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式学习中小组分工的思考
班级分组模式
参考网址:
https://wenku.baidu.com/view/3f09678f6bd97f192279e990.html
上图为目前班级分组通常所采用的模式,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社会机构分工,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职能,比如校长、中层、教师以及行政后勤等,这种分工显然不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常见的小组分工模式
参考网址:
https://wenku.baidu.com/view/3687152e102de2bd97058871.html
这样的分工比较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大项目完成的小组分工,比如完成某个软件项目开发,前期有专门负责规划设计及资料收集的,设计阶段有专门负责程序开发、美工设计等技术人员,后期还有专门负责设计PPT、进行推广宣传的。
但这种模式也是我一直以来质疑的,原因是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这是需要进入考查范围的。通过这种分工,有学生熟练掌握了收集资料的技能、有学生熟练了PPT的制作等,结果是各有所获,但个人所获又不全,与课程教学的要求偏离过远。
新的分组模式
上周五经过市信息技术教师研讨后,大家比较一致的认可就是类似我们这种教研组分组分工模式。以视频制作为例,假设确定的主题是垃圾分类,那么分组不再以负责影视脚本制作/收集采集资料/视频剪辑/后期展示等进行分工,而转换为以视频内容进行分工: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然后按内容分给小组成员完成后合并就是一个完整的视频作品。
那么回到《我的生涯规划》项目,如下图:
其中被分为了六大模块,可以用来设计测验自动化的有四大模块,分别是:学业潜能评估、学业分科定位、生涯素养成长、志愿定位。那么小组成员定在2~4人是可行的,每位组员完成自己的测验自动化后结合到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测试链,有助于学生通过测验了解自我来协助完成生涯规划。
我当时想到的是分组如果不配套相应的严格的评价机制,打酱油将会成为常态;同时,由于学习基础问题,如果不提供半成品,学生很难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里完成作品并体验到测验自动化的效果。所以最终我整合的是整个班级的测验自动化作品来整合成一个整体的测验链提供给学生进行自我测验完成生涯规划报告。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但是它不但会大量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可能会由于小组个别成员无法完成自己的分工,导致个别测验断层等新的问题需要教师来一一解决。毕竟信息技术课程要保证课堂上40分钟学生能跟着学已经不错,如果还期望全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项目任务可能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教师需要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来协助学生完成项目。
学习一般有三种方式:一个是跟人学,一个是跟先进学,最为有效的和重要的是第三个:通过反思跟自己学。在我看来,三个都很重要,正所谓“学无止境”,反思与成长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