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迷上了关我进小黑屋的以色列警察

大西洋鳗鱼 2019-05-11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哦


▲那年冬天,特拉维夫的海


我只去过一次以色列,却有两次从以色列机场离境的恐怖经历


这些经历让当时的我紧张和窘迫,我没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但事后我却爱上了这样对待我的人。


世界上最严密的安检在以色列


世界上安检最变态的机场,是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这也是以色列唯一的国际机场。以色列人不计成本的反恐机制,在这里能获得最深度的体验。


第一次过招是在到达以色列的时候。我在走出飞机舱门后,在怀着对以色列极其憧憬的心理下,被守在舱门门口的警察盘问了半小时,差点没能入境,这让我在以色列的初夜里深深沮丧。


▲凌晨3点的机场之路,路边已经布满不睡觉的拿着机关枪的特警


而离开以色列时的经历,更加让我刻骨铭心。


在机票柜台check in的时候,警察向每个排队的人检查护照,我把护照交上去时,这位女士详尽的翻阅了我护照上去的每一个国家,最后在马来西亚的那页签证纸上停下了,然后不卑不亢,语气平和却快速的,开始了一串连珠炮的问题:


“你什么时候去的马来西亚?

为什么去马来西亚?

去那里有亲戚和朋友吗?

去了马来西亚哪几个城市?

从哪个城市飞去的马来西亚呢?

在吉隆坡(马国首都)时住在哪里?

去那里有同事或亲人吗?

你去过吉隆坡吗?

你去马来西亚旅游的资金来自于哪呢?

你在马来西亚有工作过吗?

你的朋友在马来西亚接待过你吗?

………………


众所周知,以色列跟世界上所有的伊斯兰国家都关系紧张。但马来西亚在我心中的概念一直是较为温和的,世俗的伊斯兰国家,跟中东海湾的那些穆斯林国家,不是一路的。


而真的就是那张马来西亚的签证,在此刻绊倒了我。


这串问题的列表很长,不限于上面我所列的这些问题。但这都不是关键。

▲这些用连串问题问询我的警察,我所爱上的警察


关键的是,以上这些问题,处处都有重叠(却没有完全重复),有前后矛盾与互斥的问题(相互有联系的问题我用同一个颜色标注)。比如询问“你在马来西亚有没有朋友”就达到了三次,分别用不同的话术与问法。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问题堆积,在这些问题中,任何问题只要与前面的相关因素有所矛盾,可能就会立马“中雷”。


当时,我非常不耐烦“有些问题问了又问”,问到后面终于卡壳一次,于是被礼貌的请到机场办公室。进去的时候,一名西方男士穿着T恤与内裤,正衣冠不整地从里面的另一个房间走出来。


我变得紧张起来,脑袋也一下子清醒了很多。我知道我将有可能面临全身赤裸的搜查。我把刚才的所有问题,一鼓脑的用一长段话,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并向貌似领导的警察展示了我去过的国家和照片,并重点表达了我对旅行的痴迷。


我躲过了脱衣服的全身彻底搜查。那一段窘迫的经历在我回程的漫长路途中心有余悸。而事后当我每次再回忆起这段经历,我却没有了当时的恼怒感,我的内心反而萌发出敬佩与倾慕的感觉。


后记:


后来我有机会和马来西亚的朋友交流,当我讲到这一经历时,对方笑到:我们马来西来的护照一翻开,就大剌剌的写着“This passport is valid for all countries except Israel”(此护照对除以色列以外的所有国家有效)。。。


▲马来西亚护照的第一页。。


在《lonely planet马来西亚》的旅行书中,也非常明确的写了“以色列护照持有者基本不可能入境马来西亚”。。



我明白了那页马来西亚visa为什么会让我遭受这样的麻烦与困窘。但即使知道了原因,我心里仍有困惑,没有解开。


世界上最严密的安检,只能发生在以色列


我观察了周围的其它旅客,每个外国人都是和我一样的遭遇,每一个排队的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变态问询。


每一天,机场的每一个外国人。


在此后的安检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搜查每一个人包中的任何一件物品。没错,是所有的物品都需要从包里拿出来罗列好。我在全世界任何一个机场也没有见到过如此麻烦与仔细的安检,即使参观影响世界脉搏的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山。


即使安检的队伍非常的长,但每一个安检人员丝毫不会放松手工检查随身行李的尺度,此外,各种我没见过的高科技仪器设备也运用到安检过程中,比如会用一个小棍子靠近你的脸庞,以检查你的牙齿里有没有携带可疑物品。


▲史上最变态的飞机安检!


▲机场遍地都有警察在走动,巡逻。


多么自信的以色列啊,它完全不怕惹怒外国人,不放过0.001%的恐袭可能性。


而我变得越来越理解以色列如此繁冗的安保程序,是在紧接着去了土耳其之后。


以色列是一个只有800万人口的小国,邻国全是与之打过现代战争的仇国、伊斯兰国家。这样一个地缘环境远远比土耳其危险的国家,却给了我远高于土耳其的安全感。

▲信犹太教的,陷入“巴以冲突”的以色列,所有邻国都是它的“仇敌”,地缘环境极其危险


我从以色列飞往土耳其,从踏入伊斯坦布尔的一开始,路上的人一下子让缓不过神,无法适应。


因为他们的穿着与精神面貌让我觉得,自己是从充满仙气的地方来到了凡间。。特拉维夫(以色列最大城市)路上的人内敛,干净,克制,礼貌,而伊市的人,年轻人穿着脏脏的耐克,不合身的牛仔裤,街上遍地的街头音乐,路上不加掩饰看你的表情,总让我感觉到土耳其人“大大的逗逼”气质。后来的安全情况更加让我体会到这土国人的没心没肺。


▲来土耳其感觉自己“下了凡”,非常接地气的,亲切的,土耳其人


在我去过的伊斯坦布尔机场和知名景点,我几乎没发现有任何的安保措施,而就是这些地方,我所游览过的伊斯坦布尔景点,在我到访的前一个月和将来的后一个月内,无一例外地发生了恐袭事件,伤人无数。当时的经历参见我的这篇文章《好可惜,土耳其 | 亲历伊斯坦布尔四次爆炸现场


我仍然非常喜爱土耳其特别是伊斯坦布尔,即使在当地发生了在被骗钱的意外。只不过,短时间内在以土两国的穿梭,有了鲜明的对比,这让我更加的开始敬佩起以色列人来。

这次短暂的两国穿梭旅行让我意识到,土耳其人才是世界的常态,而以色列人是“不正常的”。

 

以色列确实是危险的,隔几天就有阿拉伯青年冲击以色列警察的新闻,当然,更多的是施暴者被首先爆头。但以色列又确实是能给人无与伦比的安全感,以色列全民皆兵,每个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男性要入伍服役三年,女性为两年。以色列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类荷枪实弹的士兵。


▲以色列遍街的,真枪实弹的警察与特警


以色列人深知,没有超出普通地球人数个级别的安保意识与机制,这个国家早就被灭国无数次了。


对于机场的以色列警察,除了之前的敬佩,我更多生了许多好感。我越来越钦佩和折服于他们在机场问询游客时,快速转动的头脑与坚韧的耐心。这样的工作,所肩负的能力(包括脑力与体力)与对家国的责任感,不是常人所拥有的,因此也不是常人能胜任的。

对于一些涣散的国家,可能穷尽全国,也难以找出这样一个人能去做这样的工作。


或者只有以色列才有可能发生这样的问询与安全检查,只有以色列人才能。


▲繁华的特拉维夫!中东的文化之心。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以色列是个发达国家。但这繁荣的经济,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以上以色列士兵与警察。


去以色列旅游,极有可能“失望”


我知道,我有很多欠账作业没有交。比如一年前的以色列第二篇之约——《大年三十在死海全裸漂浮是一种什么体验?》。


继续写以色列,源自于最近每当我打开“大西洋鳗鱼”的微博时,首页总有“以色列旅游局”的广告推送。

今年以来,去以色列旅行在中国变得越来越火热,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以色列旅游局在国内烧钱式的推广。

 

蚂蜂窝上很多游记说,从以色列回来,在去了那些神圣的宗教圣地后,就像以前去西藏一样,受到了“灵魂”,“精神”上的洗礼。

 

然而,我对这些说法持审慎的态度。

 

我要摇醒一些对于以色列的旅行期待:

 

我不认为很多旅行者会在以色列找到他们所期待的乐趣。


如果看自然风景,除了惊艳的死海,这片狭小的西亚荒漠其实是乏善可陈。

而看人文风景,这片土地对于“东方异族们”却显得太过深邃和厚重,如果不是基督、伊斯兰或犹太教徒,如果在去之前不大量涉猎和精读西方宗教史与中世纪史的有关书籍,是难以理解这三教圣地,这应许之地耶路撒冷的故事与涵义的。


▲死海是以色列为数不多的自然风光“景点”


我就是如此,我能深深地感受到耶路撒冷的重量,但看到背负着十字架,在圣城重走耶稣“苦路”的基督徒们,我看不太懂,我的心里也没有太多的波澜。


在耶路撒冷最知名的景点“哭墙”,看到黑帽长须的犹太人亲吻墙壁,大声祷告时,我受到触动,而触动更多的来自于被宗教仪式感的打动。

而我们并不能去设身理解这些传统犹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是的,我问过世俗的以色列人,他们也表示不懂。

▲“哭墙”前虔诚的犹太教徒

 

然而,我不理解这片应许之地上的很多东西,但我仍能自由的去深入接触,理解世俗的以色列的另一面。

比如这些满街的以色列警察,比如旅途中和我产生交集的普通犹太人的故事。

在后来的环球旅行中,我一次又一次被犹太人对这个世界的掌控感与统治感所震撼。


我甚至发现了全世界好多的国立博物馆都被以色列人染指与占领,东至“中土世界”新西兰的最大城市奥克兰,西至“巴尔干火药桶”波黑首都萨拉热窝,这些看似跟以色列完全不搭界的国家与民族,在它们首都最重要的博物馆里,总有一整层楼来展示犹太人的苦难、贡献与其它历史。


这些遭遇随时随地的提醒我,犹太人是一个在世界民族森林里极为有特点的民族。以色列邂逅的那些人,好的,坏的,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而我与以色列,与犹太人的故事,还有很多,还会继续。

 



欢迎你关注我,也把这个公众号“大西洋鳗鱼”推荐给你同样喜欢旅行,认同多元生活方式的朋友。

这个地球是如此的多元、奇妙和有趣,人与人的想法与生活千差万别。

我尽我所能的行走在路上,我会做你的眼睛,试着向你讲述世界的每一件事情。


-  往期精选  -


乌克兰 | 乌克兰第二章 | 亲爱的安德烈

心情 | 30岁的我,却活了40年

韩国 | 韩国真的是“东亚之光”吗?

土耳其 | 好可惜,土耳其 | 亲历伊斯坦布尔四次爆炸现场

印度 | 不可思议的印度(一)我在“印度的上海”孟买翻了一万道白眼

纽约 | 在曼哈顿遇见精液流淌


原创不易,长按二维码,给鳗鱼赞赏与鼓励


You Only Live Once

人生只有一次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更多有趣的故事。

此外,“大西洋鳗鱼”的新浪微博也开始同步更新,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