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推了一篇文章,提到“油腻”二字,感觉有些老师难以接受。其实,这个词不是贬损谁,而是一个客观现象,包括我自己。😅😅😅在刷文章的时候看到下面几张图,忍不住顺了过来,确实有些共鸣: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一代终将替代老一代。想起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看到四大名校的四大信息奥赛名教练时的膜拜,到现在再看着他们一个个逐渐退场,被新的血液所替代……新科技也一样,原来学会的技能结果在新时代里也逐渐发挥不了原以为的价值:比如木匠从小跟父亲学习木匠,专门给人家打造家具,结果科技引进后,家具开始成品销售及工厂定制,木匠的市场价值逐渐丧失。知识技能的传授落后于时代确实是致命的,我们面对变化太快的世界难免会产生无所适从感。 另外,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学习惯的模式化,思维方式的定势,以及教育心态上的躺平等等都成为了客观事实,油腻感不可避免就出来了。 虽然我每天都关注新科技的发展趋势,也会关注新科技的应用,但是常常还是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另外,从情感层面,与学生的交往就要更用心了。我这种脸盲的,基本记不住几个孩子,有时候记住了几个,我喊出他们的名字来,他们就会特别开心。教育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建立情感连结。为什么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陪伴?是一样的道理。孩子越爱你他就会越能听进去你的建议,学生越喜欢你,他就越愿意听你的课。年纪越大,与学生代沟就越深。 最近刷到很多关于米莱的视频,他属于典型的改革派,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喜欢。按他的思路改革,会很大程度打破既得利益群体的固有利益,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遇去施展才能。年轻人喜欢新的思想,一方面意味着创新,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人性的使然一定会让先得利益者堵死后来者的获利通道,新一代要么做老一代的跟随着(他们的子女或追捧者),要么做革新派,否则就容易被锁死机遇与前途。
新科技的发展,让普通老百姓看到了躺平与缩小差距的希望。学生喜欢新的事物,我也喜欢,尤其喜欢新科技的发展,愿意体验新科技产品。我希望我的学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学习,认识到更大的世界,看到新科技的发展机遇与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接受新事物的心态与能力最强的一定是年轻人,我也很想一直保持年轻开放的心态,但是有时候却不得不服老。别误会,我没有精力去针对谁,只是自嘲一下油腻的中老年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