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收手、市场收缩、广告收兵,好未来们还有未来吗?
本文字数:4655,阅读时长约5分钟
史上最严“双减”方案发布,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文 | 《财经》E法 樊瑞 实习生 巩小凡
编辑 | 鲁伟
“减负”政策“靴子落地”。
7月24日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意见》),“双减”政策正式落地。
《双减意见》长达6100字,要求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和监督制度等。
相关知情人士对《财经》E法指出,《双减意见》从2021年3月开始酝酿,中间经过数次大的调整,其中一些举措已经陆续落地,“不过因为没有加上‘双减’的帽子,外界以为文件没下来,其实已经在一些城市开始做试点了”。这位知情人士解读,决策层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测试市场的反应,“相关部门多次表态要强化对校外培训领域的监管,这个决心很明确,具体就是细节的斟酌和落实。”
尽管早有预期,但《双减意见》出台仍备受关注。新政将对教培机构产生何种颠覆性影响?教培行业的发展之路驶向何方?还会有风口吗?
01
严禁资本化运作
对教培机构的行业大整顿风声始于3月,此后不断传出整治方案的细节。其中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是5月21日,当天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会上审议通过了 《双减意见》,但这份文件在此后两个月一直未正式公布。
7月23日,《双减意见》的相关内容即在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其中提到,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受上述消息影响,中概股教育类上市公司集体遭遇“黑色星期五”,股价全线暴跌。截至23日收盘,新东方下跌54.22%,高途股价63.36%,好未来下跌70.47%,且盘中一度触发熔断,三家公司市值一天之内共蒸发1092亿元人民币。
7月24日,《双减意见》正式发布。最让资本紧张的,无疑是《双减意见》提出禁止资本化运作的要求。而在2020年,在线教育领域俨然是资本市场的宠儿,相关企业融资不断。据艾瑞咨询统计,2020年教育行业累计融资1164亿元,其中在线教育融资1034亿元,占比高达89%,这一数字超过2016年至2019年四年的总额。
其中,资本更青睐抗风险能力更高的头部企业。比如,作业帮在2020年完成E和E+两轮融资,估值也达到110亿美元。经过多轮融资之后,该公司已经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独角兽,今年以来也多次传出要上市的消息。此次《双减意见》文件出台,意味着相关教育企业寻求上市的梦想已破灭。
互联网教育专家、素履咨询创始人郁苗向《财经》E法分析,已经上市的企业可能要做拆分和剥离,未上市而寻求上市的则“此路不通”。她指出,从政策上说,从事学科培训的机构已经没有机会上市;从理论上讲,如果做一些录播课资源库的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或许在未来还有上市的机会,“但实际操作层面可能性估计很小。”
郁苗表示,其他上市公司不能通过购买学科培训资产来做产业布局,学科培训机构自身也不能独立上市,《双减意见》彻底封死了学科培训机构的资本化道路。
02
回归公益初心
《双减意见》的另一大核心要点是,改变培训机构的登记性质。
《双减意见》要求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指出,由在市场工商部门注册的营利性培训机构转为在民政部门注册的非营利机构,进行重新注册,目的在于确保校外培训的公益性,“教育本身就是公益属性,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过度进入的资本挤压出去,让校外培训机构回归健康有序发展。”
郁苗指出,当教育培训机构重新登记成为非营利性机构,就意味着机构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虽然不等于没有盈利,但是具有为公众服务的宗旨,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福利性特征,培训机构的角色就有了彻底改变,未来的市场空间也将遭遇极大压缩。
《双减意见》还要求,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刘林告诉《财经》E法,《双减意见》改变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启了新阶段,具体有四大重要意义。首先,在教育培训机构性质的定位上,将其确定为非营利组织,意为将教育事业回归公益初心;其次,重新定义了校外培训机构与校内教育的关系,“有益补充”,意味着未来将以学校教育为主,减少学科类培训发展;第三,意在重塑教育与资本的关系:由此前的教育为资本营利,转向资本为教育所用;最后,调整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模式,有利于督促其走向规范和优质化。
学生去培训机构补习的现象有多普遍?刘林在此前接受《财经》E法采访时表示,经过对多个城市的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有70%的学生家长是被“捆绑”,不得已送孩子上补习班。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因素是,培训机构进行“焦虑营销”,使得孩子身边的同学纷纷都在上补习班,从而带来同伴压力。“现在的状况是,所有孩子都在报补习班,没有去补习班的同学可能跟同学没有共同话题,家长很多时候没有选择”。刘林质疑,这些超前、超纲的补习对孩子是否有好处,“家长们告诉我们,如果其他孩子都不补课,他们也不会想让孩子去补习。”
《双减意见》还要求,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这意味着,校外培训机构以往利用寒暑假的重要营销节点将消失。
多位北京的学生家长告诉《财经》E法,他们其实也并不想让孩子过得太辛苦,以后的假期准备让孩子发展点兴趣爱好,“学习主要还是靠自己,我们更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海淀区一位余姓家长认为,学校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力量,现在过度依赖校外培训机构,“不花钱也焦虑,花钱之后给孩子上课更焦虑,超纲学习对孩子本身也很残忍”。他表示,并不希望孩子被“裹挟”去上培训班。
03
哪些企业受影响最大?
《双减意见》还提出,要强化常态运营监管。“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坚决禁止为推销业务以虚构原价、虚假折扣、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行业垄断行为。”
6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的典型案例,对作业帮等15家校外培训机构顶格罚款3650万元。
《双减意见》还对提供“拍照搜题”工具的方法作出禁止规定,称其“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而当下市面上一些头部企业都有相应工具,在政策要求下其业务面临调整。拍照搜题App最初诞生于2013年,初代产品是猿题库、学霸君,随后作业帮、学习宝、阿凡题、小猿搜题、优答等同类产品相继上线。今年以来,掌门教育和字节跳动旗下的“掌门搜题”“闪电搜题”也纷纷上线。
《双减意见》还对外籍人员、境外课程作出细化规定。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聘请在境内的外籍人员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这可能对主打在线青少儿英语口语的VIPKID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在线外教独角兽企业。VIPKID主打“纯北美外教1对1授课,通过互联网方式将中国小朋友与北美老师连接起来”,旗下北美外教超过7万人,付费小学员突破80万人。
一位VIPKID前员工告诉《财经》E法,《双减意见》对主打外教业务的VIPKID的影响无疑“肉眼可见”。VIPKID相关负责人回复《财经》E法时表示,他们将会积极落实政策要求,目前学生还在正常上课。他指出,政策要求很严格,但具体如何落地过度也需要时间,对于企业来说未来该转型就要转型,VIPKID已有相应部署和研究,“具体如何执行,我们也在等待北京市教委的通知”。
教育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双减意见》对头部教育机构的影响或许更大,“他们体量大、估值高,一下不让上市,影响巨大。”
资本或许在更早之前就已嗅到风声。高瓴资本在2020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减持好未来378.72万股和6.31万股,2021年第一季度则直接清仓了余下的405.57万股。私募基金景林资产也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幅减持好未来,卖出257.06万股,占所持股数的77.61%。此前,某头部投资机构工作人员接受《财经》E法采访时表示,资本已经在从教育培训行业全面撤退。
刘林曾分析,归根到底是资本的过度涌入,让本应该关注教育本身的行业,异化为追求利益,将重心转向营销推广,以互联网的思路来做教育培训,违背了教育这一公益行业的初心。
04
还会有风口吗?
刘林用“政策收紧、资本收手、市场收缩、广告收兵”四个词来概括校外培训机构现在所处的境遇,政策强监管下,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寻找转型之路。
7月24日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与有关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发出倡议书,表示深刻认识“双减”意义,坚决拥护中央决策部署,正确认识校外培训机构定位,加快转型成为有益补充,发起倡议单位有新东方、好未来、作业帮、猿辅导、高思教育等120家全国性校外培训机构。
教育培训机构应如何转向?郁苗分析,未来做to B或者to G业务的教育信息化是大有前景的,“其实我们的教育政策欢迎一切助力推动教育公平、减少社会焦虑、促进生活美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郁苗指出,伴随加大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力度,不断加强监管的政策下,一些原本主打K12的企业,除了尝试本地化,也开始拓展自己的业务面,布局成人教育领域的业务。
比如,高途、网易有道就都推出了针对成人教育的独立品牌。网易有道成立“有道成人教育事业部”,“网易云课堂”将定位为系统化学习平台,专注服务终身学习者。高途在成人教育方面的布局更为明显,面向成人在线学习的“高途学院”目前拥有语言培训、财经教育、公职考试、企业管理、出国留学、学习提升等领域的多项在线课程,为成年学习者提供专业知识迭代和职业价值提升的在线教育平台。
还有专注于公职培训的粉笔教育,从传统的华图教育和中公教育中突围。2020年,粉笔教育的前身粉笔公考的营收达到40亿元,成为公考培训领域的巨头。目前粉笔教育涵盖公务员考试、考研、教师资格、事业单位、英语、建造、财会等技能培训业务。
刘林曾对《财经》E法表示,校外培训机构转型,既是形势所迫又是大势所趋。他提醒,教培机构不要全部转向职业教育赛道,这可能会带来新的一轮无序发展,“K12教育培训机构乱象的原因就是因为沉淀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带来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如果这些机构一窝蜂转向职业教育领域,可能会重演此前在K12领域的乱象。”
与在线教育行业风波不断的现状相比,智能教育硬件行业迎来了新机遇。一时之间,老牌硬件厂商、传统教育企业、互联网大厂等纷纷投身其中,学习平板、智能作业灯、智能学习音箱、早教投影等教育硬件如雨后春笋涌向市场,涌入家庭学习场景中。仅在智能作业灯领域,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开发了自己的产品,包括大力智能学习灯、导学号智能作业灯、AILA智能作业灯等。
从2021年春节前后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教育广告,到现在股价的断崖式下跌,校外培训行业这半年的遭遇堪称波折。
7月23日,一位教育行业分析师在朋友圈写道,“几个月前,看新闻联播前后都是课外教育的广告,让人生厌,今天看朋友圈股市下跌又让人同情,一个行业一旦退化了,进化起来也挺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