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春迟赏析 | 端午忆屈原诗《上》

2017-05-29 作者:谢春迟 桃花源间

谢春迟赏析


个人声明:我对屈原的看法是7分褒奖,1分无奈,2分批评,尽管我想把心思放在前7分,但我想多少也要掺杂点个人情感,于此情怀,评论于欣赏如下:




边城三郎之哀屈原之弟子


蕙草春兰自手栽,

杜衡芳芷几时开。

叶枯花谢终无悔,

质变香残最苦怀。

苟合取容风气乱,

追名逐利道行歪。

诚心耿耿向谁问,

何处修明可造才。



评论:一首远见深思的明理兼抒情诗,在顿挫强烈的思绪带动下,以反问、警醒结论表达了作者耿耿于忠谦,强烈呼唤立本修为的愿望。远见在于出发点远,至少是不追逐描述的大众化,一味地哀思与赞扬,从另一个侧面求证和感叹出作者对先圣屈原的缅怀。立意新奇、高远。






    1、结构新奇,首尾反问相称,在浓重的含蓄中逐渐蔓延思想;线条刚直遒劲,触及思想的深层次,感染力强;暗起托物比兴(蕙草春兰、杜衡芳芷),承接自然(叶枯花谢、质变香残),保持了结构的稳定;景物对照人物转,为推开一层转或递进式前行转,结尾用问便是自然,可以承载更厚重的思想寄托,这既是习惯所成,也是安排所就。





2、文字朴实无装饰,全篇直白分列,适合于明理、明大理的文体,最白也最能完整体现出最明显的道理,最沉重的思想,否则就是朦胧。






3、意境感叹伤怀,表达铿锵有力,虽借物切题却主题鲜明、跃然,对象简单,与主题的配合适当,对象间不交错,尽管距离不远(草兰之貌状、衡芷之气息)。






4、简单看来是一首很平常的诗,这也正常,因为评论者多先入取貌,少闻气息,草于顿悟,明理诗歌,该从理而对文,不可相左右,更不可相反。比较好的作品。




闲云之端午有怀


漫怀千古敬先贤,

直谏忠言正义宣。 

身没汨罗昭日月,

气冲华夏秉坤乾。

历朝有祭标青史,

逐世无人谤恶篇。

教诲谆谆铭后起,

炎黄永志傲长天。



评论:整体上是一首以时间为经络的凭吊诗,既状人物的抒情史诗。主题非常鲜明,尽管与文题有一定得包含关系,句句说的都是屈原,评论这个作品很费思量,依次分析与揣摩如下:





1、结构上,既然是时间顺序,结合空间顺序,线条无疑是直线向前的,有两种解释:





1)为1起2承3456集中放大,7拟转或引转或引,8转合。这种格式就是好诗。





2)如果为常理,12起34承56转78合,便是一个流水或松散并列堆积的结构,因为我们找不到结构的层次,从而找不到诗体裁的特征,等同于写景中的八景诗,仅仅未采用杜甫先生的工对手法。凭吊古人的诗最容易入彀,就是这个埋伏,我们习惯于将人物描述一遍,却无集中和突出,这就是史学文学作品所不允许的,你强调了一个人物的所有感染亮点,但却没有用恰当的方式给与体现,用力而无功。写景诗歌可以用这个,并排8句,体现了景物的表象,愉悦自己,玩味一时的心情,因为不深刻触及思想的挖掘和深度。





我认定为1),最后一句力拔千钧,赫然醒目,浓缩作者所用的精神寄托。无论那种,主题都鲜明,因为刻画的句句都是这个人,最后一句就不再是简单经论化、儒家框架里的人物精神,从而放大为人生的整个层面上,即最后一句不在是屈原一样特征的、屈原为典型代表的炎黄志气和风范,而是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采用了明起人物、开门见山的方式切题,时间顺序承接放大,7句引动过渡后,8句完成转合,叩感怀古人的主题思想。附加说2个问题:





1)主题不是主题思想,是主题思想的代表,主题是屈原,思想史屈原的精神,切题是进入主题描述,扣题是扣主题思想,立意是立思想,描述对象是对主题的陪衬,为表达思想,意境不是立意,是主题的思想感受。





2)起承转合动作对应的是思想,不是主题和对象,借助主题和对象来完成的,所以或许有人认为“历朝有祭标青史,逐世无人谤恶篇”是反转,错了,这不过是描写主题的正面与侧面方式,思想未动就是未转,由直接陈述到反向衬托。





2、文字朴实,适合于抒怀,和前一个相似,比它端庄,前者顿挫,体现了思想下沉的愤懑,后者思想高扬。





3、增加史学认同:“漫怀千古敬先贤,直谏忠言正义宣。 身没汨罗昭日月,气冲华夏秉坤乾。历朝有祭标青史,逐世无人谤恶篇。”是真实的表述。





“炎黄永志傲长天”,在前朝的征战中,他仅仅遗留了后人对黄帝派系的附庸,尤其是儒家的看法,儒家将其推向前台仅仅是忠义的角度,说白了,屈原的忠贞并不十分,有懦弱躲避的嫌疑,比起炎帝派的夸父,刑天还是逊色了点。





   按1)评价,还是比较好的作品,中规矩,思想向上,谦尊古人,有义,文如其人。








大海扬帆之端午节忆屈原


天蓬月泊日沉销,兰佩吟鞭楚梦遥。

濯我青莲沧浪水,修明不度奈何桥。



评论:这是一首推崇文字功力、深邃高古的抒情诗,意境幽邃鸿远,运用了含蓄的手法清晰地展示作者本身人物情怀,是怀古绝句中的好作品,基调高洁,心境磊落,不拖沓烦屑,动笔邀来,神形具备,高雅中见真情,简约中得深邃,给人的回响无限,品来有滋味,有共和。立意清新隽永,刻画浓密相间,远近相合,体现了自信可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给人以力量。






1、精与神的理解:


 结构稳健,要素安排分明,有蓄势,不入磅礴却尽得鹰隼之态,1句迂回式的景物暗起切题,构造人物出场的氛围,2句承接清晰点染人物,3句大角度反转,由主题人物转接到思想人物,即自已,4句用重势扣题,叩屈原与自己想通的思想主题,即修明不逝,光辉在前,自信而苍劲挺拔。充分地利用了绝句文体之空间大的优势,却保持了稳健的结构,弥补了绝句结构羸弱、容易倾斜的不足。





2、气与神的理解:


文字含蓄有力,全篇典雅高格,前2句描述上宏远深邃,在稳重的节奏中重在呼出情感,弥漫心田;后2句突兀清新,将力度分明地运用在感情的释放节奏中。





需要对文字做点解释:

1)尝试接近性的意译:


当苍穹隆起、清月悬留、红日西沉逝去无踪的时候,那个佩戴兰草,性如玉洁的、手持长鞭驾喝青骖、左右陪伴神灵的先圣随着古楚的往事一并遥遥而过。但是,留下了那可以洗涤我心尘的像青莲一样颜色的沧浪水流,依旧分明地告诉我昌明与法度不会弃我而去。





2)词语直译:


 天蓬月泊日沉销:天蓬,夜的指示,非白天,夜里看天才有蓬的感觉。沉销,2种解释,沉与消为并列词组;另一种沉与销蚀,陈的过程中逐渐残缺,销为沉的补充。


修明不度奈何桥。修明,本意为阐明,引申为昌明,指政治有序、有法度。相当好的作品。





蝴蝶仙子之端午


撷来新苇叶,黍米彩丝缠。

苦艾驱邪瘴,旧诗悼屈原。

清尊空对浪,素墨妄随笺。

骤雨今朝落,莫非犹问天?


评论:凭吊的抒情诗,感情没有表达出原本想表达的力量,显得有点乏力,为什么,尝试分析一下:





1、结构把握上,线条飘忽,以端午入题,在承接部分太急切了,为“旧诗悼屈原”这句话,属于对仗不协调,旧诗说的不明白,屈原又扣题太死,锁死了转合的灵气,整体读下来,这句显得太伶仃,本想依靠他承前启后,却适得其反,因为在这里形成的明显的噪声,打乱了节奏,本无需点明,也可以放在2句或8句上,那只需要换一个定式。





5言成律诗有几个要求:要保障字字有神,注重字的张力和感染,需要炼字功夫,它适合于写景,抒怀本是白话诉真情,太白了5言句就松散无味道了,这类题材,一般选择7言,因为可以说清楚,弥补了锻字上的不足。




起承转合安排的很有模样的,太注重了模样或者太习惯化了,显得不耀眼,难见新奇,值得说明的是,转合很有力度,是这个诗歌的亮点。莫非犹问天?,本是一个成为孤嵌的句子,但在这个诗里却无多大问题,虽有点拗口,但却产生了凝重的效果,古人的作品原则上忌讳,但好的作品也恰恰利用了这个,变被动为主动,属于构造手法。




    2、这个作品话费时间不多,有临时拼凑的嫌疑,这个拼凑来源于对古成品的断章和引用,值得说的是作者没有用心对待,细节上控制不足,尊-樽,也无需表明古韵,这个说法本就错误,该是古声,况且本就该沿袭古声,今声倒要标明才对,就是艾字。





小桥流水人家之端午


年年裹粽祭端阳,几个投江几入肠?

门挂菖蒲连艾草,院浇烈酒拌雄黄。

龙舟竞渡人争看,燕翅迂盘鬼厌尝。

青少不知重五意,轻摘兰芷佩香囊!



评论:一首语调轻松的明理诗,作者不在集中于对古人的凭吊,而侧重了风俗传承的道理,立意新颖别致,以一种惯看的姿态,一种常情的眼光看待这个节日,赋予了生活中更当关注的内涵,风俗给与后人的是生活得快乐享受,不全是、也不该是对前人的念念不忘,将我们自己压制在悲愤忧伤的气氛中。意境平淡清明,主题虽隐隐道来,却清晰可见。




1、结构分析:景物事物明起,进入端阳,一句俗话或风俗面貌点题,即“几个投江几入肠?”,开启了轻松真实的节日气氛,3456句承接介绍风俗,7句转的角度适中,




青少不知、也无需知道重五的含意,8句合的连贯,对照开头,完整回归,“轻摘兰芷佩香囊”,享受节日的快乐更是百姓生活得真正韵味。





    2、文字:直白轻巧,散淡自由,配合主题延伸,空间层次错落,景物铺陈明切。




    3、或许这个诗还有一种理解,就是回归到凭吊的伤感与愤恨中,“龙舟竞渡人争看,燕翅迂盘鬼厌尝。青少不知重五意,轻摘兰芷佩香囊!”,批评少年不谙世故,不敬先尊,兀自快乐。但是偌真如此,便是一个败笔,因为前面的对照和铺垫显得喜怒无常,思想不明确,严重地抵消了感染力。我相信前者,认定为好作品,古人也有不少这样的表达方式。





沧海月明之悼屈原


今逢端午颂离骚,字字铿锵如浪涛。

怒斥奸邪彰正气,直言谏策显英豪。

茫茫原野追寻紧,耿耿忠心求索牢。

肝胆千秋照汗青,悲声长啸楚天高!



评论:大格局动作下的抒怀作品,好的在于气势和用笔连贯,一气呵就,产生的反面是细节推敲不严整,磅礴的气势中缺乏真实的感染亮点,也就是用的都是大力量的字词,采用的也是大空间范畴的景物,但表达上打了折扣。为什么?





1)“茫茫原野追寻紧”粘平声做转折,消弱了表达的刚劲,与5句“耿耿忠心求索牢。”未成严整对仗,结构转的太朝上,与12、34、56愤懑的基调不协调,思想在转折处该是加强,或者平推过度,绝不可能是这种,对格律诗的理解不深刻。牢字为求韵脚,却模糊了读者的视线,牢做坚固、忠诚解,造成了颈联的不完整对仗。翻译为“屈原在茫茫原野中反复追寻真理,用忠贞的的心灵在上下求索”,紧为追求的补充,牢绝不会是求索的补充,可以为“劳”,辛苦的意思。如果说牢字理解为“不折不扣地”是可以的,但这个字没有这个类似的引申意思,造成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疏忽,因牢与耿耿忠心重复表述,而紧与茫茫原野顺承连接的,忽略也是一种手法,构造手法,等于衬字,但不该出现在韵脚上。





2)青字缺乏替换,不是失替,失替指单句的246字声排列不协调,这个是大问题,基本原则。追字粘口,更是抒情诗所不该得,语句读来末尾向上飘,无力量,就没有了气势。





3)文字很好,出自一个女人的笔下,当为赞叹,表现为选字本身的张力很大,表现能力强,如“铿锵如浪涛;怒斥奸邪彰正气,直言谏策显英豪;茫茫;耿耿;肝胆,长啸”,缺乏的是将自身的感情注入到文字里,不是依靠字自身的能量,骨多肉少,比如“悲声长啸”完全可以写成“一声长啸”,更有人物形象化的力量。





    4)抒情凭吊作品,原则上隐更容易感染,将感情逐渐释放,给读者的共鸣时间长,它更胜于磅礴的架势,直白表面的描述,更有反作用力。




    作者安排的骨架太大,太明,受到了网络文学的影响,极尽铺陈造势,读者进去难有作为,震晕了,进而失去了欣赏的心境,好比习惯化的成联。





飞儿之忆屈原


汨罗江水载英魂,香粽龙舟缅子恩。

天问离骚殇逝路,余悲楚地叹亡人。

杞民常赋修身曲,濯己又扬醒世音。

漫漫征尘何所去,风流千古励精神。



评论:当为一首比较不错的抒情诗,主题就是文题,忆屈原。意境顿挫激扬。





优点:


1)结构四要素安排有新意,采用开门见山式的景物明起切题,为很少见的对起,“英魂,子恩”,主题屈原的两个侧面;34句承接为分接总承,分接为“英魂-逝路;子恩-亡人”,二者不合,因为空间设定的范围本身小,即亡故屈原,作者未侧重描写节日,节日里的“香粽龙舟”也是为祭奠屈子的。56句用情对照人物转动,78句扣题。





2)文字和字句通篇典雅庄重,小处见工整玲珑,为女子笔端,感情表达含蓄较蕴藉,悲而不极。缅字用的好,有情有理;“天问离骚殇逝路,余悲楚地叹亡人”,这句很工整,疏密得当,对仗新奇,天问离骚-余悲楚地,名词词组既可以理解为并列式,也可以理解为包含式,即离骚只天问,楚地之余悲,后者更胜,显示了缜密的思维与巧妙的安排。假如理解问字为动词,便形成了对仗不工,后者该是悲余,是故意找作品的麻烦,不尊重原本。




3)描述手法很平常,但却很实用,怀古的抒情,尤其对人物,采用这种“迂回”式的手法是成功的,也是杜甫常用的,保障了思路的回转与前进,呈螺旋式的上升,本作品由于描写空间的限制,难以察觉,仔细观察,尤其是后4句还是可见征兆的。




缺点:


1)空间的限制,人物的描述呈现出了拘束,8句当中一多半放在了祭奠上,思路未打开就结束了,如“英魂、缅子恩、殇逝路、叹亡人、醒世、征尘、风流”。





2)杞字用的不当,这个字只有名词特性,特指国家和植物,这里是忧患、提醒,引申为寄托。“何所去”是个不足,这个发问很朦胧,应该将不知去那改为无论去那,方可衔接8句,整体点题。





碧荷之端午节

每见端阳粽叶前,屈原哀怨扣心弦。 

离骚漫漫情堪远,抱负沉沉志愈坚。

蒲艾簪门邪秽避,龙舟竞水楚歌旋。 

幸逢奕奕太平世,一展胸襟无恨煎。



评论:这是一首不经常写诗的人所用心构造的抒情诗。




1)用心所得:结构很好,思索后框架定格分明,想好了前4句写屈原,后4句写自己的心灵寄托。


“蒲艾簪门邪秽避,龙舟竞水楚歌旋”,这个句子很不错,簪字和竞字、避字和旋字动静结合。


“抱负沉沉志愈坚”,过渡的比较好,算作好的伏笔,为后4句,尤其是最后2句做了合理有效的铺垫,否则就是大断裂,成为4句与4句的拼盘。





2)不常写的弊端:




起头切题太直,7律不常为,“屈原哀怨扣心弦”,怎么看都不太顺眼,与主题思想相去甚远。


文字功夫需要加强,大量的叠字没有起到加重说明的意图,尤其是“奕奕”表明了选词时的思维出现了少许的空白。




煎字怕是作者比较满意的选择,但是距离远了,原本是在奕奕太平世下,我展开胸襟,不让恨再来煎熬我,煎熬的是心,被胸襟隔住了,在描述磊落胸怀的时候,该是无恨充填,当为填或添,为距离太远,景物阻隔,描述失真,作者停留思忖良久,舍近求远。





写的不错,加紧锻炼,很快就有好作品,因整体把握比较好。





边城三郎之悼屈原


一怀忠义被流亡,忧患余生共国殇。

溷浊休污缨佩剑,腥臊勿玷芷兰裳。

志同日月昭湘楚,德比舜尧耀汨江。

独醒问天天不语,怀沙此去证沧桑。



评论:感情极其抑郁感伤的抒情诗,借助屈原,把自己的不平深刻地挖掘和表达了一下,是首很不错的诗。





    1)文字铿锵有力,节奏顿挫,思绪跌宕起伏,将思想完整地结合在文字当中,骨肉分明却不貌合神离。





    2)起头用笔直下,点明了忠义远迫的背景,体现了屈原执着的忧患意识。34承接主题人物甘愿自守的情操,对仗工整,具强烈的节奏感,56句递进一层转折,78句为全诗的亮点,有气势,不拘泥字声的小节,说的是既然在那个环境下问不出什么道理来,投江警醒在作品中既可造势、又出现合理,更体现古今更替所带来的沧桑感受。





    3)全诗线条刚劲扶摇,思想直冲天宇,苍劲提拔,充分地体现了、运用了感怀的力量,一笔吆来,顺畅通达。





4)这个作品好在立意,为大环节,立意中修饰掉了屈原所有的不足,即屈原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彷徨以及刁蛮的设问、贪恋自身的幻想,着重点明了圣人的人格亮点。这个把握不简单,我们对古人的认识本来就少,能控制到不该说的不说,不模糊,不接近是很难的,在诗题材的格律约束下显得更不容易。





5)作者做这个作品看来心情不好,恰恰为作品提供了情愫,也就是充分的准备。心情好的时候写灵动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正适合这个题材。





6)“德比舜尧耀汨江”,是个不足,读来不什么通顺,首先是舜字该论为平,这个句式是15不论的。再者,作者对舜尧的引用模糊了,舜尧善于治理,知人善用,恰恰是屈原所希望的,但不是屈原所具备的。这里我们可以马虎地认为舜尧的德操比较好,因为是圣人,实际上未必,尽管有孝顺的成分在里面支撑,此二人深究起来未必如此。为何引申史学几句,为下面的词。





写的很不错,但压抑也该结束,心灵放松是常理,否则文风会走到另一段,过分注重于生字和修饰手法。





子童之菩萨蛮 


汨罗涣涣灵君殁,仁人志士崇其魄。

驾凤叩天阍,黄钟求下坤。

畴咨尧舜渥,九死笃行默。

香草志难申,出尘求法门。




评论:这无疑是道难题啊,极尽玄冥,本是网上出现过的,也未见评论。





 1)先翻译一遍大意:


屈原因受排挤、不平投入滔滔的罗江而死,后来的仁人志士推崇他的精神。其灵魂之身驾凤叩问天宫之门(引申为追问上天),君王为何听信奸佞的谗言,弃忠良不用。


他(屈原)的行操形同尧舜般的光辉,宁死也坚定遵循着自己的信念。既然君子有志向难以伸展(发挥),无奈离开混沌的尘世,走进空冥。




说明:天阍,本意为天宫的门人,天宫之门,这里无论是叩问上天,还是叩天门,都是为了追问答案。阍在卦上为“艮为阍寺”,山为阍的处所,翻译过来就是阍居住在山,自然成为天的守门人。



黄钟,有3种主要解释,君王、帝王;音律,帝王、国家之乐,这里取第一个。



下坤,坤卦上为地,引申为阴,这里我理解为阴险的人或主意。下对天,指楚国,不理解为坤下的卦意。




2)说说词牌本身:


菩萨蛮,教坊曲牌入词,分用四韵,多为正宫调,意境是感叹雄壮,上片节奏紧促,下片逐渐低沉,归于平静。




3)作品:


正宫调,感叹低沉,上篇思想激越,下片归于平直表述,合情合理的。


作品本身过于刁蛮,取僻字,从玄冥,虽想表述一时的困顿,但方式难于接受,作品是为大家看的,出发点错了,更失去了词的清新见长、委婉的特点,走入了极端,如果论词,成唱可以,但文字方面却已失去真实。杨无咎的《齐天乐》、苏轼的《浣溪沙》也是描写这个题材,却大相径庭,更利于我们欣赏和接受,词的本意是通俗和流行。




4)我的评论代表我的观点,参考,因为偏颇的表述,在反复琢磨中已经丧失了欣赏的心情,反复推敲的本是对作者心灵的忖度,绝不是在易经上分辨,事本已虚蛮,此情阑珊。





5)作者是不是边城三郎,和上面的诗歌细节上有点像,气氛也相近,妄自猜度一下。




总结:欣赏和评论完了,感谢三郎的托付与信任,作品都很好,也于从中学习、连贯了一回,个中看法,有不足,大家多批评。







往期回顾:


1、煮雪赏析 | 【浣溪沙】

2、煮雪赏析 | 槿潼之《南乡子》

3、边城赏析//醉驴之《看花回》

4、边城赏析//烟雨红尘之《西江月》



苹果手机打赏专用二维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