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研讨课:三上 我们关心天气 翁奇辉
2019年6月24—26日,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关键问题专题研训暨全国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在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举行。会议安排了三节研讨课,分别是杭州市滨江区滨和小学吕文焕老师执教的“水到哪里去了”,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毛剑梅老师执教的“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宁波市鄞州区天童小学翁奇辉老师执教的“我们关心天气”。
▼课堂实录
更多课例视频请进课例展播栏目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科学探究目标
1.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2.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了解台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交流各种天气现象以及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准备并开始天气观察和记录。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1张天气日历、多种天气现象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宁波和吉林的照片)比较照片上的不同点。
2.(课件:吉林的两张照片)让学生说说照片上的不同点。
3.(揭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课题)
二、交流对各种天气现象的认识
1. 关于天气,我知道些什么?
2.(课件出示:海南和黑龙江的照片),让学生说说发现。
3.(课件:播放多变的天气视频)学生认识一些天气现象。
4. 学生交流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三、认识发生在大气圈的天气现象和灾害性天气
1.(课件:视频)学生看视频,了解大气圈和大气圈里的各种天气现象。
2. 让学生说说知道的灾害性天气。
3.(出示灾害性天气资料)学生阅读灾害性天气资料,了解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四、记录我们自己的天气日历
1.(课件:出示图片)介绍气象学家竺可桢。
2. 给天气现象分类,明确记录内容。试着记录一天的天气。
3.展示、交流我们的天气记录。
4. 布置每个学生记录天气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