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间的针脚》——尘埃里的西班牙往事

🇪🇸 大西洋鳗鱼 2019-05-11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哦


这是大西洋鳗鱼的第五十篇原创,西班牙&葡萄牙第一篇。


上一篇《Q&A 鳗鱼问答:我可以去乌克兰留学吗?》发表后,在知乎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而我发现留言中,大家对文中提到的“为什么西语是语言牛股”感到非常好奇。Q&A是我新开的栏目,主要从我的视角去具体解答出现频率比较多的读者留言。

Q&A第二篇将在本周末推送,关于西语,乃至我提到的“1945年汉语崩塌”的前因后果,到时将有详细的解读。


从美洲到亚洲——追溯西班牙帝国


这半年来,越来越多身边的朋友笑称我是“精神拉美人”,我不仅在一年半内去了三次遥远的拉丁美洲,在平时生活中我也毫不掩饰我对拉美国家的喜爱,比如在朋友圈频频推荐各种西语歌和西语影视剧。



随着我在广袤的西语拉美地区越来越深入的探索,我心中慢慢滋生出困惑:西班牙这个国家曾经得有多么强盛,才能让如此广阔的土地如此多的人民,用上一种语言,甚至这么多的城市景致至今都是比较雷同的西班牙风?


西班牙风的城市,在这个世界上范围有多么广呢?

北到美国加利福利亚,南到阿根廷火地岛,而从经度方向,西班牙文化的范围更是可以跨越一个太平洋,从美洲延伸到菲律宾。


新西班牙(1521年至1821年),是西班牙管理北美洲和菲律宾的一个殖民地总督辖地,首府位于墨西哥城。新西班牙总督的管辖范围包含今墨西哥、中美洲(除巴拿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以及亚洲的菲律宾,是西班牙帝国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牛逼的“西属美洲”版图


两年前我去菲律宾的时候也是有种诡异的感觉,菲律宾作为人种(南岛语系)跟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非常接近的东南亚国家,竟然是一个天主教国家,这在亚洲极为罕见。


马尼拉街景,天主教堂,以及到处都有的圣母像


即使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菲律宾被西班牙被迫贱卖给了美国,通用语言由此变成了英语。但马尼拉如今的路名,老城区的建筑,无不例外的透露着浓烈的西班牙风情。菲律宾唯一的两个非自然类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维甘历史古城,就以“亚洲保存得最为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城市”而闻名。


马尼拉的红灯区,这种“站街风”有浓浓的拉美味道。拉美就是风尘的呀:)


在亚洲国家观看一场天主教弥撒,总是有种穿越感。


乃至菲律宾的人口爆炸,服务业发达,人民安逸享乐这些现状,都是天主教西语国家的典型特征。此外,因为菲律宾人与西方人通婚非常多,不少菲律宾人的长相甚至神似拉美人,下面是我的一个墨西哥朋友去菲律宾旅游与当地人的合影,猜猜谁是墨西哥人,谁又是菲律宾人?




通俗一点讲,这些儿子让我想起了它们的爸爸西班牙。一直在我写作计划里排到后面的西班牙开始浮上水面,尤其是我最近看了这部西班牙电视剧《时间的针脚》。



一部上世纪西班牙的史诗



《时间的针脚》这部电视剧,改编自西班牙一部非常畅销的同名小说。电视剧是一部西班牙近现代的史诗,一部直布罗陀三国的异域风情大片,一部颜值、服装、音乐全部爆表的美学享受。


颜值爆表的男女主


细雨青衫的书评,可以概括这部剧的剧情:小说与电视剧,以女主角希拉的口吻讲述,出身下层的希拉在马德里的一家裁缝店里度过童年,西班牙内战前夕,她和一个男人离开战争边缘的马德里,来到摩洛哥的得土安。不久男友卷走了她所有财产,希拉被困在得土安无法离开,眼看着前程就要毁灭。为维持生计,希拉开了一家时装定制店,生活悄然发生了逆转。


女主角的成长,始于这个让她怀孕然后偷走她全部钱财再抛弃她的渣男。


随着希拉经营的时装店声名鹊起,她与当时西班牙佛朗哥政府驻摩洛哥的高级专员胡安·路易斯·贝德贝格尔及其情妇罗莎琳达·福克斯等人往来频繁,由此开始介入并影响历史。二战开始后,希拉重返马德里,去往里斯本,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掩盖她的秘密身份和不为人知的特殊使命。


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处处暗藏精心设计的陷阱,真实的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交相登场。整个故事描述了这个缺席二战的国家西班牙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并引导出欧洲未来的命运走向。



就像前文所讲,我在拉美的时候常常思考,为什么曾经如此伟大的西班牙帝国,如今会变得这样的默默无闻呢。像奥地利,意大利这些国家,一战,二战时多次牵扯其中,在20世纪的历史洪流上,有相当大的出镜率。而西班牙在上世纪这些影响将来世界格局的战争里,犹如失声的巨人,无影无踪


现在许多人提起西班牙,都会想到斗牛、足球和西班牙女郎。中国人对欧洲的理解,可能更多集中于英法德意,却往往忽视掉西班牙。西班牙已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低调”。它不仅被世界所遗忘,它的历史也往往被西班牙人所遗忘。


很少有外国人知道,现在的民主国家西班牙在几十年前还是一个独裁专制国家。独裁者佛朗哥统治西班牙将近40年。但他又是一个颇为传奇的人物,直至今日,也很难用二元论去分析这个人。


在电视剧里从未露面,却被无数剧中人物提及,并深刻影响剧中人物命运的佛朗哥将军


佛朗哥的独裁统治可以说是被迫的。上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处于左右势力拉锯的分裂状态,在国家经济衰败、社会动荡、人心不稳的时刻,政府面对无政府状态的形成却无能为力。在佛朗哥建言政府进入紧急状态被拒绝后,不亲任何派别的军人佛朗哥发动政变,进而引发了全国性的内战。在此期间,佛朗哥获得了德意法西斯政府的支持和军事援助,并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并开始了对西班牙的军事独裁统治。




佛朗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帅后,他面临的是西班牙的烂摊子。重振西班牙成为独裁政府在内战后的目标。为了维系国家的稳定和对国家的控制力,他开始不断打压前政府留下的左翼势力,但他又要给人保持中立的感觉。而其统治下的西班牙成为中立国,表面上不站队,背后却利用二战时期的紧张局势,在英法美德意之间不断周旋,获取利益。



当德国在进攻苏联之时,佛朗哥站到了轴心国一边,希望由此能收回英国在直布罗陀的统治。但在战后,佛朗哥政府又马上站在了美国一边与苏联进行冷战。通常说,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政府是个典型的高城府墙头草,而佛朗哥在西班牙的国际地位的利益牌桌上其实是把好手。


在看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去研究西班牙这段尘埃中的历史,以方便我更好的去理解剧情。

《时间的针脚》里的西班牙,早已不是300年前的世界大国,彼时的西班牙已经丢失了最后几片大的殖民地——古巴、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西班牙在世界上的殖民面积甚至已经不如隔壁的小弟弟“葡萄牙”。在电视剧中,西班牙政府在英国和德国这两大势力间摇摆,其只能攀附却不能掌控的政治空间,让人叹息当年“新西班牙”一统天下,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击败英国皇家海军无数次的雄伟国力。




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两年半前我游历西班牙葡萄牙的回忆,无数次被激发出来。看完这部剧集后,我无比的想重回一次伊比利亚半岛。


整个剧集主要分为三部分场景,摩洛哥的得土安与丹吉尔,西班牙的马德里,葡萄牙的里斯本。以下我想分别讲讲我的感受。


伊比利亚,一段回忆



马德里和里斯本,其实是我西葡之旅的记忆中存在感最低的两座城市。这两座首都在两国分别的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和波尔图面前,简直简陋的像“高贵公主沾满泥土气的乡下哥哥”(我曾经朋友圈所用的描述)


西班牙&葡萄牙地图


马德里,一直被我认为是欧洲大城市里辨识度最低,最不起眼的首都城市。西班牙人特别喜欢在不靠江海的高原上建都,以马德里为代表,我后来到访的墨西哥城,波哥大,无不代表这种趋势,而后果就是,没有水系的城市在景观上通常非常的单调乏味,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土”气。


落地马德里前,鸟瞰荒寂的高原



写马德里时,翻回到15年我到访时拍的照片,竟然发现当时根本就没拍多少照片。当时我对马德里的印象是“颜值比刚刚去到的意大利要下降两档”,遍街很多印第安人长相的移民,很多耳环男,纹身女

而如今回想,就像印度人爱移民伦敦,西非黑人爱移民巴黎一样,马德里作为首都,其实是担负了更多的前宗主国责任爱穿环纹身的拉美人,印第安原住民长相的拉美人,在欧洲的首要落地点就是前宗主国都马德里,这尘土气满满的马德里。所以相比那么“欧化”,“洋气”,干净的巴塞罗那(有色移民少),马德里人的颜值、城市面貌才让人觉得大打折扣,相形逊色。


在马德里欣赏一场斗牛表演


第一次吃到幼年鳗鱼……也就是没有变态发育前的鳗鱼,口感很奇怪。


比起马德里,里斯本在我的记忆中的存在感是更加的微弱。我当时曾记录:“伊比利亚半岛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首都都全面不如第二城市。”葡萄牙的波尔图至今是我觉得欧洲最仙的城市之一,而里斯本却在我的网盘里几乎找不到第三张照片。


里斯本


摩洛哥免签后,迅速变为中国自由行旅客的热门选择,由此网上也传出不少的负面新闻与评价——骗子极多景点雷同等等,一度让我到访的兴趣大减,而《时间的针脚》则神奇般的让我重燃对这个国家的探索欲。


电视剧第一集的剧情就随着女主角的迁居,由马德里移到了摩洛哥城市得土安1908年至1956年,得土安是西班牙在北非飞地的首都,几十万来自各个社会阶层和背景的西班牙人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抵达得土安开始新生活。


因为西班牙内战而滞留得土安,回不去祖国的一群西班牙人。


原著小说的作者玛丽亚的外公和外婆在得土安结婚并生下了5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就是玛丽亚的母亲。1956年,西班牙人离开这片已成为摩洛哥领土的土地,但对于摩洛哥的情感却一直浮现于各种文艺作品中,隐约可见西班牙人当年在摩洛哥度过的美好时光。


摩洛哥的故事场景


在大学教授语言学的玛丽亚·杜埃尼亚斯最初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完全没有想法,只是想把目光重新投向北非,通过写作回忆20世纪初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由此才设定了小说的空间地理坐标。

不得不说,《时间的针脚》集中呈现的1936年左右,摩洛哥极具异域风情的摩尔人与阿拉伯人的城市建筑,街道,简直是旅游业的天然广告。如果我将来去到摩洛哥,女主角发生过这么多悲欢离合故事的丹吉尔与得土安,一定会是我全部行程的重点。


这位表面冷酷冷漠,但一直背地里帮助女主的警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配角



我的欧洲情结


就像这篇文章开头的记录,在这个公众号,不知不觉我已经写到第五十篇文章了。在这篇文章之前,我所写的多是亚非拉美欠发达国家的见闻与思考,即使写欧洲,也是着重写的相对贫穷的东欧地区。


对于真欧洲(我把真欧洲定义为冷战时的北约欧洲),只是在刚开号时,写过这篇伦敦的文章《千真万确,在伦敦遇见哈利•波特。


是我不喜欢欧洲吗?不是,我对欧洲的喜爱不逊于我热爱的拉美。直到现在,我觉得这个星球上,人类发展指数的顶峰,宜居生活的最适宜之地,仍然,只可能,是欧洲这片土地。


设计感非常强的马德里机场


木心说:“到欧洲去,不要做旅行者,要做世界文化的观察家和仲裁者。”


领先了世界几百年的欧洲,有着太多的沉淀,现在仍是这个世界食物链的顶端,值得旅行者花非常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和体验。

它的内涵如此的丰饶,没有哪个地缘区,我会对它千年以前到现代的所有民族所有历史做过如此大量的阅读,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从雅典到罗马到中世纪再到大航海时期,每一个时代都有如此多的故事,重要的是,这些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在后来可能都深深地影响了这个世界。


欧洲的描写,以西班牙开篇,感谢这部西剧让我重新神游了一遍记忆中印象模糊的马德里与里斯本,而关于我非常推崇的波尔图与巴塞罗那的美妙感受,将来的西葡第二篇我们再见。





欢迎你关注我,也把这个公众号“大西洋鳗鱼”推荐给你同样喜欢旅行,渴望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朋友。

这个地球是如此的多元、奇妙和有趣,人与人的想法与生活千差万别。

我尽我所能的行走在路上,我会做你的眼睛,试着向你讲述世界的每一件事情。



-  往期精选  -


伊朗 | 解开世纪谜题:伊朗人为什么喜欢带外国人回家

墨西哥 | 遍地OXXO,墨西哥城。

土耳其 | 孤独,伊斯坦布尔。

感悟 | 我不想努力了。

纽约 | 在曼哈顿遇见精液流淌


长按二维码,给鳗鱼赞赏与鼓励


You Only Live Once

你只活一次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更多的旅行见闻,在微博上关注我 @大西洋鳗鱼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