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应该如何使用教科版科学新教材?
新教科版教材在一二年级已经投入使用,在接下来的几年,其他年级的新版教材也将陆续投入使用。从已经投入使用的教材来看,个人认为新版教材在排版效果、内容设计、编写思路和框架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如何将教材的内容和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是我们一线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去努力思考和践行的。下面我想通过一堂课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如何通过灵活使用教材将教材的内容和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我认为要将教材的内容和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二是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做到这两点,对于科学老师用好这样一套全新的教材会十分有帮助。
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并非只是熟悉教材版面内容那么简单,需要在此基础上认识教材的编写思路,指向的教学目标以及对应的课程标准。对于编写的思路,很多老师容易只看到这一节课的内容思路,往往忽略了单元的整体思路,以及这个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思路,这就容易造成“只见树叶不见森林”。比如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三课——“观察与比较”,教材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我们单从这一课时的内容来分析一下,教材聚焦的内容就是用感官来找不同(比较)。探索环节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视觉的活动,第二个活动是听觉的活动,第三个活动是视觉和味觉(或嗅觉)的活动,第四个活动是各种感觉的综合运用。再看研讨的问题,主要指向的就是感官帮助我们进行比较,综合运用感官能更准确地进行比较。我们一看这一课时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很清晰的,可能到这里很多老师觉得我们准备好所有的活动材料,就可以开始我们的教学了。但是如果我们将我们的视野在放到更宽阔的地方来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你会发现我们对教材理解还不到位。
图2
我们先放到整个单元来看一看这节课的内容。整个单元里有6课(图2)。从目录来看,每一课的内容其实不难理解。但是仔细来看,第二课也是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只是没有比较。而且第二课的研讨部分也指向了多种感官,感觉这两课的相似性很大。都是指向感官,为什么同一个单元要用这两个课时呢?不同在哪里?这样发问以后,我们可以仔细的的进行比较。两课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三课强调了比较,那么比较以后的感官观察会有什么不同呢?其实这个不同就是没有比较的观察是纯粹利用感官收集一手信息,而有比较的观察会有基于一手信息的加工过程,也就是教参所说的从感觉走向知觉。下面用一个教学片段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下面是教师让学生比较几个球的不同并分享自己找到的不同,这一过程中的一段对话(S代表学生,T代表教师)。
S3-3:轻重。
T:好,轻重。我想问一下,我看到好多人都在认真听。你是怎么判断的可以给我们说一下吗?
S3-3:就是,我判断的这三个球,黄色的是最大的。
T:我不是问你的结果,我是问你用什么方法判断它的轻重的?
S3-3:大小。
T:哦,你是根据大小来判断轻重的。有没有也是判断轻重的小组?你们是怎么判断轻重的?(手指向6-4)
S6-4:我们就是把球拿在手上,这样比……,比较,虽然他们觉得大的比较重,但是我们实际检测出来是小的比较重。
T:(面向3-3)是这样的吗?
S3-3:是。
T:你们是不是这样做的?
S3-3:是。
T:我就想问这个问题。我是想问你怎么判断,她说是放在手里掂的,对吧?是手掂的感觉,实际上你们是手掂的感觉不同,然后判断它的重量不同。是这样的吗?
S:是。
T:好,手掂的感觉不同。(板书:手掂的感觉(重量))然后再判断是重量不同。还有吗?
从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到学生比较的结果是轻重的不同,但是他们通过感官观察收集到的信息是:眼睛看到大小不同和手感受到不同的压力。学生判断的就是基于对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一手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这就是知觉。到这里如果再来看第三课研讨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恐怕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了。一是我们可以从不同感官的角度来比较不同,二是不同的感官收集的信息指向了不同物体的特征,这和一年级比较物体的不同,二年级上册比较不同的材料是不是也是既有联系,也有认知程度不同的呢?回过头来看二、三节课之间也是既有联系也有推进的,这时候我们对这一节课的理解是不是更清楚了。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整个单元的其他几个课时,这也是新版教材大单元编写思路重要体现。
经过上面的单元课时内容的分析之后,我们会很自然地走向教学目标的分析。其实这一节课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从感官观察走向知觉发展。这是对感觉器官更高水平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这个认识之后我们再来看课程标准,你会发现,你会对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年段目标(如图3)理解的更加丰富,不再是那么简单的一句话。课标的描述是“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这一单元是“认识我们自己”,人类作为动物中的特殊群体,认识我们自己如何感知环境是整体目标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描述中的“感知”一词,简单的说它表达的是“通过感受来知晓”,这就是感觉走向知觉。你看,教材对课标的体现是很准确的。如果我们想这样来充分理解教材的内容,我们会发现编写思路、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会自然地融为一体,然后我们对教材的使用会更加自如和准确,我们才会真正发现教材的魅力所在。
图3
要想将教材的内容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仅仅理解教材的内容还是不够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把教材的内容用活。要把教材用活,需要把教材的目标导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结合起来。
就教材中“观察与比较”的探索活动来说,活动的内容有四个,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能否有充足的时间全部完成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完成活动是否就已经完成学习目标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教参中提醒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活动的多少做一个取舍。第二个是探索活动很有代表性,设计了有单一感官的活动和多种感官的活动,你的学生能否在活动中有兴趣的同时,实现学习目标?比如最后一个找出仿真水果的活动,学生真的会用多种感官吗?自己去试一下就明白了,其实学生在学习中并不会有“用多种感官有好处”的体会,因为这个活动中只要一种感官就能准确判断。是不是我们就一味的批判说这教材编得不好,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我认为教材更多是目标导向,不是给我们设计了一个教案。你只要理解了这些不同的观察活动是在提醒我们要去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感官,体会多种感官观察的好处就可以了,至于具体用什么活动,你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自己去发挥。
认识了教材的目标导向,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理解学生的认知逻辑。比如学生在真正的比较过程中一定是从单一的感官开始的吗?其实不是的。包括我们成年人自己,在真实的比较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基于我们自己的经验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识别不同的信息来自不同的感官,这样就指向了教材中探索部分单一感官活动的目标指向。另一个方面,学生在比较过程中会有对知觉的表达,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意识到了那就是知觉。比如前面案例中关于重量的判断,从结果来看重量判断就是知觉,但学生忽略了做出这一判断的前提是感觉收集的信息,因此他们直接把知觉判断作为感觉信息来表达,这也就表明学生虽然在运用知觉,但并没有认识到知觉。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把判断的结果当成是观察的实施来描述,这就表明他们没有意识到感觉和知觉的不同。这就是学生学习的逻辑,我们就需要在教学中把教材中知觉的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逻辑结合起来,用更恰当的探索活动帮组他们达到目标水平,这也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从已有水平达到潜在的目标水平。
总的来说,只要理解教材做到了充分,我们的目标就会很准确,只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做到了真实,我们的起点才会恰当。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教材的内容和目标就会真正地落实到课堂中的学生学习活动中,我们才会把新版的科学教材用好、用活。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