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老杜笔下的直臣

2018-04-09 刘晓军 安之书馆


杜甫写过一首《折槛行》,全诗如下: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

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

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诗以“折槛”为题,是出自朱云的典故。汉成帝时,朱云进谏攻击丞相张禹为佞臣,帝怒,欲斩之,他死抱殿槛,结果殿槛被折断。后来幸得辛庆忌争,遂获赦。皇帝为朱云的直谏精神所感动,所以下令不换断槛,以此谨记。

 

杜甫通过这首诗,既是怀念古时君臣能够直谏的美德,同时也是对当下政治不清明的幽怨。而诗中最后两句话,引起了后人的争议,洪迈说“人多数疑娄公既无一语,何得为直臣”?这句话中的娄公为娄师德,为武则天时代人,而宋则为宋璟,要比娄师德晚出生30多年,虽然宋也曾在则天时代为官,但他却历经数朝,并最终为“开元盛世”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两人既没有同朝执掌大权,而娄公在朝堂上又一言不发,怎能称作直臣呢?

 

关于杜甫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确实令人有些疑惑。不过我想,他或许并不是想称赞娄师德为直臣,而是以他来衬托宋璟。因为宋璟是古今知名的大直臣,他敢于直谏的事例史书中多有记载。从则天一直到玄宗时代,他都一如既往地直谏。这虽然一方面会经常惹恼玄宗,而常遭贬谪;另一方面玄宗也特别欣赏他的忠心,并依赖他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


所以杜甫最后一句话说“尚忆先皇容直臣”。洪迈就很明确地说“诗言先皇,意为明皇帝也”。由此可见,这里杜甫主要就是想赞美玄宗和宋璟之间亲密的君臣关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杜甫要贬低娄师德。娄师德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为官清廉,出将入相数十年,而一生无纤介之祸,这在那个腥风血雨的时代,是很不容易的。娄师德是个很宽厚的人,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一定就是说的他这种人。这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处世生存之道。所以面对武则天的暴政,他只有“不语”,也唯其不语,方能明哲保身。

 

而这种生存哲学,真是不能简单地以是非对错而论的。而且我们也不可就据此而认为娄师德是老成圆滑之人。

 

我们要了解的一个史实是,对推翻武周王朝,狄仁杰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因为参与神龙政变的几个人全是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的。那么,是谁向武则天推举了狄仁杰呢?娄师德是也。

 

而且娄师德非常有涵养,他推荐了狄仁杰,却从没说起过。狄仁杰内心里是有些看不起娄师德的,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说他的不是。武则天就很奇怪,便问狄仁杰知不知道是谁推举了他?狄仁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娄师德的胸怀非一般人可比。

 

只是,娄师德的不语毕竟是个事实。而宋璟呢,在武则天时代,他还不过是个左台御史中丞,却屡次跟武则天对着干。

 

比如他当面叫武则天的男朋友张易之为“夫人”,以此来侮辱他。(嗯,这里要脑补一下当时的画面才行。)

 

再比如,群臣欲参倒张宗昌,武则天一味要包庇。宋璟则反复上奏,肯请速办。武则天没办法,便想把宋璟调往扬州办案,宋璟却说现在京城官职特别重要,不能去,又下诏命他往幽州,他还是赖着不走,说什么“有职在身,无法受君命,依法御史中丞无大事不外使”。

 

武则天见了,竟然也拿他没办法。

 

两下比较,再读杜甫“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之言,我们大概再不会有什么疑惑了。


 ——安之斋夜读(1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