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今夏--后滩岁时记(立夏)
今天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虽然在气象意义上还没有真正入夏,但夏天的味道已经很浓了。
5月的头几天每天的最高温度都超过24度,大中午在户外,已经有一些灼热的感觉。
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之一,是阵雨雷雨过程明显增多。降水增多且强度增强,系冷暖空气对峙以及近地面暖湿气流上升产生的对流天气等因素所致。
昨天晚上,似乎就是今年来感受最明显的一次雷阵雨,有朋友在群里询问怎样拍闪电,雷阵雨就是夏天的雨啊。
每次节气都来看看三侯,对应到今天会是怎样?
一候蝼蝈鸣
谷雨的时候就在后滩小池塘听到了黑斑侧褶蛙的声音,阁楼阁楼;金线侧褶蛙的短促的“Gi--gi"的声音也不时耳闻。
这几天泽蛙鸣声大作,小区的池塘里,隔了老远都能听见;反而后滩没有响的那么厉害。
5月2日那天进行了今年后滩第一次夜观。
夜鹭林边的水道里时时听到黑斑蛙的低音部合唱。
这一只似乎是黑斑侧褶蛙,但是看不清背部的皮肤是光滑还是粗糙,一时有点不能判断----辨识点:黑斑蛙皮肤粗糙有小褶子,金线蛙光滑;有没有黑斑不是关键……
关于上海的蛙蛙,前年总结了一篇听见了,你好蛙其实没有写清楚金线黑斑的区别,不过还是可以复习下……
那天晚上遇见了一只很灵活的泽蛙,轻松逃脱;和一只肥肥的中华蟾蜍(快回去了相机都收起来了……)
那天晚上还看到了:
螳蝎蝽
交配的大蚊
居然捞到一只乌龟!
相手蟹
可能是豆娘的水虿,有谁知道是哪一种?
最近拍到的蜻蜓目:
翠胸黄蟌
褐斑异痣蟌雄性
褐斑异痣蟌雌性
红蜻
黄翅蜻
异色多纹蜻捕食豆娘
二候蚯蚓出
其实蚯蚓早就出动了。
如果你观鸟的话,春天的乌鸫亲鸟常常会衔着满嘴的蚯蚓回家喂宝宝,来吃乌鸫面啦,小崽子们!
老早拍的一个视频,乌鸫宝宝扯蚯蚓。这个宝宝已经出巢了,扯面的力气还是蛮大的。
前几日去芦荻台,柳树上有幼鸟在咋咋呼呼,原来是乌鸫宝宝,还有两只。
小毛拍到了乌鸫宝宝吵架,同一窝宝宝真是从小吵到大,不管是夜鹭、乌鸫还是毛多福多……
借由鸟儿的食物顺便汇报一下这半月的后滩鸟儿把。
黑水鸡宝宝们长大了,不仅仅是体型,毛色也从刚出生的墨墨黑变成深灰褐色。它们已经可以迈着大脚在睡莲叶上走来走去,还有一个调皮的,不停地在爬芦苇杆,上上下下,乐此不疲。
夜鹭林子越来也茂密,差不多已经只能从一个角上看到夜鹭宝宝了。
再过上大半个月,这个林子就会鹭去林空了吧。
这是一个遍地鸟宝宝的季节。
之前发现的那个远东山雀巢,前几天经过时听到幼鸟的乞食声。
一只站都站不稳的远东山雀宝宝,在草丛里吱吱叫个不停。
因为看到它的亲鸟在树洞里出入过好几次,就没有干预它。
第2天明显升温,经过的时候没啥动静,还以为宝宝会飞了。
再仔细一看,鸟宝宝蜷缩在草丛深处,明显是有点蔫了,都不会叫唤了。
怎么办呢,要不要管它?
一旁的老师傅用塑料袋捏起宝宝把它送回洞里去了,当时心里惴惴然。
结果当晚就下起了雷阵雨,要是呆在洞外,估计肯定会失温的吧,希望这只远东山雀宝宝能顺利长大啊。
关于路边遇到的鸟宝宝,需要需要救助,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图片来自上海野鸟会
简而言之,最好不要带回家:
鸟儿和人类一样,成长中需要父母传授知识和经验,学会觅食。没错,只要幼鸟不处于危险地带,绝大部分情况都是不需要人为干预的。如果看它在地面上不放心,可以移动到一旁的绿植里(如附近有流浪猫狗或来往车辆等)躲避危险,这些是人类无法替代的。即使把雏鸟带回家养大,它也只能待在笼中,难以回到大自然。
这个时节,有些老朋友来了还没走。
比如北灰鹟,它们是旅鸟,只在春秋短暂地来访。
比如金眶鸻,我猜它们是留鸟,但只有晚春才会频繁地在芦荻台出现。
和乌鸫一样,它们也喜欢吃面嗦粉,小毛拍到了金眶鸻嗦粉现场。
来看金眶鸻洗澡澡嗦粉粉的现场吧,春日金眶鸻限定--沙蚕粉!
昨晚饭后散步,恰逢低潮。
卢浦大桥底下的滩涂都露出来了,看到了一只夜鹭,一只白鹭以及几只矶鹬。
想着隔着栏杆,走近点没关系吧。
谁知矶鹬的安全距离要比公园菜鸟要远不少,才刚走近,它们就叽叽叽地集群飞起,贴着黄浦江往上游飞去,居然有超过10只。
好久没有在市区看到这种数量!纯散步,没带相机,看到了就好。
啰里啰唆写了一堆还没写到立夏三候王瓜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放到下一篇吧,如果还有时间的话。
4月去过两次南汇都还没写呢……
最后贴一些后滩风景:
夕阳芦荻台
盛开的苦楝
欢迎有空来后滩吸能量!
文末小广告
不知名作者的签名本依然没有卖完
非签名本全网有售,自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