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演我们除了要重点模拟LRASM反舰弹对红方航母编队的打击行动,还需要以1981年北方魔法与剑演习为模板进行红蓝双方的体系对抗,所以我们在进行想定设计时除了需要设计适应LRASM反舰弹的相关战法战术以外,更多的则是需要考虑蓝方针对红方整个作战体系进行对抗时的相关战法战术。
根据上文中叙述的想定设计,我们的推演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战前航渡我们直接读取本公司去年的研究及推演结果。第二阶段为蓝方抵达预定作战区域后针对红方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行动,我们在战法战术上的设定更多偏向于第二阶段作战的呈现。
总体上说,我们将蓝方对红方的攻击行动分为上中下三个方向,那么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三个攻击方向上我们在进行想定设计上需要关注的重点战法战术。
● 上方向重点战法战术
上方向攻击行动主要由蓝方舰载机完成,在上一期的推演中我们对蓝方装备的ADM-160C诱饵弹进行了模拟推演,但很明显现代海空行动中对160C诱饵弹的仿真模拟无法令人满意,即使在本期想定中使用160C诱饵弹可能也无法取得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在上方向上的攻击主要由蓝方舰载机群完成。
蓝方上方向的攻击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红方侦察及反击力量诱离航母战斗群的中轴线方向,上方向攻击设定的模板为在1982年蓝方针对红方海军基地又一次秘密演习中使用的诱骗战术,我们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1982年的战术模板以及我们对该战术在设定上的改变。
1981年北方魔法与剑演习给了当时的红方当局以极大的震动,由于蓝方动用了强大的电磁干扰以及电子诱骗手段,几乎做到了利用电子诱骗引导了整个红方防御体系的运动。在此次演习之后,红方当局修改了针对蓝方航母战斗群的侦察识别条例,改动后红方明显了增大了对蓝方航母战斗群目视识别在整个侦察探测识别体系中的权重。所以在1982年的演习中蓝方更多使用了迷惑红方目视识别模式的战法。我们在本期推演中将重现的是根据蓝方航母舰长回忆下的舰载机战法。在1982年的演习中,蓝方航母舰长派出A-7舰载攻击机,以大范围迂回的航路在避开航母航行中轴线的情况下故意对红方TU-95M远程侦察机进行拦截,TU-95M飞行员根据A-7舰载机的出现方向预判了A-7母舰的大体方向,这样的预判最终导致1982年红方也完全无法定位蓝方航母战斗群的位置。在本期的想定中,我们同时使用了舰载机以及DDG-1000导弹驱逐舰共同执行此项诱骗任务,我们设定的上方向行动航路如下图所示:
图为上方向舰载机行动航路规划,请注意RP-3861航路点,在该行路点舰载机会进入攻击位置并主动开启雷达引诱红方
如上图所示,舰载机会在上方向DDG-1000导弹驱逐舰附近改变航路,上方向作战行动的作战使命在打击行动开始之后将变为作战牵制,结合舰载机以及导弹驱逐舰的作战能力尽可能牵制红方第一波反击行动。
● 下方向重点战法战术
在本期想定中,下方向的打击行动主要由航母战斗群负载的84枚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完成,该方向打击行动的主要作战目的设定为在混淆真实攻击方向的同时尽可能对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群造成实质性伤害。由于战术战斧具备灵活规划任务的作战能力,在本期想定中我们设定,蓝方航母战斗群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首先进入挪威领空,沿挪威东部海岸低地北上,在挪威与芬兰交界处进入芬兰领空。1982年芬兰仍然属于在红方控制范围以内,故我们可以选定在芬兰境内进行第一波攻击,但由于我们并未在想定中设定芬兰境内的防空作战力量,故我们设定战斧巡航导弹飞越芬兰国土对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群进行攻击,同时我们也可以将战斧巡航导弹的盘旋区设定在芬兰境内。由于现代海空行动软件无法完全模拟出战斧的作战模式且战斧的打击行动并非本期想定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在本想定中只对战斧巡航导弹的攻击行动做简单的航路规划和打击模拟,并在推演结束以后对其打击行动结果进行分析与评判。
根据想定制作之前的计算,本想定中战斧巡航导弹选定的航路应当会在芬兰境内被红方预警雷达发现,因为红方在与芬兰接壤山脊地带均部署了预警雷达。但由于地形及制导的影响,只有具备LOS制导能力的S-400能够对战斧进行有效的初期拦截,所以在此方向上的攻击行动,即使会被S-400以及红方西部部署的防空火力拦截,也可以消耗掉红方较大数量的拦截火力。
● 中路重点战法战术
中路打击行动是蓝方整个打击行动中最为重要也是唯一具有明确目标的作战行动,根据想定设计,蓝方优先级最高的打击行动将是对红方航母战斗群的打击作战。在中路的打击行动中我们将使用相对完整的作战体系对LRASM的相关作战行动提供支持,其中包括F-35C、EA-18G、E-2D等空中节点。在1981年北方魔法与剑演习中,蓝方一共进行了4次对红方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群的攻击行动,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我们无法确定蓝方进行的4次攻击行动具体针对何种目标,但部分资料向我们揭示了1981年蓝方海军舰载机的攻击行动作战样式,演习中所有蓝方舰载机均以迂回航路展开对红方的攻击行动,在展开攻击行动的飞行过程中全程保持静默,只使用被动手段对红方进行侦听。在本期想定中,我们将根据这种作战样式设定蓝方中路的打击行动,但会进行部分改变。
想定中我们会沿用1981年演习中蓝方舰载机的飞行模式,即全程保持电磁静默(F-35保持APG-81开启)直至打击区域,这样的打击方式非常有利于LRASM弹较强的自主交战能力,空中力量编队在LRASM到达根据红方初始位置确定的相应位置后开启自身传感器精确定位红方相关力量,并为LRASM进行作战全程中唯一一次中继制导。
在想定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关于如何处理红方空中力量的问题,根据2017年8月的北约空中作战演习,F-35C使用的APG-81雷达具备低可接收特性,在演习中几乎所有阵风、台风战斗机均未接收到APG-81的信号即被其引导发射的AIM-120C导弹击落,我们使用现代海空行动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推演验证。在海空行动中,台风战斗机确实无法接收到APG-81的信号。在确定了该情况后,我们将作战计划设定为利用F-35C的作战特性在中远距离建立对空作战打击圈,对进入攻击范围内的红方空中力量进行打击。对空作战打击任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作战行动优先级较高,为攻击红方空中预警力量;第二部分为当诱骗行动未能达成作战目的的情况下拦截红方的空中反击力量。
在LRASM弹的打击作战方面,想定中我们设定LRASM弹从蓝方航母战斗群预定打击区域发射后向南飞行,由于LRASM弹本身具有接收敌方信号并自主规划航路的能力,故其在想定推演之前我们认为其可以在接收到哨戒舰雷达信号之后自主改变航路避开其探测区域,最终接近蓝方航母战斗群并发动攻击。
● 推演过程
由于本次想定推演涉及到两段长距离战术移动,分别是航母战斗群的远程航渡和B-1B轰炸机的远程飞行。其中航母战斗群的远程航渡需要数天的时间,所以如上文所述,我们直接调用了之前较为细致的研究结果。但有一点在之前使用海空行动推演中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并直接导致我们对后来的战前航渡方案进行了改动。在之前的推演开始航母战斗群行进到1小时40分左右时被一颗距编队地面距离1200海里以上的US-A卫星发现,我们检查了想定的设定与相关资料,认为现代海空行动中关于卫星的相关设定以及探测能力上的设定有一定的问题。故最终我们使用军尚科技自主仿真推演系统对蓝方航母战斗群航渡进行了仿真推演。
所以在本期文章中,我们截取了作战行动的最后也就是打击部分进行推演并进行记录写入文章之中。我们选定红方航母战斗群以及突前诱导驱逐舰抵达预定阵位的时间作为想定开始的零点,此时,B-1B轰炸机在完成空中加油后抵达北纬66度东经10度区域,距航母战斗群268海里。
上帝视角下推演零点红蓝双方位置整体态势
图为蓝方情报搜集以及侦察卫星对红方电子信号的接收情况,注意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群西部预警雷达群组
下面,我们进入本期最终的推演过程记录。
T00:00:00 作战开始,蓝方航空母舰开始放飞舰载机。
T00:00:34 蓝方卫星第一次发现红方哨戒舰位置,蓝方北方DDG-1000向南方转向,接近北方哨戒舰,开始执行诱骗任务。
图为蓝方卫星第一次探测到红方哨戒舰及红方航母编队
T00:09:18 蓝方卫星USA-152过顶,更新了红方相关单位位置,根据152号卫星提供的最新红方位置信息,蓝方航母战斗群开始进行LRASM打击。在LRASM进行打击时,红方目前仍然未探测到蓝方的确切位置。
图为此时红方视角下的战场态势,能看到的只有已经跟丢的DDG-1000诱导舰
T00:18:30 蓝方空中力量配合出现偏差,位于北部的E-2D在安全距离以外开启传感器被红方截获,但红方巡逻机此时已经接近LRASM弹的预定航路,故此时空中F-35编队提前进入威胁区,如果红方不转向调查北方战情,F-35C会抢先对红方巡逻战机发动攻击。
F-35C雷达捕捉到的红方巡逻战机
T00:18:54 由于北方出现确定战情,红方两个巡逻编队均向北转向。
两个巡逻编队均向北转向调查突发战情
T00:28:09 红方三个巡逻编队均向北方E-2D靠近,红方航母放飞补防舰载机。
图为28分时红方态势,此时红方仍未能发现蓝方导弹群的攻击行动
T00:33:00 最先发射的LRASM弹经过预定航路点的飞行已经通过哨戒舰雷达探测范围,进入最终攻击区域。进入攻击位置后LRASM弹根据红方航母编队的最新位置以及对红方驱护舰只雷达信号的分析自主确定最终飞行航路。
图为通过狭长雷达探测盲区之后分散航路的LRASM弹
T00:41:14 红方巡逻战机接近蓝方E-2D预警机,但在未能察觉的情况下遭到该区域内DDG-1000导弹驱逐舰发射的标准6防空导弹攻击。
红方视角下突然遭到攻击的红方巡逻战机
T00:46:21 第二批接近蓝方预警机的舰载战斗机遭到标准6导弹攻击。
红方视角下第二批被攻击的巡逻舰载机
T00:48:15 红方在小于20海里的距离上发现低空飞行的LRASM反舰导弹。
T00:51:08 红方水面舰艇未能在第一时间对LRASM弹进行拦截,最先开始拦截作战的是部署在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群北部沿岸的S-400防空导弹。
图为S-400对LRASM的拦截作战
T00:58:26 红方开启电子干扰系统,对于系统中主要依靠主动雷达导引头进行末段制导的LRASM来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量LRASM在攻击末段丢失或偏离目标。
T01:10:37 红方航母编队处于北方阵位的光荣级巡洋舰被LRASM弹击沉,部署在编队西方阵位的基洛夫级巡洋舰遭受重创,原本较为完整的防空阵位在北方和西方出现较大空挡。
图为现代海空行动软件中现代级驱逐舰近防炮打击来袭的LRASM反舰弹
T01:20:37 蓝方航母战斗群发射的所有LRASM弹均已结束行动,红方损失了一艘基洛夫级巡洋舰以及一艘光荣级巡洋舰,另外根据实时态势显示,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受到超过2枚LRASM弹的直接打击,但损伤不大,其损管界面如下图所示。
红蓝双方总体战损如下表:
● 推演数据分析
从推演整体上看,蓝方未能达成预定的作战目标,即击沉红方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但我们认为依照红蓝双方的耗弹及战损上说,在现代海空行动中,LRASM弹还是具备较强的反舰作战能力。下面,我们就从推演的数据上对推演结果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
1、蓝方战损及耗弹分析
在想定中蓝方唯一的战损为一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
通过查阅推演记录,该机是在返回航母的过程中被红方巡逻舰载机编队击落。该机在空战中取得了击落1架米格29K的战绩。
蓝方作战耗弹是我们进行分析的重点。首先,我们分析蓝方防空武器耗弹情况。蓝方在作战中一共发射了8枚标准6BLK1A多用途防空导弹,取得了击落1架米格29K的战绩。由于发射的标准6是由E-2D提供的协同制导且红方在接近E-2D时并未知晓作战区域内潜伏有DDG-1000,故我们认为想定中标准6的战绩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也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与实验。
想定中蓝方一共发射了91枚LRASM反舰导弹以及56枚战斧巡航导弹。
通过对想定推演进行复盘分析,由于战斧巡航导弹在模拟软件中的模拟过于简单,所以其在本想定中的表现与以往的想定基本呈现出同一水平,即无法突破具备较强防空能力的地面防空火力网。且由于我们无法再现代海空行动中实现战术战斧的灵活任务规划能力,所以在本期想定中,战斧巡航导弹最大的战术价值在于其消耗了一定数量的S-400防空备弹,这也是在打击后期陆上S-400远程拦截LRASM弹突然停止的原因。
2、红方战损及耗弹分析
由于在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过红方的部分战损,所以这里我们主要就红方的战损进行分析。
从数据字面上看,红方消耗最多的弹药为舰载S-300防空导弹与陆上S-400防空导弹,从拦截效率上看,S-400的拦截效率要明显高于S-300系统,在反应时间上也是如此,推演过程中我们已经介绍过,当第一枚LRASM弹被红方探测到后,最先做出反应的是S-400防空导弹系统。在拦截LRASM这种新型反舰导弹时,S-300系统在最小射程等问题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本期想定最终战损数据中有一个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数据,就是红方各舰装备的近防炮在拦截LRASM弹作战中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述,S-300在最小射程等问题上有些力不从心,但从推演的实际进程上看,红方各舰装备的近防武器系统在LRASM飞行末段的拦截上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 推演结论
结论1:威胁轴线上的突前防御会对LRASM弹的实际作战效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于LRASM弹的专题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三期,在三期文章的介绍及推演中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LRASM弹的一些基本作战特性。例如其较长的射程等等。但在本期的推演中我们发现,红方如果在威胁轴线方向上、距己方航母编队中心较远距离(200海里左右)部署具备较强作战能力的突前舰只的话,即使不能做到对LRASM进行有效的初期拦截,也可以有效地降低LRASM弹长射程带来的自主作战能力优势。
将这个问题扩大来看,我们认为如何在高价值目标周围建立起范围足够大的有效侦察探测及防御圈是防御LRASM弹作战的关键,由于LRASM可以根据其被动传感器等战场态势感知渠道获取的战场态势自主进行改变航路等战术动作,故其仍然需要发射平台尽可能接近打击目标以获取足够的富余燃料来进行相应的机动动作。根据本期推演来看,虽然LRASM拥有将近900千米的射程,但是在红方拥有远程哨戒舰的情况下,蓝方编队仍然不得不冒着被哨戒舰提前发现的危险接近红方高价值目标。
图为最终蓝方LRASM发射时红蓝双方位置关系,可以看到蓝方航母编队已经到达距离红方哨戒舰距离较近的位置,这样的部署有一定风险失去打击行动的突然性。
作战突然性一直是海上打击行动要遵守的最为重要的一条原则,所以依照目前的情况,在更广的范围部署哨戒舰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蓝方使用LRASM进行打击行动的突然性。
结论2:近防武器系统在对LRASM飞行末段的拦截上功不可没。
LARSM射程不管是800公里也好,将近1000公里也好,隐身性能如何的优秀,即使再加上B-1B这种长途奔袭的空基发射平台,最终还得使自己的弹头精准的落在目标脑袋上,才能完成实质上的作战任务。所以末端的反导拦截系统是LARSM避不开的最后一道坎。从上述推演的实际进程来看,红方各舰装备的近防武器系统在对LRASM飞行末段的拦截上也确实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所以即使不能做到对LRASM进行有效的初期拦截和中段拦截,也可以通过在重要目标周边紧密部署末端反导能力强的护卫舰艇,或者直接在航母上加强末端反导能力和电子对抗能力的建设,依然能有效地降低LRASM弹的优势。这一点,可以借鉴美军新研发的初速可达每秒2000米的5吋超高速炮弹(HVP)的导弹防御系统,就算HVP命中率仅有10%左右,在发射22枚后击毁目标的几率也有90%,而2枚爱国者导弹就足以购买70枚HVP,可谓是价格便宜量又足。
结论3:LRASM再先进,依然离不开完善的战场感知体系支持,对空基和天基信息保障节点的打击会有效降低其作战效能。
在第二期公众号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我们认为,LRASM目前的主要作战样式仍然是融入整个蓝方反水面战作战体系,而非如洛马公司宣传片中叙述的以高度自主的作战方式与敌方交战。通过此次想定推演,我们再次强调,独立自主作战并非LRASM作战的主要形式,自主作战只适用于某些特殊的部署情况以及某些特殊的任务。
LRASM长途奔袭,其目标指示平台基本不可能是海上舰艇,只可能是空中或天基平台。所以一方面红方舰艇编队电子对抗设备可以有效压制美帝的低轨雷达侦查卫星,让对方雷达成像卫星过顶时失去作用。二是要有像美帝标准-3一样的舰载反卫导弹,具备击落对方过顶的低轨光学成像或者红外成像侦查卫星的能力,破坏其天基系统为LRASM提供持续更新目标信息的能力。
对于LRASM的介绍和分析,到此篇文章暂告一段,后续有时间还会对158-A/B等系列型号进行持续关注和介绍。所有分析和推演所采用的素材均来自于网络,受知识和经验的局限,纯属班门弄斧,抛砖引玉,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下一期开始,我们会继续“弄斧”,对现役对陆打击主要武器——战术战斧进行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战术战斧任务规划及仿真推演系统”进行典型战例的复盘推演,敬请持续关注。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军尚科技公众号
获取更多产品资讯
“致力于打造国内最专业的蓝军仿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