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亲用汗水泡过的土地很咸

2017-06-21 作者周建好/今音 桃花源间


  稻  草  人

  文/周建好


父亲用汗水泡过的土地很咸

一声鸟鸣落下

很快被腌干

只有急急从种子里冒出的苗子

才会撞落父亲的笑


稻草人是插下的影子

在父亲离开的时候

指挥着苗子有序地生长

顺便抓一把麻雀的叽喳

咀嚼出丰收的味道



今音•诗评


     周建好的《稻草人》一诗,只用了两段来完成这首诗歌的全部。主要特色是每段都有一个人物标志在内,比如第一段由“父亲”领起。而在第二段是由“稻草人”开场。在诗歌中作这样的比较,是为了加粗和拓宽诗歌的发展线索和内涵。假如,结构中没有出现“稻草人”的话,那么也会出现其它意象来和“父亲”这个形象作匹配。但是,诗歌选用了“稻草人”以后,从人物这一组的排列来看,有意识的布局非常巧妙。巧在人物的对比上,,妙在视角的选择上。在仅有的两段里,它所展现出来的视角,第一段是平视,而第二段是俯视。作为技巧,用每一行平实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而且在仅有的两段之中要把它说清楚,如果没有功底的话,绝非能做到这样的结构安排。这是第一点。

      第二,诗歌文字所具有的语言张力。很多人写诗歌,在意象铺排上非常漂亮,但如何选择能够表达主要思想倾向的意象,还是存在距离。而在这一首诗歌当中,我看到了所选意象的精炼,比如,第一段第一行的末尾“土地很咸。”我理解就是“汗水”中的盐分。假如还要继续挖掘内涵的话,还有许多话能写,但也要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大众接受程度,有的只能点到为止。那么,“稻草人”之所以放在第二段得以展开,而为什么没有把它放在第一段。这是结构在设计中的考虑需要。其中的主次之分,相得益彰。

     第三,再来看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衔接是层递关系,以段落并列方式将“两人”放在一起,而且还要把其中一个“稻草人”立起来,这个方式是通过叙述和父亲“离开时候的”动作,来加以突出。同时还阐述了一个“父亲”在与不在的动作上的持续性。这个持续性就是第二段里从第三行开始到结束,比如“指挥、抓一把、咀嚼”等,诗歌都赋予了拟人化手法。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奖项。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著有长篇小说十三部,签约影视多部。


往期回顾

1、在路上| 南迦巴瓦,直刺天空的长矛!

2、红尘往事

3、褪去青涩的狂热与执着,咀嚼中年

4人生如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