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永穆|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基于新中国70年的探索

蒋永穆 CPEER 2024-01-13

嘉宾简介


蒋永穆,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双一流超前部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首席科学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宝钢优秀教师奖等。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同西方国家、东亚国家是不一样的,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也就是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实践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

01

“技术为主阶段”(1949—1978年)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在高度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农业增产为目标,遵循“技术为主”。中央提出“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将现代农业概括为“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和水利化”,对农业生产现代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02

“技术与制度并重阶段”(1978—2002年)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我国主要依靠体制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遵循“技术与制度并重”。我国提出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将现代农业概括为“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现代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03

“制度为主阶段1”(2002—2012年)

从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城乡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制度为主”。我国正式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拓展为囊括现代农业要素的强化、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完善和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的一个综合体,在科学发展的框架下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全面探讨。

04

“制度为主阶段2”(2012年—至今)

从党的十八大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遵循“制度为主”。我国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一个理念”“一条主线”“三大体系”阐释农业现代化,在协同发展的框架下对农业现代化进行系统探讨。





农业现代化为什么需要“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作为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共同方向,其内涵和特征具有世界共性。但由于各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尽相同, 农业现代化也体现出不同的差异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同我国的农业实践结合起来,坚持探索“中国特色”。

01

“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苏联的影响。随着实践的深入,苏联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缺点逐渐暴露,中共中央开始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毛泽东同志多次对苏联农业提出质疑,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志认识到“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毛泽东同志思路的率先转变,在党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02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意识到探索“中国特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强调要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呈现的基本特征出发,“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最初形态的表述,标志着中共中央已经意识到摸清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的重要性。这一部署,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一,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其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只能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03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进入新世纪,经过长期探索,党和国家逐步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006年2月,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党的文献中第一次出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表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并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农业现代化认识的完善和成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相继对该问题进行强调。这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在国情和农情背景下加以阐释。

04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从“中国特色”和“新型”两个维度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要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在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农业现代化必须结合农村现代化化,整体把握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变化。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明确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是为了反映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其目标不断拓展,既有对初始目标的深化与延展,又有因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全新目标 。

01

单一目标取向:农业增产

新中国成立之初,连年战乱使当时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52年底全国285公斤的人均粮食产量,表明农业的基础十分脆弱。特别是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在工业化快速推进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因素作用下,粮食需求持续性增长,农产品供给形势十分严峻。基于此背景,毛泽东同志于1958年提倡“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生产方针,其实质是追求农产品,尤其是粮食总量的快速增长,缓解粮食供给短缺的压力。

02

双重目标取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到1978年,我国农业整体仍十分薄弱,农产品供给形势依旧严峻,农村有两亿五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农业增产,跳出“马尔萨斯陷阱”仍然是此阶段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但与改革前相比,农业增产的指向有所深化,由“以粮为纲”向“在坚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增加农民收入”转变。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宣布,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战略性目标已基本实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央重视农民增收的主要出发点是确保社会安定和工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着眼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一目标取向,1978—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约7.4%。

03

三维目标取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世纪,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但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必须探索发展农业的新思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农业可持续发展列入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同一层次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战略的突出位置。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相继提出,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得以确立并延续下来。

04

多元目标取向:保障粮食安全、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这一目标不仅得以坚持,而且不断强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进程。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保障农民连年增收仍然是重要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必须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单一方面拓展为多个方面。在农业由总量不足向结构性矛盾的转变的同时,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也在发生着转变,增加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是在农产品供给上,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二是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由规模粗放生产经营向集约高效生产经营转变。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有哪些核心内容?





农业的现代形态是一个相对概念,其核心内容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党领导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手段和遵循的范式各有侧重。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农业现代化核心内容的日臻完善成为可能 。

01

以机械化为核心的农业“四化”

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毛泽东同志认为合作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广机械化。中央于1956年1月为农业发展制定了一个长期奋斗目标,即“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逐步地实行农业机械化”。1959年4月,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中央开始重视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1959年10月,中央在批转农业机械部的报告中,明确将农业现代化等同于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是以机械化为核心。

02

以科学化为核心的农业“新四化”

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对以机械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进行了深刻反思,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访问美国、日本等国后,及时掌握了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他精辟地指出,“农业问题……,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这一论断,标志着党和国家明确将科学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及时跟上了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其中又以科学化为核心。其实质是使农业与科学相结合,用现代装备、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来发展农业。应该说,农业“新四化”是对农业现代化比较完整的概括。在此认识的指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取得了跨越性发展,农业产出快速增长。

03

以复合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从城乡统筹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论述和工作部署。在此基础上,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涵盖现代农业要素的强化、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完善和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等方面,表明农业现代化是多方面变革的综合体,是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调整的复合体。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农业的发展情况,其核心内容有所侧重。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首次关于水利事业的专门性文件,突出了这一时期农业水利化的重要作用,侧重于改变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首次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纲领性文件,突出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侧重于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04

以系统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

中共中央对农业现代化的系统性阐释,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即从发展思路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从发展方向上提出了“一条主线”,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发展框架上提出了“三大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一个理念”“一条主线”“三大体系”(1+1+3)。

一个理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为主题,指出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一条主线: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指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强调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明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

三大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建设“三大体系”为抓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属于生产力范畴,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市场化、融合化、高级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科技化、机械化、绿色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特征是集约化、社会化、组织化。





不断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该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





农业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产生联系,各方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支撑系统。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农业实践的深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发展系统性的认识不断完善,发展战略逐步走向成熟。

01

生产领域论农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一方面通过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在农业流通领域实行严格的计划调节;另一方面依托高度集中、统一经营的人民公社制度,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通过要素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综合作用下,工农、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农业现代化不仅被限定在传统的农业部门,还局限于农业的生产领域。

02

就农业论农业

改革开放初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实施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制度变革,使中国共产党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从生产领域延伸至流通领域。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阶段中央的农业发展战略仍跳不出在农村、农业内部自循环的封闭圈子。这种就农业论农业的倾向,使得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始终处于初等发达阶段。我国粮食单产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却与世界平均值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实现了农业产出的快速增长,但由于工农业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却长期得不到解决。

03

跳出农业论农业

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站在新的高度,对农业现代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是认识到农业具有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的特性,同时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属于弱质产业。二是意识到农业发展是一个系统问题,必须多方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农业现代化置于国民经济全局中加以规划和部署。在此基础上,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多取、少予、放活”的政策方针,标志着中央“跳出农业论农业”的战略思维初步形成。基于十六届四中全会“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中央逐步明确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共中央进一步为“跳出农业论农业”的战略思维提供了具体实现路径,即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04

内外结合论农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坚持“跳出农业论农业”的战略思维,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战略,强调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密切关系,其实质是强化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反作用能力,破除农业现代化这一短板中的掣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调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主题,明确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提出了“四个优先”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内外结合论农业”的战略思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完善,并在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形成与完善,既接受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指导,又与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相结合,同时积极跟踪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三是始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朝着科学、全面和系统的方向演进,其根本源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积极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调整和完善农业生产关系,不断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许博渊      审校:龚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蒋永穆|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基于新中国70年的探索

蒋永穆 CPEER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