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设计软件Figma“断供”大疆,会有多大影响?

刘畅 财经E法 2022-05-21

本文字数:3061,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Figma“断供”事件给中国软件厂商带来了市场机会,也催促着它们尽快成熟起来。文 | 财经E法 刘畅编辑 | 朱弢

3月12日,美国设计软件巨头Figma向大疆发送的一封客户邮件在网络流传。Figma在邮件中表示,遵照美国法律法规“以及众所周知的原因”,公司将冻结大疆团队成员的账号,不能再访问其在Figma上的数据,Figma将会在两周内将设计文件以邮件形式发还给用户。

作为一款著名的在线设计协作软件和最成功的全球化PLG型(Product Led Growth,常译为产品驱动增长或产品主导型增长)企业之一,Figma近年来风头正盛,2020年-2021年其估值翻了五倍,仅2020年一年用户量就翻了四倍以上。

3月14日,《财经》E法向大疆方面求证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大疆称关于此事,“我们目前没有回应”。

但多位接近大疆的人士皆向财经E法证实了消息的真实性,“邮件已经群发了。”

Figma向大疆发送的邮件还称,其决定遵守美国目前的制裁名单,将停封所有被美方制裁的企业账号。

作为一款受欢迎的设计软件平台,Figma的停封行为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多大影响?企业们是否有应对之策?

01

Figma停封会有什么影响?

多个消息来源亦证实,Figma的停封名单包含了目前所有受到美方制裁的中国企业(共611家),华为、360、海康威视等均在其中。不过截至目前,尚无其他企业被Figma停封的消息。

202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以“保护国家安全”的理由,将包括大疆在内的77家实体列入“实体清单”,使得它们成为美国贸易管制对象。

2021 年 12 月,美方再次宣布,将大疆、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等8家中国公司列入非SDN中国军事综合体清单(Non-SDN Chines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Companies List),限制美国投资者对上述公司投资。

按照设计行业的概念,Figma是一款基于浏览器的界面设计协作工具,可以将项目时刻保存在云端,这样就可以保证多方用户对设计进行实时评论或修改。

“这种软件的实时协作功能和对此前模板的保存是很重要的,每个文档和版本都保存在它的服务器上,使设计迭代很容易实现。”一位不愿具名的大疆工程师表示:“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方便整个团队的分工和意见表达。”

“Figma是个典型的低代码平台。”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戴文斌对财经E法表示,“这种平台的特点是,可以直接用拖拽方式快速完成UI与软件接口(API),不需要去写很多代码。”

戴文斌用程序员的工作举例子。他说,一个程序员往往要写很多代码来实现一个功能,如为了写一个“按钮”功能,需要写一堆反映该按钮样式、触发功能等代码来做支撑。而有了低代码平台后,这些代码等于都已被封装设计好,“相当于一个乐高积木一样”,工程师要做的只是往上面搭积木和拼装,大大节省了时间。

一位架构工程师给《财经》E法举了个例子:“以前我们在做相关设计时,不同的设计版本都要加以注明,然后再传输给负责下一步骤或修改的同事;但对Figma而言,所有协作流程在网页上即可在线完成,而且适用各类操作系统,用起来很方便。”

那么,失去了Figma这样的一个设计工具会对大疆这样的企业产生多大影响呢?

戴文斌认为影响很有限。他指出,虽然国内类似软件平台在知名度、覆盖率、使用体验等方面,距离Figma都还存在一定距离,但Figma只是工业互联网设计的一个周边应用平台,并非如CAD、CAE这样的工业设计类基础软件,所以可替代性很高,“国内很多平台都可以完成这种替代”。

戴文斌表示,虽然一旦用上Figma,企业可能对其产生依赖性,“不会轻易更换”,原因在于换起来“太麻烦,积木需要重新再搭”。但总体而言,更换平台“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

另一位工程师黄文涛也表示,从Figma把组件库和设计稿件迁移到其他软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成本,但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

对于大疆这种“吃设计”的企业,大量产品设计稿需上传至Figma 的云端服务器进行存储。不过Figma在邮件中表示,将在未来两周内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将大疆上传在该平台的文件返还。此外,邮件还称,“我们不会删除您的文件……如果大疆最终从受制裁方列表中删除,您的访问权限可能会恢复。”

目前中国的真正“短板”在于诸如CAE、CAD等工业设计、仿真、控制类软件。戴文斌认为,一旦类似软件“断供”,可能对国内工业企业产生一定影响。国外的软件厂商耕耘相关领域多年,从设计到生产运营、部署管理,包括现场的控制软件,监控数据等,其对全生产环节中的工艺数据均有丰富积累,而国内相关厂商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积累不足,也缺乏全环节的领军型企业,短期内较难与之竞争。

此外,大部分国内企业用户已习惯于应用国外工业基础类软件,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转移到现有国内软件上缺乏动力,这也使得国内软件企业缺乏应用市场而发展乏力。

“对方的系统生态是全套且封闭的——你要用,就得一整套都用,要不就别用。”戴文斌总结,“在工业技术类软件领域,我们的技术可能被人已经拉开两代以上。”

02

国内厂商的机会来了?

事实上,国内厂商也已清楚意识到机遇。

就在邮件在网上流传当天,国内对标Figma的几款产品即快速响应,称产品已经支持Figma文件的导入,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文件迁移。

在Figma宣布停封的当天下午4时,国内UI设计平台“即时设计”即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关于‘Figma开始封停美国制裁企业账号’一事的说明”,承诺所有在Figma上留有设计稿的企业均可通过“即时设计”平台进行批量迁移。

“截至目前,已完成数万份文件的迁移。”在文章中,“即时设计”方面表示。

当天下午6时,另一家设计平台“蓝湖”也发表声明,称其已正式上线了Figma文件导入功能,并且完善支持导入后的编辑功能,“以此帮助大家渡过此次事件”。

当天稍晚,摹客DT、Codesign、pixso等UI设计平台也陆续发文,表示欢迎受波及的企业导入文件。

财经E法试图联系“即时设计”母公司——北京雪云锐创科技有限公司时,对方回应称,暂不接受相关采访。

其实,Figma自身的部分局限性一直在影响其中国市场的扩张。

软件设计师赵英杰曾是Figma的用户,他认为,Figma无法对接嵌入一些常用社交软件(诸如微信、钉钉等),导致在使用中存在不便。此外,由于整个Figma平台均基于英文设计,对于汉字模板的兼容存在问题,在嵌入或替换汉字时必须进行专门调试。

自2019年以来,国内类似厂商开始发力。2021年,蓝湖完成了三轮融资,C+轮融资达10亿元,其中亦不乏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这样的知名投资机构参与;万兴科技则于2021年11月宣布将旗下Pixso分拆成立公司独立运营,Pixso由此成为万兴科技生态成员企业,并获得万兴科技等股东千万级种子轮投资;同年10月,即时设计也宣布完成金额为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高瓴创投、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等知名机构。

“没有人不注意到UI设计这个蓝海,”一位不愿具名的风投机构人士表示:“尤其在中美贸易纠纷开始后,这一行业在国内被赋予了更多可能性和高附加定义。”

“虽然国内UI与接口低代码平台用的框架基本是别人开源的,但是目前来说,我们也有能力写出来。”戴文斌表示。

当然,问题依然存在。

根据赵英杰的使用体验,国内UI设计平台在流畅性、兼容性和生态插件的运用广度等部分指标上均不及Figma这样的国外平台。

“别小看这些指标——因为设计的工作量往往很大,若在某一个小环节上慢一点,整体就慢一片,导致设计效率和用国外平台存在巨大差异。”赵英杰分析。

另一位无人机设计从业者也表示,在线协同响应是设计平台的关键性能指标,然而国内平台在使用中可能出现卡顿甚至崩溃。“出现频率(指卡顿或崩溃)当然不算高,但有一次就够你受的。”他说。

多位从业者均表示,上述问题的解决非一日之功,需要国内UI设计平台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反复打磨积累。这种积累除了技术积累外,也指用户数量和不同场景的积蓄。

“遇到的场景越多,用户的反馈越全面广泛,技术才能得到进步,”赵英杰说,“而这需要时间”。


 近期话题,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