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反抗司马氏

2017-04-17 文/君子如兰 桃花源间


 当年曹操逼司马懿为他服务,不知想到没有,三代之后,他曾经的担心,终成现实。曹氏政权被颠覆了。司马懿是掘墓人。

          曹操疑心司马懿,想杀他;曹丕信任司马懿,重用他;曹叡托孤司马懿,依赖他。公元249年司马懿从昏庸、腐败、祸乱朝纲的曹爽手里夺得了实权。

          曹魏失政的标志,是曹爽被杀;司马懿巩固实权的标志,是诛杀夏侯玄等曹氏亲族。这过程中,忠于曹氏的外藩,对司马氏篡权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反抗浪潮迭起。

           第一次是王凌向司马懿发难。时为公元251年。

          王凌的叔父是汉献帝时的司徒王允。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屠杀王允家族时,王凌与其兄逃走。魏文帝时,王凌出任兖州刺史后转任青州,深为百姓称道,赞誉之声不绝于口。王凌多次率军与孙吴交战,立下战功,晋封南乡侯,升为车骑将军,并得到与三司同等的待遇。后又升为司空,曹爽被杀后,又晋升为太尉,权力很大。

         曹爽死及曹氏衰落,王凌深受震动,他有感于曹氏势力衰微,担心司马氏篡位,暗中想重振曹氏江山。公元249年9月,与其外甥,兖州剌史令狐愚商议,准备向司马氏发难。

          二人都手握重兵,权倾淮南。他们拟以曹芳年小,不堪胜任天子之位的名义,以楚王曹彪不仅年长,而且有才,因而想立他为帝,进入许昌。不巧,令狐愚病死。公元251年,王凌感觉时机已到,便派部下杨弘与兖州剌史黄华商议,二人告密。司马懿立即率朝廷禁军,沿水路发兵讨伐伐。发兵前颁布赦书,称王凌如能自行悔过,赦免谋逆之罪。又命令王凌儿子尚书王广写信,迫使王凌早日归降。王凌知道大势已去,只身乘船迎接司马懿,双手反缚在水边相见。司马懿派600步骑兵护送王凌向京城而去。在途中王凌自杀。凡是参与者,都祸及三族,楚王曹彪被赐死。王凌和令狐愚剖棺暴尸3日。

        第二次是李丰等人。公元254年。

        李丰与曹爽和司马懿的关系保持同等距离。公元254年春,司马师当政,升李丰为中书令。当时太常夏候玄名震天下,因与曹爽的亲戚关系,为不能掌握实权而内心愤慨。皇后的父亲张缉也不得意。李丰与他们关系非常好。虽然司马师升迁了李丰,但李丰内心还是归附于夏侯玄。于是他准备采取行动,以夏侯玄取代司马师做大将军。他暗中命令他的弟弟兖州剌史李翼率兵入朝,合力发起政变,时机未找到。李丰又策划在皇帝册封贵人时,乘皇帝亲登前殿,各道宫门都有卫兵把守时,诛杀司马师,司马师听到风声。皇帝经常召见李丰,司马师警觉起来。于是他诘问李丰与皇帝谈了什么,李丰不肯透露。司马师霎时大怒,用刀柄猛击,硬把李丰捣死,并斩夏侯玄、张缉等人,屠三族。

        魏帝曹芳为李丰的惨死而愤愤不平。曹芳将在平乐观检阅大军。亲曹人士建议趁司马昭入见时,将他诛杀。然后用他的部队备战,攻击大将军司马师。诏书已写好,就放在曹芳面前,对这种雷霆万均的孤注一掷,曹芳恐惧,不敢执行,但消息立刻走漏了。司马师用郭太后的名义,宣称:皇帝没资格当皇家继承人。于是曹芳被废。

第三次是毋丘俭。公元255年。

       夏侯玄等人的被杀,震动了亲曹将军毋丘俭。他曾深得魏明帝的宠信,也曾与司马懿一起平定公孙渊,多立战功,晋升左将军,后任镇东将军,督掌扬州。他与夏侯玄、李丰等人交情深厚,又与曹爽属将文钦结为死党。文钦勇猛果断,屡建战功。2人见司马氏权威日甚,有感于曹氏势力的衰落,为重振曹氏准备反抗。公元255年,二人假托太后诏命,列举司马昭罪状,调动军队,举兵造反。司马昭命令多路军队前来围困而不与战,使毋丘俭进不能战,退无所退,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无计可施。毋丘俭内部又发生兵变。兵将纷纷向司马昭投降。司马昭派兖州剌史邓艾用计战败文钦。毋丘俭听到文钦战败,非常恐惧,连夜逃跑,随从将士也四散而去。他躲在水边草丛中被发现,乱箭射死,被割下首级送往京城报功,被灭三族。文钦逃往吴国。

       第四次是诸葛诞。公元257年。

       诸葛诞也与夏侯玄等人关系密切。毋丘俭造反时,曾派使者联络诸葛诞,但他杀了使者,把造反的事广泛宣扬出去。又因与孙吴交战有功,被晋升为征东大将军。

        因为与夏侯玄等人的关系,他内心也很矛盾,并深感危机。王凌、毋丘俭等人相继遭受灭族之祸,对他来说,反或不反,结果都不能把握。他开始大肆赏赐部下,收买人心,笼络羽翼,培植亲信,加紧网罗境内豪杰,纳为死士。

         公元256年冬,孙吴军队要发动进攻,诸葛诞请求朝廷调10万大军增援寿春。朝廷认为,以诸葛诞所辖兵力,足以御敌,可他又要求增调军队并加筑淮河一线的防御工事,这种迹象,显然是对朝廷的疑虑和戒备。因此朝廷以诸葛诞曾为朝中旧臣为名,征调诸葛诞入朝任司空。诸葛诞恐惧,加紧招兵屯集粮草,高垒闭城坚守,又与孙吴联系,以为外援。

         公元257年 6月,魏帝在司马昭的挟迫下,率将士25万,兵临淮河,围寿春城。司马昭首先打败了孙吴援兵。寿春城久被围困,粮食紧张,又不见外援,人心开始动摇。诸葛诞亲信将领见大势已去,叛投司马昭。司马昭在钟会谋划下,使用反间计,离间诸葛诞与孙吴的将士。果然奏效。

         公元258年正月,诸葛诞、文钦等率军全力突围,司马昭将士居高临下,给予诸葛诞以迎头痛击,战器大量被摧毁,将士死伤于炮石者不计其数,战场血流成河。诸葛诞只好退回城中。城中投降司马昭的将士有数万人之众。此时,诸葛诞又与文钦产生猜疑,矛盾冲突白热化。诸葛诞杀了文钦。文钦儿子挟迫手下找诸葛诞报仇不成,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赦免了文钦的两个儿子,并利用2人搞攻心战。城内将士听了宣传,全无战心。诸葛诞等也力竭智穷。司马昭借机全力攻城,守城将士全无战心。诸葛诞带领部下从小城突围。司马昭兵将奋勇冲杀,将诸葛诞斩于马下,并取首级传送京城。其手下数百人,誓死不降,等到将要处死时,都说:“为诸葛公死,无所怨恨”,结果数百人全被杀害。

         第五次是皇帝反抗臣子。公元260年。

        曹芳被废,曹髦当了皇帝。公元255年,司马师在率军攻打毋丘剑时,被箭射中,死在许昌。司马昭继任,封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曹髦权威越来越弱,到了公元260年,终于不再控制情绪,他爆发了。他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侍郞王业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在这里等候被他罢黜的羞辱,今天,跟你们共同行动,我要亲自讨伐。”他说着拔出佩剑,登上辇车,率领禁卫武士及奴仆、侍从,擂鼓呐喊而出,直指司马昭住所,在东门与屯骑校尉司马由相遇。曹髦大声斥责,司马由部众一哄而散。中护军贾充率军从外而入,在南宫门下阻截迎击,双方混战。曹髦挥剑前进,贾充部众不敢冒犯皇帝,打算后退,骑都尉成卒之弟,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情势紧急,应该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厚待你们,就是为了今天;今天的事,有什么可怕的?”成济抽出长矛,直剌曹髦。曹髦倒在辇车前,气绝身亡。

          第六次是钟会。公元263年。

         钟会企图推翻司马氏,自立为帝。不是为了曹氏江山,而是为了个人的野心。他害了邓艾后,与姜维策划,准备向司马昭发难,却死于曹魏兵将的刀剑之下。

         司马氏夺权,是铤而走险了,关键是司马懿之能力,及他的威信,对当时曹魏上下有强烈的威慑作用,加之以曹爽为代表的曹氏继承人自身的能力威信没有确立,所以并没有很快引起反抗的动荡,及至涉及到官员自身,才引起一系列的反抗。平息反叛,司马氏智计明显高出一筹。

        司马氏的晋朝,最终因为自己的内乱而灭国,只经历了短暂的百余年。

【作者简介】

君子如兰,本名柏松,常用笔名郭嘉,吉林省长春市人,曾任北京、大别山、营口等多家论坛诗词、现代诗版主,81年首发作品《追寻》,在《辽河诗词》《山东诗人》《诗远航》《中国风》《御风秦楚》等数十家杂志发表作品数百篇,出版合著《淡远时光》《花开有约》等三部作品。


 

【推荐阅读】

君子如兰呢喃

勾践之奇:浅谈孙权之降

青梅煮酒论英雄系列之二:无敌男神赵子龙

父子两命运:浅谈诸葛谨 诸葛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