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衔|货币政策还是有效的吗?—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思考

张衔 CPEER 2024-01-13

张衔,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委员会原主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励。



讨论这个题目可能会引起争议。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货币政策的思考表明,货币政策不是一个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结论是:在经济周期或产业周期中,由借贷关系决定的利息率变化的作用明显具有顺周期性,但货币政策是逆周期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常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传导作用,但商业银行是一个谋利机构,其行为是顺周期的。这导致货币政策体系本身的内在冲突,使货币政策难以成为熨平周期的有效政策。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意图是通过降低利率来扩大货币供给,从而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其基本假定是经济中货币供给不足。据此,商业银行应当逆周期放贷成为近年来影响很大的主张。但是,造成周期性衰退或经济严重下行的原因不是货币供给不足,而是再生产比例的严重失调,是相对生产过剩或产能过剩,是生产与消费等一系列矛盾的产物。副标题所以叫做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思考,是因为马克思经济学深刻分析了市场经济中,经济周期的内生性和利率随周期波动的运动规律,新凯恩斯经济学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这两者的结合可以证明以熨平经济周期为目的的宏观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我的演讲分四个部分:一、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的行为准则;二、经济周期中的利率与不完全信息下的商业银行;三、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在冲突;四、结论。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





一、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的行为准则





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有多种,比较而言,马克思的理论是最深刻的。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本质上是周期性危机理论,即周期性相对生产过剩危机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分为与简单商品生产相联系的危机可能性理论和以资本主义经济为条件的危机必然性理论。周期性危机最终都是再生产比例被周期性破坏的结果。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按比例分配总劳动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在商品生产条件下采取了价值和价值规律的形式。价值、价值规律调节总劳动分配的明显特征是竞争、波动和再生产的周期性失调。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是私人分工制度,由私人分工制度决定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再生产只能由价值规律来调节,从而使简单商品生产存在危机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最终根源于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这决定了生产者必须将其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又取决于生产者的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生产者的个别劳动耗费是否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相一致。

但是,一方面,相互独立的生产者并不清楚市场的实际需求,其生产决策可能造成供求不一致,使商品不能实现;另一方面,分散决策的生产者也不清楚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比例,不能控制由生产者基于个别劳动耗费而展开的竞争所自发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小,生产者所能控制的个别劳动只能以一定的比例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从而个别劳动耗费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相一致就具有偶然性。这样,在社会必要劳动一定的条件下,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的矛盾决定了降低个别劳动耗费以取得竞争优势是生产者的严格占优策略。这个策略是纳什均衡的,结果会使供给大于需求造成再生产比例失调。因此,商品生产条件下的总劳动分配是一个不确定过程,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然面临各种困难。马克思通过分析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证明了由于上述原因即使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也存在危机的可能性。首先,商品第一形态变化的各种困难具有的随机性,使商品第一形态变化成为一个独立的不确定过程;其次,商品形态变化使商品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又会导致商品形态变化连续性的破坏,使商品流通中断;最后,商品第一形态变化的困难会造成以预期支付为特点的债务链条的中断。这些源于商品内在矛盾的不确定性,既可能造成商品供给大于需求的普遍实现困难,即商品危机;又可能造成债务不能清偿的货币危机。

资本主义进一步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集中表现为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况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作用使危机具有了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再生产全过程。在直接生产过程,以剩余价值为目的并用科层方式组织起来的单个资本的独立性,造成生产某种物品的劳动耗费与社会用该物品来满足一定需要所必需的劳动耗费之间缺乏必然联系,单个资本不清楚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比例,只能采取“推测估计”的概率论方法做出生产决策。其严格占优策略,只能是在各资本基于个别劳动耗费的竞争而自发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利用个别劳动耗费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的矛盾,通过组织技术变革,提高个别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为此展开竞争的结果是一个囚徒困境式的纳什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条件变化,超额剩余价值消失。这一方面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另一方面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扩大产能,造成利润率下降。以价格低廉化为竞争手段的资本积累过程,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扩大产能的同时,会造成相对过剩人口,使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受到限制。

在资本的流通过程,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部类间和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特别是其中完全迂回性交换的比例关系,具有跨期决策意义的固定资本更新引起的比例关系,货币积累与实际积累的关系,以及总量与结构必须同时平衡的条件,会由于资本竞争而被破坏。这些比例关系一旦被破坏,产品就不能实现,就会形成生产过剩危机。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为确定商品的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而展开的部门内和部门之间的竞争,不能保证事后供给与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按比例分配的总劳动决定的供给相一致。因此,总有部分产品不能按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实现。随着资本竞争和积累而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会导致平均利润率趋向下;为抵销这种下降而采取的手段,又成为加速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平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的手段。由此展开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并存及矛盾会集中表现为严重的生产过剩,这只能通过周期性危机来解决。

马克思明确认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只是生产过剩危机的表现,不是原因。即使在简单商品条件下,商品实现困难也不是由货币供给不足造成的。

与马克思不同,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按这种解释,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小于充分就业均衡。新古典经济学的充分就业均衡只是一种极端情况,现实是一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均衡,即非充分就业均衡。但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能消除有效需求不足,储蓄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从而不能消除非自愿失业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创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可以看出,凯恩斯干预政策的特点是通过扩张总需求来应对经济萧条。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进一步认为,如果经济出现过度繁荣,存在通胀缺口时,同样可以由政府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消除通胀缺口,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由此形成了新古典综合学派的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主张:在经济周期的危机和萧条阶段应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在周期的繁荣阶段应当采紧缩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便熨平周期。我们把这种调控主张称为宏观调控的行为准则。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可以逆周期,货币政策能否逆周期是需要讨论的。





二、经济周期中的利率与不完全信息下的商业银行





对市场利率的理论解释有多种,我们仍然采用马克思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利息是在一定时间取得借贷资本经济上所有权的代价,因此,是借贷资本作为资本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价格。在不合理的意义上,可以将利息看作货币资本的价格。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实现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这规定了利息的上限。在平均利润范围内,利率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借贷资本与职能资本之间的竞争,取决于货币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利率的变动是由信用和货币供求关系来调节的。

正由于利率取决于货币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而货币资本的供求关系又与产业周期相关。因此,利率在产业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变化就会不同于职能资本利润率的变化。在周期的萧条阶段,生产紧缩、交易和对资本的追加需求减少,借贷资本的供给超过需求被大量闲置,利率低微;在复苏阶段,生产开始恢复,商品价格回升,利润率开始提高,信用开始扩张,资本回流加速,但借贷资本仍充裕,利率不高;在繁荣阶段,价格上涨,利润率提高,投资增大,生产进一步扩张,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增加,利率上升,达到它的平均水平;在危机阶段,生产过剩,商品和有价证券价格迅速下跌,生产萎缩,信用崩溃,债务清偿严重,对借贷资本的需求超过供给,利率不受利润率的限制上升到最高限度。可以看出,利率在产业周期中的变化有顺周期作用,可以加速扩张和加速衰退。我们把这称为利率的顺周期性。

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机构,这就需要理解商业银行的行为。在这方面,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信贷配给理论有重要意义。新凯恩斯经济学假定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完全,就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而言,事前借款人比商业银行有信息优势,商业银行不能在事前无成本的准确识别借款人的类型。在现实中,商业银行是靠贷款合同条款对贷款人进行识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借款人愿意支付的利率。利率具有逆向选择作用,因而可以用作甄别借款人类型的工具。因为,当利率提高时,只从事低风险项目、能使商业银行获得高预期利润的低风险借款人会退出信贷市场,留下愿意接收受高利率的是从事高风险项目因而违约概率高、使商业银行获得低预期利润的高风险借款人。这是一种逆向选择。因此,当信贷市场存在超额需求时,商业银行从预期利润最大化和安全考虑,不会提高利率以出清市场,从而形成信贷配给。导致信贷配给的另一个因素是高利率会改变借款人的行为,使借款人转而从事高风险项目,但这些项目对商业银行的回报较低。提高利率可能使借款人采取不符合商业银行利益的行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预期利润。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另外一种激励使其面对信贷市场超额需求时,采取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新凯恩斯经济学证明了,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提高贷款抵押会产生逆向选择,降低还贷的可靠性。提高贷款抵押的结果与提高利率一样,成为商业银行采取信贷配给的一种机制。

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信贷配给理论表明,商业银行的预期利润取决于贷款利率和贷款风险的大小。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面对信贷市场的超额需求,商业银行的最优策略不是通过提高利率和贷款抵押使市场出清,而是用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处于非瓦尔拉斯的不出清状态即非均衡状态。

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反映了信贷市场不存在政府干预时利率自发运动的规律,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信贷配给理论反映了信贷市场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行为特征。信贷配给表明,信贷市场被分割成低风险市场和高风险市场,并且只有低风险市场可以出清。对处于高风险市场的借款者来说,无论利率如何低都无法得到贷款。





三、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在冲突





运用货币政策熨平经济周期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但是,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间接性,需要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间目标和相关传导渠道构成的政策体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同时,中央银行的调控行为必须遵循逆周期准则,而构成货币政策体系中间目标的经济变量自身的变化,通常是顺周期的,如果这些变量是逆周期的,宏观调控就没有必要。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在冲突:在经济繁荣阶段,利率随货币供求变化大体处在平均水平;在危机或衰退阶段,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利率达到最高水平。但是,按照货币政策的调控准则,利率或货币供给必须服从逆周期调节要求,即在经济繁荣时提高利率或减少货币供给以防止经济过热,出现通胀缺口;在经济危机或衰退时,应当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给以刺激投资,消除紧缩缺口。然而,如果利率的变化服从逆周期调节,很可能使繁荣转为衰退的速度更快。

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机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常离不开商业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作用,即使经济中存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但是,商业银行不是宏观调控部门,而是以预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承担经营风险的盈利机构,其行为具有顺周期性,表现为货币供给的顺周期变化,反映为利率的顺周期作用。因此,商业银行的行为准则与中央银行完全不同,这同样构成了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在冲突。如果要求商业银行采取中央银行的行为准则,在经济衰退阶段降低利率、扩张信贷,商业银行将面临不良率迅速上升甚至无法正常经营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所有这些风险又必须由商业银行自己承担。这种情况决定了商业银行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去用家庭储蓄来承担额外风险。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在冲突使货币政策无法有效熨平经济周期。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践可以做为这一判断的某种经验证据。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突出的下行压力,企业特别是大量中小微企业融资十分困难。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在贷款利率已经很低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进一步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贷款定向放给中小微企业,或者这类贷款的增速要高于贷款的平均增速。同时,为了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微企业贷款,中央银行降低了因不良率而对商业银行进行惩罚的条件。但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实际情况是,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必须考虑贷款风险,对项目进行审查,只有低风险项目和企业才能得到贷款,否则,利率再低那些高风险项目和企业也得不到贷款。同时,商业银行也没有通过提高利率使信贷市场出清,价格机制不起作用。就是说,在中央银行进行干预扩大了货币供给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没有扩张信贷,而是采取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信贷配给政策,信贷市场因此被分割成了低风险和高风险两个独立的市场:处于低风险市场的项目和企业可以取得贷款,而处于高风险市场的项目和企业同利率不变时一样,仍然无法得到贷款。

这就表明,大量不能获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并不是因为货币供给不足、商业银行的利率太高、融资成本太高,而是自身的风险太大。融资与利率水平无关,而与项目和企业的风险、与商业银行的预期利润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有关,并最终取决于经济周期。就信贷配给程度而言,它是投资项目和企业风险以及商业银行预期利润的函数。在前两者既定的条件下,信贷配给程度与商业银行预期利润正相关。





四、结论





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在冲突使货币政策难以成为熨平经济周期的有效手段。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商业银行的独立性就越强,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在冲突就越严重,商业银行就越不可能像中央银行的行政隶属一样执行具有救市托底特征的货币政策。如果商业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在经济衰退阶段扩大信贷,不仅不能解决过剩产能导致的市场收缩,而且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使商业银行面临重大风险。

应当接受一个基本事实,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存在周期性经济衰退,这种衰退在性质上同样是相对生产过剩。这是由商品内在矛盾决定的,是价值规律起调节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选择市场经济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正常的。因此,经济下行或衰退的原因不是货币供给不足,而是再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企业融资困难不是商业银行惜贷,而是企业产能严重过剩、项目风险太高。在这种情况下不顾商业银行的风险而扩大信贷是违反经济规律的。顺便指出,在经济下行期,不仅扩张货币供给不能化解过剩产能,而且减免企业税费同样不可能扩大已经收缩的市场。企业普遍感到负担重的原因不是税费太重,而是产能过剩导致的市场收缩,是商品第一形态变化的困难甚至中断。

考虑到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在冲突,中央银行应当强化监管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受内在冲突约束的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

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http://www.cpeer.cn/

http://www.peforum.cn/

责任编辑:朱德志    审核:骆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衔|货币政策还是有效的吗?—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思考

张衔 CPEER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