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
今天我就试试梳理一下经销商和营销策略。
洋河营收和利润
在梳理之前,我们来先看一下洋河从2006年到2021年的营收和净利润折线图。
从图可以看出,洋河的的营收和利润,都是朝东北方向奔跑。在2013年,2019,2020年有点小波折。
好了,看完了洋河的营收和利润这2个关键的指标,我们言归正传。今天就来看看洋河的营销 策略和经销商策略。
学习小结
先说一下,我学习后的感受。洋河的营销策略整个历程就是围绕着盘中盘的模式。
所谓的盘中盘就是遵循2/8原理,把资源重点投放在少数客户上,带动大部分客户的消费。从酒店终端的销售模式,到政企的团购,到某些个人消费者意见领袖。当然盘中盘主要是中高端的营销。
对于普通白酒产品,公司主要实施“深度分销”营销模式,即与经销商合作,直接开发商超等零售终端,以争取销售较多数量的白酒产品。
对于经销商的策略,就是主要从原来洋河大包大揽,经销商仅仅只是赚个物流方面的钱,到更多地让利,让经销商赚取更多的一个过程。
当然这些策略的形成,和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情况,都是分不开的。这篇文章的学习,只是为了解惑报表上的那些云里雾里的策略,达不到任何指导投资决策的制定。
一、营销策略
2002年企业改制后的洋河股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卖什么样的酒,洋河大曲之前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已经掉队,加之相比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名酒,洋河在讲故事、拼文化等方面处于劣势,凭借老产品突破难度太大。
于是洋河将目光转向新的蓝海,针对消费者诉求展开市场调研,发现在长三角地区,商务人士以及应酬活动较多,对饮用舒适、喝完不上头的白酒需求较高,公司从中找到了产品突破口。
2003年,公司推出蓝色经典品牌,首创具有“甜、绵、软、净、香”特色的绵柔型风格白酒,以天之蓝、海之蓝、梦之蓝为主,定位中高端白酒。
那个时候的市场上白酒品牌都在扎堆热炒“历史”、“年份”、“名人”,”香型“等概念时,洋河独树一帜,依靠”绵柔口感+创新性蓝色包装+成功的广告语+精准价格定位“,迅速抢占消费者心智。
2003 年,公司开始探索“盘中盘”模式,以核心酒店为营销起点,动员其力量将产品推荐 给核心消费者,并逐渐在目标消费群中形成强烈的消费偏好。
什么是盘中盘呢?“盘中盘”营销模式,是资源分配遵循2/8原理的体现。
2/8原理在很多地方都在使用,在营销方面同样也适用。盘中盘呢,更直白一点就是用2这个小盘,带动8这个大盘。而2在哪里,关键点就是去寻找这20%,重点去突破它。
大家都知道少数的重要客户,会承担绝大多数的销量这样的一个现象,即2/8原理。
洋河学习口子窖“酒店盘中盘”模式,先从南京开始做起,后发展为“消费者盘中盘”,并且创新性提出“1+1、4×3”等营销模式,进行渠道深度分销,省内做深做透,推动公司快速发展。02-08年洋河收入业绩迅速增长,08年营收/净利润仅次于茅五泸。
2005 年,公司在核心酒店费用过高的情况下提出“4x3”模式,以政商务团购为核心带动营收增长。具体来说,就是以在当地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江苏籍人士为突破口,通过他们来启动核心消费市场。
“4*3”模式作为“盘中盘”模式的优化,能够直面更多的消费群体,4*3”模式助于公司顺利开发团购渠道。
二、经销商策略
“1+1”厂家主导到厂商一体化转变,共享资源发挥经销商积极性。
1、“1+1”模式助力发展
"1+1"厂家为主导模式,厂家负责市场推广、市场调研、市场政策制定等等,而经销商只是负责物流配送。
根据2009年招股说明书中介绍,当时各营业网点按照1+1营销模式,具体意思是公司在各营销网点覆盖的区域市场中发展经销商,密度为每个县或市区2-4户,公司与经销商合作开发终端市场,即直接向终端市场投入促销资源,承担开发风险,经销商负责物流和资金周转。
“1+1”模式简化了经销商的盈利模式,降低了其经营风险,使双方能够专注于市场增长而实现双赢。
2、“1+1”模式的利弊
由于政商务精英是白酒行业最核心的意见领袖,不仅仅占了高端、次高端白酒消费的最大比例,且对个人消费有极强的引领作用,因此对酒企来说赢得政商务意见领袖的认可至关重要,而经销商背后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极大的作用,经销商群体在白酒渠道整个链条上议价权开始明显提升,而洋河的深度分销模式弊端逐步显现,因为洋河的深度分销模式弱化了经销商功能,基本上是经销商就相当于一个配送商。任何营销模式都有利弊两方面,洋河的深度分销模式有利于新品牌进入新市场,深入各地,能够迅速打开市场,由于经销商风险比较低,也能排除经销商的后顾之忧。15年开始白酒行业复苏,各大酒厂经销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广,赚取高额利润,但洋河的经销商由于模式特殊性,利润率比较低,相应的积极性也比较低。比如江苏省内的调研发现一箱海之蓝售价600多,一瓶利润也就5-10元。洋河对经销商管理注重过程和结果,那么经销商的利润也来之于这两块,过程管理包括商品展示、堆头等,如果经销商做好了展示、堆头等,就会有相应的返点,拿到了过程管理的利润。那么酒能否卖出,就随缘了,这块利润可赚可不赚。比如整个利润有100元,其中完成过程管理,就可以拿到50元利润,酒卖出后可以再拿到50元利润。如果经销商同时卖洋河和其他品牌的白酒,经销商还是愿意向消费者推荐其他品牌的酒,因为其他品牌酒利润更高,除非消费者非洋河不买。当然了,洋河也不傻,也会对销售量做相应考核,并且每年都会增加。如果洋河和其他白酒利润差别巨大时,经销商还是会用脚投票的。当白酒周期低谷时候,洋河的深度分销模式优势明显,相当于酒厂在帮助经销商开拓市场,风险偏低,当白酒销售火爆时候,掌握资源的经销商还是愿意自己开拓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基本上风险偏好型的经销商天然与洋河的深度分销模式相抵触。2018年一年经销商增长了2000家,通过向新经销商铺货,当年营收实现了21.3%的增长,但是盲目扩张,打乱自己的经销商体系,造成经销商串货、价格体系崩溃,2018、2019经销商年卖一瓶天之蓝或海之蓝只有5-10块利润甚至更低,今世缘卖一瓶有30-50块利润,洋河销售终端微薄的利润,让今世缘实现高增长,过了几年好日子
控制发货,消化原有高库存,对于公司和经销商高库存问题,洋河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严格控制发货节奏,调整配额来降低渠道库存。
2018年盲目扩张,为追求业绩向经销商压货,造成串货、价格体系崩溃,终端经销商利润微薄不愿意卖洋河的酒,如果还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良,很难有根本性转变,因为:(1)如果硬性提高终端销售价格,给经销商涨出利润空间,消费者不认,本来市场洋河假酒传言就多,莫名其妙涨价30-50元,终端销售压力更大。(2)如果维持终端销售价格不涨,降低向经销商销售的出厂价,进行让利,会进一步导致公司业绩恶化,同时开启一个恶性循环:以后一旦销售情况不好,经销商就会要求降低出厂价,更不妥。所以,以升级品质的方式,制定新的价格,借此机会,给经销商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同时消费者得到的是品质提高后的价格提升,心里也能接受。主动变革“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积极让利给经销商。重整过去的深度分销模式为“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的全新模式,不同类型经销商具有不同的盈利模式。
即一个地区由一个大经销商保障产品在当地市场的主导地位,承担市场秩 序和价格稳定维护职责,同时辅以多个优质团购商和特殊渠道商。
这样的模式下,不同类型的经销商具有不同的盈利模式,主商靠规模盈利,多商靠高毛利新品盈利,形成集成和板块效应。
在此基础上,企业所有资源与经销商共享,合理分配精准布局,一改酒业传统 渠道压货的弊端,降低渠道窜货,理顺渠道价格体系,提高渠道利润率,让经销商保持合 理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在“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的指导思想下,公司进行了经销商体系 构建,2021 年经销商精简了超 2000 家。
4、“亲商、安商、扶商、富商”
2019年后,洋河从深度分销转向“一商为主,多商为辅”,改变过去以销量为主的考核指标,关注渠道库存,加强价格管控,大力倡导“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构建“创业共同体、致富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新型厂商关系。
参考资料:公众号 米斯特阳:洋河的营销模式
知乎:深度策略:洋河“盘中盘”的策略打法
雪球:洋河股份2021年报分析:归来仍是少年!
等等
PS: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