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姚建明: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存在误区|E法人物

刘畅 财经E法 2022-05-09

本文字数:3874,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不断迭代的动态过程,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给某家企业贴上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签是很难的。文 | 财经E法 刘畅编辑 | 鲁伟

作为中国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深学者之一,姚建明的时间表充实、有规律——教学任务始终是学期内的重中之重,但在课余时间,他也会频繁参加各类论坛、学术调研。

姚建明

“我的研究方向要求学者与实践紧密结合,”他表示,“不去深入社会、市场的现实,想有好的学术成果是不可能的。”

姚建明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是“扎实”。“现在的资源是有限的,千万别浪费资源去做一些没用的事。”他表示:“数字化转型这个概念太宏观,也最忌生搬硬套,不是说找一个现成的东西,你用上就算转型成功了——急功近利要不得。”

01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信息化改造

1996年在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姚建明前往呼和浩特铁路局机务段参加工作。

五年的基层管理工作,与规章、制度、人员调配长期打交道,让姚建明“更愿意从这个方向思考一些深入的问题”。2001年,他考上西南交通大学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随后又考取该校博士并进入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08年博士后出站后,他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作至今,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等职。

早年工作时养成的习惯,让姚建明愿意从宏观角度思考商业和市场的现实问题。

姚建明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谈起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数字产业化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有所侧重地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这将进一步引导资源脱虚向实,向着有利于国家战略的核心技术领域发力。”

姚建明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发展数字经济的若干重要着力点,虽然涵盖四个不同层面的重要领域,但其系统性和关联性强,相互促进,不可或缺。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突出了赋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要方面,而这些方面不仅是对国家战略中某些具体内容(如乡村振兴战略、新基建战略等)的有力支撑,其本身也是这些具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问题依然存在:在近年来的多次实地调研走访中,姚建明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所谓“数字化转型”存在概念上的误解:“当前大家对数字经济关注很多,但真正认识和理解数字经济本质的还是比较少。有不少企业把数字经济转型理解成了信息化改造。”

姚建明总结:“一般来讲,数字经济是用数字技术支持起来的经济活动。数字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技术,即与数据有关的技术、与网络有关的技术和与计算有关的技术。”

他指出,跨界、融合、共享和生态,是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运行需要考虑的主要特征。“正因为有了这些特征的作用,使得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化、战略、运营、营销、人力、财务等),都需要用新的理念进行思考。”

在姚建明看来,数字化转型本身具有持续性、整体性等特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绝不仅仅意味着“换几个设备、加几个系统”这么简单。

“在读硕士期间,我就开始思考数字化问题中的一些核心逻辑。”姚建明说,“总的来说,数字化应当是一个连续递进的过程,而不应该被理解为从无到有‘蹦’出来的‘新生事物’。”

把数字化转型当做一个技术问题探讨时,技术似乎是无所不能的——这是姚建明对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看法:“宏观导向不一样,直接导致企业里所有资源重新配置,不仅造成浪费,还往往得不偿失。”

“做这个事(数字化)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新的价值?能解决企业的什么问题?如果想不通,仅仅去做系统的提升,那没任何意义。”姚建明表示:“最简单的一个上‘云’问题,数据存储要耗费大量的设备成本。把所有的数据全部传到‘云’上,有必要吗?什么数据该存什么数据不该存?存期多长?存的时候保密级别是什么?储存后调用应该是方便的还是不方便的?很多企业这些问题都没搞清楚就要上‘云’,投入产出比能高吗?”

02

数字化不应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在多年的实地调研中,姚建明发现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存在误区。

一是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过于急切。“现在企业内部的很多考评指标和机制都过于急功近利了。”姚建明说,“比如,考评企业多少数据上了系统,多少系统进行了改造等等。这种指标出来对企业的发展其实不利——没有思考清楚企业到底要干什么就急急忙忙上项目,往往事倍功半。”

他进一步解释,数字化转型需要从企业的全方面管理,如文化、战略、组织、领导、人力、财务、运营等进行全局梳理,再通过对问题的挖掘,明确目标,引入技术。如果推进过急,就不能很好地挖掘出关键问题,导致转型的效果和效率不理想,很难继续推进。

二是很多企业转型时往往着眼局部,忽略整体。

“包括很多互联网头部企业,它们本身是数字技术应用和模式的创新者,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做得并不成功。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全方面地做好企业管理,没有全面系统地从相关数据里挖掘出真正的价值来引导决策,以避免和杜绝某些问题的发生。”姚建明说。

三是真正全方面理解数字化转型的人才较少。如果制定和执行人员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字化转型,必然会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推进数字化,也就难以避免陷入误区。

在解释企业市场问题时,姚建明喜欢从人和管理的层面切入。这位学者秉持了儒家学说对人能动性的高度关注和对人主体性的尊重。

“人是统筹大局的。”姚建明表示:“什么叫‘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呢?这种人才必然是复合型的。”他解释,“你懂编程,懂硬件,这叫懂技术。但数字化往往是个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东西。”按照他的定义,复合型人才需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整体方案规划,还要有能力引导下级各类专业人才处理具体业务,“这种人目前还比较缺乏。”

在数字化浪潮下,是否所有企业都应进行数字化转型?

“什么样的企业都应该数字化,但数字化不应该用统一的一个标准进行衡量——不同的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一样。”姚建明说。

他举例称,有的企业要解决人的问题,有的企业要解决钱的问题,有的企业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有的要上“云”,有的要用到AI智能。“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和实际情况,以及企业未来要达到的目标来决定怎么去做数字化。”

财经E法曾就AI智能对员工的不合理约束问题请教姚建明。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他把这种现象的出现归结为部分企业管理目标的模糊。

“你想想,企业这类组织从建立之初就是为了盈利。如果一种技术手段的引入不仅不能盈利,反而拖累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成了累赘,那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他强调:“企业要把数字化的‘初心’搞懂。”

03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过程

“一般理解,转型好像一次就完成了,但数字化我觉得它不是一次能完成的事儿。”姚建明表示:“智慧城市大脑的建设、产业园区围绕互联网公司的招商引资、银行营业网点进行无人化设备改造、制造业流水线进行自动化机器换人,这些做法算不算成功数字化转型了?我觉得需要进一步讨论。”

在姚建明看来,不论是数字产业化领域覆盖的企业还是产业数字化领域涉及的企业,给某家企业贴上成功数字化转型的标签是很难的。因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不断迭代的动态过程,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企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企业中的文化、战略、组织、人力、运营、流程、制度等各方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的动态过程,数字化转型也不例外。

“就算你上了个新系统,过两年它不又落后了吗?再上新的系统,它还是要面临更新迭代的问题;即便单就这个系统而言,也不见得它当前的状况就能解决问题——你还要不断去开发。”姚建明进一步解释。

姚建明表示,企业能否基业长青,首先在于公司负责人看待问题是否全面。如果看问题只停留在局部,一定会面临很多问题;其次,企业一定要动态地看待和处理管理的问题,不能停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调整,这样才能长远发展。

他以自己曾经调研过的一家传统服装企业举例。这是一家服装定制型的生产企业,用户可在手机App上自行选择服装款式、尺寸、颜色等并下订单。当用户下单以后,手机终端能及时把订单信息传递到各个生产环节,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板、剪裁、缝制、包装、发货等各个环节。

上述服装企业传统生产过程中的环节在数据的驱动下联动起来,一方面,这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价值,如可选择余地多、服装交货速度快、价格适宜等;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生产组织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和优化。

姚建明强调,企业要完成从“互联网+”到“智能+”的蜕变。

“‘智能+’和‘互联网+’很不一样的一点是,‘互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而‘智能+’不仅以互联网为基础,而且还需要物联网来实现万物互通,但二者的道理其实是互通的。”姚建明说,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平台,将来都可以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一起加到这个平台上,让它们实现协同效应,这样不同企业的资源就可以得到最大化利用,也就可以催生出新的模式。

“这些新的模式也可以反作用于企业的战略定位,让企业去制定新的战略,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过程。”他表示,“‘智能+’本身就融合了‘互联网+’层面,所以对中小微企业而言市场更加广阔。”他指出,随着数据预测精准度的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也随之提升,将来传统的采购、生产、销售、研发等部门就能够有效地解放人力,向智能化、无人化过渡,企业只需要总体把握“智能+”怎么运转就可以了。

“可以设想,对于管理来讲,将来‘人’的工作可能更多地需要在战略层面进行思考,把握定位大局,确定企业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把这个事情做好以后,剩下的运营全部交给‘智能+’来完成,实现无人化运营。”姚建明总结。


 近期话题,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