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互惠焦虑
1
什么是互惠焦虑?
互惠焦虑是指人在接受他人帮助或馈赠后,感受到的一种内在压力和焦虑,担心自己无法回报或给予相应的回应。互惠是社会交往中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促进合作和信任,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心理学家们认为,互惠焦虑源于人类社会对公平的追求和对社会规范的遵从。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到,人们天生具有一种交换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延伸到情感和社会支持的层面。然而,当这种交换无法对等时,人们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
2
互惠焦虑的表现
互惠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形:
1. 过度担心回报不够:担心自己所做的回报不够充分,无法表达对对方的感激之情。
2. 害怕失去友谊或关系:担心如果不能及时或适当回报,会影响双方的关系,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3. 自我价值感降低:认为自己无力回报,从而感到自卑或自我价值感降低。
4. 过度回报:为了消除焦虑,有时会进行过度的回报,导致自己负担过重。
案例故事
丽莎是一名公司职员,平时工作繁忙。某天,她的同事小王在丽莎忙不过来的时候,主动帮她完成了一项紧急任务。丽莎非常感激,但也因此感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压力。她开始担心,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机会回报小王的帮助。几天后,小王又一次在午餐时间请丽莎吃饭。丽莎感到自己的“债务”又增加了。
丽莎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回报小王,比如在公司聚会时主动帮小王分担一些工作,或者带小王去高档餐厅吃饭。但每次回报之后,丽莎依然感到焦虑,担心这些回报还不够。时间久了,这种焦虑感不仅影响了丽莎的心情,还让她在面对小王时变得更加紧张和不自然,甚至开始回避与小王的接触。
3
心理学解释与应对方法
互惠焦虑的根源在于人类对公平交换的心理需求,以及对社交规范的遵从。为了应对互惠焦虑,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方法:
1.调整心态:意识到帮助和回报不必完全对等,互惠是一种长期的过程。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友谊的投资,而不必立即回报。
2. 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对方的期望,有时我们的焦虑来源于自己对回报的过高要求,而非对方的真实需求。
3. 培养自信:提升自我价值感,认识到自己在社交关系中的独特价值,避免将关系完全建立在互惠之上。
4. 设立界限:在帮助他人和接受帮助时,设定合理的界限,避免因过度帮助或过度回报导致的心理压力。
结语
心理自救
互惠焦虑是人际关系中一个常见但常被忽视的问题。通过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种焦虑,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如心理学家所说,互惠是一种美德,但适度和合理的互惠,才能让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更加自在和快乐。
作者简介:
我是一名心理师:威叔(全网百万粉丝心理博主作者)
心理自救平台创始人
专注于:婚姻家庭、亲子教育、恋爱情感、个人成长、情绪压力、个人成长、人际社交、心理健康!
接纳、理解、改变
Accept, understand, change
Smith, A. (1759).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London: A. Millar.
2. Cialdini, R. B. (2001). *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3. Gouldner, A. W. (1960).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A Preliminary State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2), 161-178.
4. Regan, D. T. (1971). Effects of a favor and liking on compli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6), 627-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