巴赫与当时的重要神学家同气连枝,坚定地相信马丁•路德的神学理论,认为只要用音乐颂唱出这样的意思,即人类全心全意地意识到自己是上帝的受造物,以及个体对神恩的需要,那么神恩就能临现。

    这在价值观淡薄、对宗教敬而远之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太小题大做了,然而就巴赫的信仰和由信仰带来的艺术态度而言,这却是无可置疑的;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对巴赫艺术才华和他的信仰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巴赫音乐的不朽性得益于这样的原因:他能以其高超的技能和艺术态度,成功地保护他的音乐不受任何庸俗的干扰,并且在他的世界观中获得了应有的尊严——作为受造物的一部分,上帝的写照。正因为如此,音乐才有资格以其手段形象地表现最崇高的神和他的创造物。巴赫音乐的声音品质超凡出众、美轮美奂,并非与以上因素相抵牾,而恰恰正是以上因素才成就了这样的品质。

    但绝不要认为本书涉及的仅仅是神学,恰恰相反,音乐分析的基础工作在本书中也不遑多让;之前已有交代,本书要让读者熟悉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现象,使他们有能力至少从结构上理解范例中所展示的巴赫的声响语言。书中在展示巴赫生平背景的同时夹带着对作品的介绍,并配有一定数量的原始文献,避免枯燥叙事导致理论铺陈令人难以消化。书中也会迅速进入更阔大、更复杂的场域,保证早已过了初学阶段的读者从中受益。

    本书如此操作主旨的跨度是否太大,过于冒险,乃至会沦为一次愚妄的尝试? 我们当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作者相信,经历越是丰富的人知识就越多。这样的信条加上对巴赫音乐的热爱,就是写作本书的动因。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就是一个宇宙,值得用毕生的时间去满怀惊奇地探索——无论是作为聆听的经历者还是音乐人。在这样一个目的的推动下,花费这一切精力和时间都是值得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现象的魔力从未减色——也从不会让他的崇拜者们失望。他怎样创造了如此的精彩? 巴赫给每一位准备深究其艺术思想内容的人提供了一片自由洞察事物的视野——这些事物远远地超越了他本人和他的音乐。


让聆听巴赫成为“私密”


文\刘雪枫


    中国的巴赫时代没有在“新千年”巴赫去世250周年到来,而是在不经意中。当有条件有心情聆听巴赫的人群不断增长的时候,我不免煞有介事地惊呼:巴赫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在文学统治的时代,浪漫主义音乐在中国大行其道,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艺术需要互相借鉴,互相打通。于是画家们、诗人们、小说家们、评论家们在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包罗万象的庞杂巨构中获取了如醍醐灌顶般的灵感,这与其说是机遇,不如当作寻找的成功。然而,一个有文化的人毕竟懂得逐渐深入、慢慢提高的道理,也就是说最终的境界是走向深沉,走向内省。如果他还相信音乐会给他继续带来动力、带来想象,那么进入巴赫的世界几乎就是聆听的必由之路。

      怎样听巴赫与听什么样的巴赫其实都不很重要,因为从巴赫作为一个小人物的去世到起身后逐渐被尊崇为音乐之王,世界已经发生了太多有关他的事情,尤其在20世纪中叶以后,巴赫的地位始终显赫无比。但是,围绕巴赫的争议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它们总是发生在对巴赫作品的诠释理念上。巴赫的原生态是什么样子?巴赫应该是什么样子?巴赫将要成为什么样子?这种使巴赫永远洋溢着生命力的讨论早已不再局限于学术范畴,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从现代乐器版到“时代乐器”版的巴赫至少在演奏者主观取向上是绝对真实的,他们都以巴赫的理想为旨归,还能将自己的才智赋予巴赫天然的扩展空间。

      无论是巴赫的管风琴或键盘作品,音乐的内容是否只停留于技术上的演练还是心灵的洗礼,属于键盘范畴的内在逻辑到底有多大的外延空间,这是每一位对巴赫键盘作品入迷的人不能回避的问题。《平均律》或者《戈德堡变奏曲》用貌似本真的羽管键琴演奏未必就能再现巴赫的谱写初衷或时代风貌,今天谁又能说格伦·古尔德和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的现代钢琴版传达的就不是巴赫的精神本意呢?这是他们的诠释被视为圭臬的基础。

      超过一个世纪的唱片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巴赫超市,我们也许没有充裕的条件去巴赫工作过的教堂聆听他的为数众多的清唱剧和康塔塔,当然听《布兰登堡协奏曲》或《乐队组曲》更不一定非去音乐厅。其实巴赫是很私密的,他用心中自然流出的音符与他心中的上帝倾诉、对话、沟通,他的音乐适合我们每一个心灵,就像语重心长的悄悄话,每个聆听者都能产生发自心底的共鸣,这种共鸣可以是一对一的,是由“大我”指向“小我”的启迪和抚慰。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巴赫解读者格伦·古尔德毅然告别舞台躲进录音室是有道理的,现代化的音乐厅对于传播巴赫已经不合时宜;聚光灯下的巴赫如果不热烈不煽情,就无法集中听众的注意力。我们有不计其数的巴赫唱片可供挑选,欣赏巴赫的隐秘之美也许正需要平心静气地坐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房子里,或一个人,或几位好友。通过唱片聆听巴赫,是今人接近巴赫的便利之途,亦是必由之路。

      在卡拉扬和克伦佩勒的现代乐队编制的巴赫以及平诺克、戈贝尔、霍格伍德和加迪纳的“古乐”巴赫之前,二十世纪初的阿道夫·布什室内独奏家乐团演奏的巴赫是值得缅怀牢记的。他们采用接近巴赫时代的编制,却使用现代的乐器,尤其是《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通奏低音声部由正当壮年的钢琴家鲁道夫·赛尔金弹钢琴而不是羽管键琴。这是20世纪人类对巴赫崇高而纯朴的理解,其生命力时至今日仍没有丝毫减退。当然,现代大乐队编制在卡拉扬和克伦佩勒等人的指挥下,所表现的场面也许正符合巴赫生前向往的理想状态。巴赫音乐丰富的色彩很需要奢华的铺陈和充分的渲染,对于当代听众来说,这种形式的巴赫无疑可以达到听觉的满足。在我看来,里希特、明欣格尔、克伦佩勒、约胡姆和卡拉扬演奏的《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或《B小调弥撒》,肯定要比加迪纳、库伊肯、皮克特、哈雷维格更能令人激动或感动,这种心灵的震撼无以言状,直抵肺腑。我们也许可以将“本真演奏”的所谓“古风”看做是巴赫时代日常音乐(宗教)生活的再现,但现代乐队版却使巴赫变得庄严而气派。巴赫在表象上平易朴素,他内在的神性和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却使他的虔诚和谦卑与平凡绝缘。

      古尔德恰逢其时地献给了我们“纯粹”音乐意义上的巴赫,不同于旺达·兰朵芙斯卡或拉尔夫·基尔科帕特里克或古斯塔夫·雷翁哈特等在形式上的纯粹(他们都用羽管键琴演奏巴赫并有大量录音),古尔德的“纯粹”完全属于精神层面,他使巴赫的永恒达到极端的程度,罗莎莉·图蕾克曾经是青年古尔德的榜样,却在晚年反受其影响,潜心揣摩追求古尔德的境界,险些走火入魔。从中庸的角度看,我们更可能接受里赫特或埃德温·菲舍尔的巴赫,他们古朴典雅的音色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使巴赫变得温暖可亲,似乎可以成为浪漫主义优雅小品的源头。

      21世纪的巴赫,一定还是唱片里的巴赫,20世纪的大师们使巴赫的世界静止,同时也赋予他永恒的存在。巴赫的神圣与崇高只能保存在某些唱片记录的传奇录音里,从现在起,任何新的演绎只能使巴赫越来越世俗,越来越装模作样,越来越无所谓。这些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唯一的使命就是让我们牢记,曾经有过巴赫的黄金世纪为我们留下了最丰富的巴赫遗产,它是我们重要日子里的圣餐,祝我们度过内心充实的一天又一天。


本文选自:


古典音乐微信群持续招新,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