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新刊】中華佛學研究第24期
中華佛學研究第24期
時間:2023年12月
出版單位: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正法眼藏.坐禪箴》所見宋代禪之狀況及道元禪之特色(陳陶)
摘要
本文通過考察道元《正法眼藏.坐禪箴》對於宋代兩種坐禪觀之批判及其對於中國禪宗祖師兩則問答的創造性詮釋,以及道元對幾種宋代坐禪箴/銘/儀之批判與對宏智正覺《坐禪箴》「道得」之認同,從中透視當時宋代禪之狀況以及道元禪之特色。
相對於以往之研究,本文有如下三個結論。一是闡明道元對於兩種坐禪觀批判的對象,分別為坐禪功夫虛浮之徒,以及臨濟禪餘流,並且從中看出道元禪法「只管打坐」、「修證一如」之特色。二是闡明道元所批判的三種坐禪箴/銘/儀,確實有「還源返本」、「息慮凝寂」之傾向,從中也可以看出無事禪以及基於本覺思想的「返本還源」修證觀在宋代依然興盛。三是將近代聖嚴法師對宏智正覺《坐禪箴》的解讀與道元之解讀進行比較,發現道元在解讀時融合其本人禪法之特色,如「現成」、「有時」等;並且通過道元與宏智《坐禪箴》文字表述之差異,闡明道元禪之特色。本文認為道元禪既有對宏智禪繼承的一面,也有道元禪本身之特色以及對中國禪某些傾向之批判。
淨界道場──清代焦山佛教的形成與發展(何冠儀)
摘要
自古以來,位於長江口的焦山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以人文薈萃知名於世,文人墨客吟詠不絕。許多方外高僧、隱者、道士在此修行,山水勝景膾炙人口,特別是佛教僧人對焦山的影響格外深刻。成書於清代的《焦山志》是現存第一部記錄焦山的地理志書,其內容與清代佛教多有交涉,透過《焦山志》,對清代佛教可以有不同的認識。漢代開始,焦山便是隱士、道士選擇隱居、修行的居所,入唐以後,部分僧人發願在焦山建立伽藍,以供往來僧人休憩。宋代以後,詩人詞客又與焦山地區的僧人往來無間,焦山同時兼具宗教聖地與文化勝景的雙重意涵,凡此種種,俱見於《焦山志》。透過《焦山志》中的僧傳,可梳理當時宗門法脈清楚的源流傳承,對於臨濟與曹洞法門互用的修行方式也能略窺一二。清代中葉以後,位於焦山的定慧寺如何與朝廷的互動(例如成為皇帝行宮);或是在社會動盪不安時,如何安撫人心;或是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從事救災抗敵等作為,如何清楚認識焦山定慧寺在清代佛教的地位與文化特色,《焦山志》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本文將探討焦山在不同時期的文化性格,並梳理《焦山志》各版本間的相互關係。
元明僧詩中的錫杖意象(蘇仁和)
摘要
「錫杖」是佛教中重要的法器,其實際用途為幫助行走僧侶驅趕蟲蛇,且震動錫杖上的環、輪所發出的聲響,亦能夠提醒住戶居民僧侶的到來,方便僧侶向民眾化緣。除了實質用途外,也有宗教上神秘的力量,可以化解虎鬥,化解戰爭。作為僧侶重要的法器,錫杖在佛經中經常出現,而佛教文學中亦屢屢見之。在僧詩中,常常可以見到錫杖以各種不同的意象,出現在僧人們的詩作當中。本文試圖就錫杖的意象進行討論,並且以元、明的僧詩為主,分析錫杖在詩中的意涵、隱喻。文章將討論錫杖出現在中國的時間,及其普遍於詩作中作為僧人代表的時代,並且討論錫杖「移動」與「停駐」的意象,作為明代山居詩及僧人書寫雲遊經驗的重要意象。另外,也將討論「飛錫」的典故及在僧詩中的意涵。文章的最後,將討論錫杖與戰爭意象的結合,在憨山被流放充軍時,如何以長戈為錫杖,於流放地就地說法,體現佛教的方便法門。
遇神與見佛──從聖嚴思想論通靈現象(特稿)(釋覺心)
摘要
「通靈」——與鬼靈、神靈溝通,在民間信仰中極爲普遍。佛弟子與鬼神溝通,在《阿含》或《尼科耶》裡早有記載,不足為奇。然而,許多通靈人卻自稱能隨時「通佛」——與佛菩薩直接溝通。這一點顯得不尋常,佛教史上的祖師大德似乎未曾作如是說。為了釐清其中的緣由,本文以聖嚴法師的思想為依據,分兩個步驟來探討「通靈」與「通佛」的問題。第一、釐清聖嚴法師的「通靈」觀,從中探討「通靈」的存世價值,以及佛教徒為何不應「通靈」。第二、釐清聖嚴法師的「通佛」觀,由此探討佛教古德如何能「通佛」,以及現代通靈人所「通」之「佛」的真偽問題。研究結果顯示,通靈有其世俗價值,不應完全被否定,然而佛教修行不主張通靈。此外,通靈人認知中的「佛」或「菩薩」,與佛教的定義有別。他們所通的「佛」或「菩薩」,多由鬼神幻現。
下载地址:
https://www.chibs.edu.tw/_i/assets/upload/files/%E4%B8%AD%E8%8F%AF%E4%BD%9B%E5%AD%B8%E7%A0%94%E7%A9%B6%E7%B8%BD%E7%9B%AE%E9%8C%84(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