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探讨算法治理新风向

张剑 财经E法 2022-04-09


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国内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大多是望文生义式的印证,普遍缺乏对“信息茧房”的全面认知。  文 | 《财经》E法  张剑     编辑 | 张有义                

12月1日,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智媒研究中心主办的“算法的治理与发展“以人为本,科技向善”深度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发布了《算法治理与发展: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从算法的现状、算法如何影响公众生活两个层面,分析了“信息茧房”效应、算法偏见、缺乏透明度等问题。通过上述分析,《报告》提出,将人本精神引入算法,冲破“信息茧房”、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打破算法偏见、提倡算法透明。

“算法的治理与发展:以人为本,科技向善”深度研讨会

陈昌凤表示,算法是智能时代的重要构成要素。随着算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大众认知的逐渐提高,关于算法技术与智能时代的价值伦理问题浮出水面,成为业界、学界与舆论关注的焦点。

“以算法向善的理念引领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应该通过理念引导、制度引导、行业自制的方式,鼓励全行业共同参与算法治理,以求使算法技术发挥其巨大‘向善’潜力。”

与会其他专家分别从传播、计算机技术、法律、伦理等角度,提出了对算法问题的看法。在“算法只有实现以人为本,才可以更好体现科技向善”这一观点上达成共识。


算法问题已成客观存在



算法在内容生产与分发等诸多环节的参与,带来了内容常规和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革新。然而,算法自动化决策可能导致的伦理后果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自主性”、“算法偏见”、“数据隐私”和“透明度”等议题上。在介绍报告内容时,陈昌凤表示,上述情况是这份研究报告的研究背景。

《报告》内容包含算法运用的现状、算法正在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将人本精神融入算法——全面向善的算法共治三部分。

对于算法运用的现状,《报告》提出,在实际应用领域,算法正在全方位地改变内容生产、分发、核查、反馈方式和流程,算法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内容生成已被运用于内容生产中。国内公众接触最多的当属算法被应用于“个性化内容推荐”、“智能化内容播报”以及“智能化内容传播效果分析”。通用信息平台今日头条、新闻聚合平台一点资讯等均采用了算法,用以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

《报告》认为,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公众对算法提出质疑,质疑点集中在“信息茧房”效应的加剧、算法侵蚀隐私、算法会带来偏见和内容同质化、算法不透明等方面。

陈昌凤表示,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国内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大多是望文生义式的印证,普遍缺乏对“信息茧房”的全面认知。


经过研究,《报告》指出,“信息茧房”目前难以实证、web2.0条件下亦难形成,算法与“信息茧房”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前者并非是后者的充分条件。即使在技术限制下,受众仍有决定选择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能在众多备选方案中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一项。

针对算法偏见,《报告》将算法偏见分为有损群体包容性的偏见、有损群体公平性的偏见、有损个体利益的偏见。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算法作为技术,应该是中立的。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从法律角度分析表示,算法本身应视为中立,消除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风险才是根本。

陈昌凤表示,就技术维度而言,使用算法的平台或企业可通过构建纠偏工具、提升数据质量以及实现算法迭代等方式进行有效治理。就制度维度而言,可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对工程师及产品运营者等相关人员进行伦理理念培训以及建立科技伦理委员会等制度治理的方式,加强对算法偏见的治理及问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算法可实现共治和“科技向善”



在问题已经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出现的问题,成为《报告》的关键部分。《报告》提出,让算法的运行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形成的伦理准则,已成为社会各个群体的共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具体到“价值理念”、“伦理原则”和“业界操作”三个层面,人本精神可融入算法并实现“算法共治”。

《报告》提出,冲破“信息茧房”、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打破算法偏见、提倡算法透明以及推动建设更关怀、更长期的算法公益这五个方面去实现“算法向善”。

陈昌凤介绍,通过研究发现,要冲破“信息茧房”可能带来的困境,平台必须以尊重用户尊严为起点,最大化保障用户自主权的实现。以今日头条为例,今日头条对其算法推荐进行了三次调整,在避免内容窄化、满足用户获取信息优质性、提供用户信息价值最大化等方面,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示范。

作为通用信息平台,今日头条已构建了“算法+热点+关注+搜索”等多种功能集合的内容推荐服务。《报告》提出,平台不仅要为内容创造者提供价值,也要担负满足用户的义务。算法策略调整应持续考虑用户的长期利益而非仅仅是短期满足,以延长用户优质体验与长期发展诉求。

《报告》认为,将“科技向善”的理念深植于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结构之中,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算法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人类发展整体的方向不是也不应该是冲突的。技术发展过程中总会产生问题。正如有学者曾经指出的那样:算法本身并无“原罪”可言,人文理性与技术理性相互交融,才是可信任的算法发展路径。

最后,陈昌凤提出,以“算法向善”的理念引领企业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应该通过理念引导、制度引导、行业自制的方式,鼓励全行业共同参与算法治理,在不断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对算法进行优化,以使算法技术发挥其巨大“向善”潜力。塑造健康包容可持续的智慧社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持续创造共享价值。





往期热文






----- 解盘互联网治理 -----

搜索CAIJINGELAW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