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遗丨从宫廷到巴黎时装周,它是当之无愧的东方奢侈品
拔丝地瓜你见过
那么“拔丝黄金”你见过吗?
它传承了千年
它将金银的美感推向了极致
被称为珠宝界的“活化石”
它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丝镶嵌】
1
不可复制的宫廷艺术
花丝镶嵌工艺,又名“细金工艺”。作为黄金界的一种复杂手工艺技法,花丝镶嵌的源头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一门传承久远的宫廷技艺。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用料珍贵,以金银作原料,拔成细丝,编结成型,再镶以珠宝等其它元素,制成各种雍容华贵的饰品或器皿。
在过去,花丝镶嵌工艺只为皇室和贵族服务,直到辛亥革命后,该技艺才逐渐走入民间。
有关于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记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工匠冶炼白银,把金银拉成细丝,装饰在青铜器皿上。汉代,这项工艺开始出现在金缕玉衣上,到了隋唐,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花丝工艺品逐渐兴起,明清时期是花丝工艺的顶峰,该项工艺被正式列为“燕京八绝”之一。
2008年6月,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丝镶嵌制作工序较为复杂,其中花丝工艺选用金、银等贵金属为原料,经过“掐、填、攒、焊、堆、垒、织、编”八道工序后方能制成。镶嵌工艺则是把金属丝或者金属片做成托和瓜子型凹槽,再把珍珠、宝石嵌入其中,最后二者合一,制成花丝镶嵌工艺品。
相对于瓷器、书画、玉器等艺术品,花丝镶嵌作品工艺繁缛、用料金贵,以及其所具有的不可复制性,使得每一件花丝镶嵌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宝!
2
一代代的传承
在深圳,被誉为“世界宝都”的罗湖区水贝,有这样一位匠人,她打破传统花丝镶嵌只做装饰物品的惯例,将历代珍贵的皇家珍宝,幻化为现代时尚的服装饰品或精美的日用之品。
她就是花丝镶嵌与錾刻工艺的第四代传承人——郭夷锬。
2006年,郭夷锬跟随李玉昆(花丝镶嵌与錾刻工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学习。在精通传统技艺的制作后,她在花丝镶嵌作品中融入国际时尚的元素,结合现代科技,设计出黄金内衣、花丝手包等产品。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多项工艺和设计奖项。
不仅如此,她还结合敦煌、故宫等传统文化元素,让金银制品工艺以全新的艺术形象进入大众视野,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手工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而好的手工品更讲究其精细度,对我而言,花丝镶嵌就是一门艺术,一个传承东方美学的载体。”郭夷锬说,精雕细琢打造匠物,不遗余力传承技艺,这就是她的使命。
2015年起,郭夷锬在深圳发起收集民间花丝镶嵌精品活动,记录和保存老师傅的技艺手法,并将范围扩大到其他地区,所获藏品还借给深圳珠宝博物馆展出。
郭夷锬还凭借“当花丝镶嵌首饰和服饰融合一起,将更能展现东方之美”的设计理念,自主创新打造出多个“精品”,并多次亮相巴黎时装周、戛纳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这门传统技艺,感受东方之美。
3
让花丝技艺走向世界
花丝镶嵌是金与火的艺术,是古代皇家珍宝。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传统技艺,更蕴含着中国人独有的家国情怀,它传递着温情与情感,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艺术瑰宝。
“花丝”自春秋战国走来,凭借着自身细腻、精湛、华丽的特色,一路走上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巅峰,成为中国工艺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花丝工艺如此精妙,遗憾的是,如今国内好的手工艺者不足百人,花丝巨匠更寥寥无几。而花丝工艺对从业者的技术要求极高,极依赖手工技巧和经验,绝不是几年就能学成出师的,培养一名工艺匠人的时间短则十几年,长则数十年。很多人几十年的心血研习尚不能完全掌握全部精妙所在。
为此,许多工艺匠人在不断探索花丝镶嵌技艺新的表现方式、寻求发展之道。传统工艺只有不断进步和创新,不断走入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一路繁华,经久沉淀,一份坚守,历久弥新。花丝镶嵌历经千百年的流传,凝聚着人类的聪明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惠惠相信,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下,将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中国的花丝镶嵌工艺品将逐步走向国际潮流的殿堂!
- END -
来源丨深圳广电《深圳非遗》 、深圳工会等
整理丨深圳艺文惠
往期推荐
福利丨Bàng!儿童艺术节启动啦!
立秋 | 深圳,有哪些“国字号”生物?
快来抢购吧!沉浸式探秘剧院,解锁舞台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