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类综艺节目迎来小爆发,观众能否消化?

2017-08-03 朝明 传媒独家

来源:传媒独家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受捧之后,今年暑期档,垂直类综艺节目开始发力,科技类综艺迎来小爆发。  

 

包括央视综合频道《加油!向未来》第二季、《机智过人》;央视二套《未来架构师》;湖南卫视《我是未来》、深圳卫视《极客智造》等节目陆续来袭,一场关于科技创新与未来畅想的碰撞正在发生,而“人工智能”“引力波”“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科技词汇经过大众电视的传播正在走进国民视野。  

 


“一些科学家不懂得如何与公众沟通,在交流传授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有意无意地只用专业、枯燥的术语与公式,不善于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通俗化、简单化,无法吸引广大群众,更别说让公众理解掌握了,慢慢地,公众对于科学的热情也就减少了。”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曾说过的一段话,揭示出当前科学普及的尴尬。

 

随着新型科技类综艺的崛起,这一现状有望改变。而科技类综艺火爆的背后,是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已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而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科技将更快、更深入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只有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才能善用科技,从而实现“科技将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激发青少年一代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才能更好地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综艺节目如何去娱乐化?在中国原创综艺逼仄的大环境下,如何在创作过程中提升电视综艺节目的选题立意、艺术呈现、品味品质等多方面受众诉求,成为中国综艺电视良性驱动的重点课题。

 

而有着强烈专业性、权威性、思辨性的科技类电视综艺节目,是否能够成功?这不仅是对电视工作者的艰巨考验,在制作和传播中遇到的认知性挑战更大,并不是说有资金投入便可换来成功,但也正是这些因素使得科技类综艺电视具有相比娱乐综艺而言更大的现实意义。


央视科技综艺三连发

与智能科技斗智斗勇


暑期档回归的《加油!向未来》第二季在上周日播出了第三期节目,“蛟龙”号深海探秘直播再一次引发热议,节目镜头直接跟随“蛟龙”号下潜世界最深海沟,在水下4800米完成深海实验。从第一期节目的“人机(歼-10)大战”,到第二期的返回舱耐热材料检测,再到第三期的“蛟龙”号深海实验,《加油!向未来》第二季试图以更加具有震撼力的科技实力演示“上天入海”的“神技能”。

   


主创团队曾表示,《加油!向未来》第二季改成“加油向未来,科学一起猜”,更加强化“猜”,观众可以来参与科学的猜想,而且有很多科学界伟大的发现,也都是研究者基于某种理论的一种猜想,节目试图将这一理念推广给普通人。

 

相比《加油!向未来》第二季的大气磅礴,央视财经频道推出的《未来架构师》则定位于大型探索互动演讲节目,节目组力邀科学家作为嘉宾,分别讲述自己对未来世界发展的看法,通过演讲者自身的情感故事将冰冷的科技升华,在观点碰撞中产生对未来的探索与思考。

 


节目组希望能把这档节目做成中国的“TED大会”,“TED”指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而且是视效上更为炫酷,有更多“黑科技”应用的升级版。

 

由央视综合频道与长江文化联合推出的《机智过人》则将目光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全景式展现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科技创新与科学探索的魅力所在。来自国内外顶级科技企业、中国国家级科研院所、中国最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的近30余项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将在节目中登台亮相,全面接受超强人类的检验。

 

《机智过人》采用“人机大战”的呈现方式,用人类的能力来注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节目中,有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的正面比拼,还有人类能力对科学技术的直接检验,全方位展示人与人工智能在“比拼和比较”中的戏剧性与差异性。

 


湖南卫视《我是未来》:让科学家成为秀的主角

 

湖南卫视《我是未来》定位大型原创科技秀节目,节目每期邀请两位全球顶级科学家来到节目现场,由主持人带领4位未来体验官和现场500位观众,通过三轮卡牌对决,体验两位科学家的酷炫科技成果,最后由两位科学家分别进行与科技有关的主题演讲,共同探讨人类美好的未来。

 

节目第一期的主题就是无人机和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之父”拉菲罗•安德烈和蔚来创始人李斌做客现场,拉菲罗•安德烈带来了无人机,性能比普通的无人机更加智能和高科技,不仅能够完成普通的工作,还可以表演节目、端茶送水、自动盖房子、结网、打球等。而李斌带来了他们公司自主研发的超级无人电动跑车,速度可媲美高铁,最高时速达到313公里/小时,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电动跑车。

 

深圳卫视《极客智造》:让科普与喜剧碰撞

 

深圳卫视推出的《极客智造》则让科普与喜剧碰撞,定位为科普类喜剧综艺节目,从目前曝光的概念宣传片中可以感受到一个“从无到有”的科技世界呈现在观众眼前。从生火照明到灯泡的出现,从人们靠单轮车出行到滑翔机一飞冲天,从牛顿发现重力到火箭反地心引力升空,从照相闪光拍下第一张照片到宇宙飞船传回图像,展现了科技创新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质的飞跃,体现了从古到今知识改变人类进程的过程。

 

为了摆脱传统综艺节目枯燥无味、注重单向说教的综艺模式,《极客智造》采用科普内容喜剧演绎的综艺新模式,每期节目将通过一系列历史沿革故事的串联,演绎科技创新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如统一度量衡、滤水囊的出现、灯泡的发明等,呈现不同时代下的科学知识和科技产品。且在节目中加入脑洞大开的情节设置及有趣搞笑的台词,对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创新性演绎。化繁为简,让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 意趣盎然,使观众易于接受,让知识的传达过程变得更为轻松喜悦。


盲目跟风、内容同质化

科技类综艺扎堆如何眼前一亮?


纵观上述科技类综艺,智能科技、人工智能、未来世界俨然成为各自的标签,到底科技类综艺怎样“秀”,才能避免节目走进曲高和寡的窘境,如何让观众破除“科学枯燥”的刻板心理从而提升观众收视热情?  

 

尽管娱乐化有助于消除观众对科学电视节目的刻板印象,更符合年轻人崇尚娱乐的心理,但是综艺性与科学性良好兼容,是电视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如何平衡普及科学知识的严肃性与视觉效果,如何避免科学主题沦为综艺节目娱乐性的“辅料”,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初衷,无不考验着主创团队的智慧能力。

 

而科技类综艺扎推,各方目光聚焦同一个主题也难免会使观众陷入疲劳,综艺市场也可能陷入盲目跟风、内容同质化的顽疾。业内人士指出,不少科普节目都是在拷贝国外的节目形式,在节目形态相同的前提下,各节目更多竞争的是猎奇性,而不是知识性,科学综艺节目的创新,不仅要从形式元素的多样性考虑,更要融入价值导向和对科学精神的坚守,没有科学精神作为底色的科学益智类节目,是背离科普之初衷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