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聊到一些银行和风险管理的东西,把聊天的一些内容,再根据网络资料总结以下内容与大家分享。
银行的贷款的划分:
根据银行会计制度中(好像也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的贷款(俗称90+或者M3+)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对贷款分应计贷款与非应计贷款予以列示。非应计贷款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计贷款指非应计贷款以外的贷款。(具体期限和计量标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巴塞尔新协议)
贷款利息的核算标准:
贷款利息的逾期天数是作为贷款分类的标准之一,说明贷款利息的确认与核算同样是按时间来确认和核算的。
按金融会计制度,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收入。但若贷款到期(含展期)90天尚未收回的,便应停止计息,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应收利息,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并转作表外核算。
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两种。这两种准备都是根据对可能产生的贷款的预计,由贷款机构按贷款的风险程度与可能性合理确定。专项贷款则是针对风险贷款提取的,在会计制度中特别提出要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特种准备是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所提取的损失准备。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五级分类的说明
巴塞尔协议中提到,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进行五级分类,贷款质量由好到差依次为:
一级 正常,涵盖标准、正常、普通、非逾期、非逾期非减值、逾期但未减值贷款等;
二级 关注,涵盖关注、逾期、非违约贷款等;
三级 次级,涵盖次级、减值、重组、问题贷款等;
四级 可疑,涵盖可疑贷款等;
五级 损失,涵盖损失、违约、核销贷款等。
详细解释一下:
正常类(1)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的贷款。、
关注类(2)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本息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
次级类(3)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另外, 对于超过一定期限、其应收利息不再计入当期损益的贷款也定义为次级类
可疑类(4)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的贷款。
损失类(5)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
根据我个人对某些机构的了解,会将3、4、5或者4、5的贷款认定为不良贷款,但认定方式有所不同,包括了对于时间或实际损失评估等都不相同。另外对于互联网金融中大多常用的定义是,不良贷款是指受到损失的贷款。对于现金贷的机构有人用逾期之后的贷款定义为不良。目前对于次级、不良的统一口径无任何可以明确的数字定义,基本上全凭借管理经验来制定,我个人比较推荐使用成本收益损失率的指标来正算或反算得出一个上下20%的范围;来确定这个定义阀值。
对于银行不良,都有四大(信达、东方、长城、华融)。。 对于信贷资产的转让、受让多分为买断和回购类型,简单理解就是一次性打包卖了,或为了增加流动性转让,不良回购模式,这也是目前常见到的一些模式,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对于信贷资产的此两种占了大部分。
(我想表达一下我个人的一个明确观点: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中短期信用贷款,不建议采用宇宙行的那些风险管控方法,我见过有很多机构用宇宙行的这些理论执行而过亏的。)
总之,五级分类没有统一指定的标准,大多采用90年代初中我国台湾省的一些专家定义的标准,例如90+或者180+(M3+或者M6+)。十多年前为银行服务的时候,印象中宇宙几个大行多用180+或者M6+(不包含借新还旧,或展期)
关于对不良资产的风险控制的个人观点:
第一:完善体系,善守者胜。
需要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信贷资产的不良趋势。例如可以采用某些大数据,对加强贷前风控。
第二:风险定价,全体系化。
建立完善的或者可量化或者叫做明确的风险定价体系(这个不仅仅包含风险定价模型,模型只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实施结果,还需要有执行手段和跟踪监控等手段)
第三:随机应变,不离不弃。
需要对贷后资产进行实时跟踪与多手段当方式的管理,确保有不良趋势的资产尽可能回流资金。或者提供资产类重组方式等。
总之:提前识别总比亡羊补牢好,亡羊补牢总比羊被吃了强。
风控体系是比较庞大的,具体操作类的东西我懂得就那么一点点,这里不班门弄斧的献丑了,就先写到这里了。感谢支持!
笔者自序:
我个人能力有限水平一般,写一点入门的东西给大家做入门基础用,感谢各位朋友支持。需要开白名单的可以联系群里管理员或后台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