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广东 | 历年高考状元今何在?看广东总分状元的职业情况、听状元们的故事
“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
2017年年6月19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最新一年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一如往年的的陈词滥调、各大网络平台跟着一番复制黏贴后变换着词汇疯狂炮轰、任性解读,继续强调“阴盛阳衰”趋势日益明显、理科状元阵地男性尚能坚守,文科状元阵地已是女性天下;最后再来一剂“高考状元的职业状况低于社会预期”然后得出“糟糕”、“泯然众人”的结论。
事实上,各大媒体在解读过程中,在有关“被调查者的角色定位”和“评价标准”方面都存在“严重不合理”之处,因此所谓的“高考状元不过如此”的结论也就没有多少值得推敲之处了:
从角色定位来看,本质上讲,省高考总分状元的身份与省级“高材生”(高分层考生)并无二致,全省第三十名和全省理科第一在应试实力上并无实质差距,若真要找出点不同来,那就是考了全省总分状元的那位“在那场考试中更加幸运”;当然,以40年为纵向尺度、三十多个省区为横向标界,状元群体这一“超级幸运儿”集合较之整个省级高材生群体,在竞技实力上自然是要更显优势的,即高考状元可以被称为高材生群体的“代表者”,而就现实情况来看,他们在职业方面的总体成就显然也是要高于“高材生们”的总体成就的。
从评价标准来说,首先,我们看一下解读者的 “期望值”是个什么概念:“行业领头羊”;其次,我们看下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总分状元的平均年龄:38岁(解读者的分析对象是恢复高考以来的总分状元,以平均18岁获高考状元来计,1977年高考状元的年龄今为58岁左右,2017年的高考状元为18岁左右。群体的平均值即58和18的均值:38),38岁是什么概念,对包括科坛、文坛、社科领域、艺术界、商界和政治界的成功人士来说,那正是“小有成就、风华正茂”的年龄,而非“功成名就、登峰造极”的时候。那成为后者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呢,答案是“50岁以上”,在60亿人口的地球,像比尔盖茨40岁便成为世界首富,像杨振宁(35)、李政道(31)三十余岁就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像阿尔贝·加缪44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毕竟是凤毛麟角。而在13亿人口的中国,像徐志摩这类年少成名的大才子、像丁磊(32岁)和黄光裕(35岁)三十余岁便成为内地首富、像钱学森39岁便成为让中美为之“紧张”的科坛巨匠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更何况解读者是对一个群体的期望,而非对群体中个别人的关注…最后,我们再来看解读者所谓“泯然众人”的标准从何而来,所谓众人,即群众,对恢复高考以来的这三千多名状元来说,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数量达13亿人口的群众。很多人会拿这13亿人口中的马云、马化腾、华罗庚、高锟、饶宗颐、韩寒之类的行业领头羊出来进行对比,这13亿人口中的个别人,确实都是年纪轻轻便大有成就,但用这个别人的“高光”除以13亿人的“平凡”,得出来的平均数大致就一暗淡的0,而这三千多名状元呢,虽不可能个个都高光,但成就之均值显然是远高于“众人”这一概念,即便是和同为曾经的高考省级高材生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事实上,这三千多名平均年龄仅38岁的高考总分状元中,已成为行业领头羊、大腕的不在少数,如1977年的上海理科状元、复旦大学校友袁钧英是美国文理科学学院院士、也是文革后公认的最杰出的华人生物学家之一,在细胞凋亡领域如雷贯耳;同为1977年高考总分状元的宋安澜来自杭州,清华大学大学校友,现为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而1981年获湖北理科总分状元、清华大学校友黄明则是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还有很多。
解读者们所下的几个结论中,有一点是笔者比较赞同的:高考总分状元在政治领域成就不高。由此看来,或许公考场上的惨烈竞争让我们看到了“学而优则仕”的“余念犹存”,但却看不到“学优者善仕”的一面,古今皆如此,非只当下如是。古代第一状元、明代第一才子杨慎的成就是在“做学问”和“治滇”方面,而不在“为官品级”上,说句不好听的,杨慎就是一位被朝廷流放到西南边陲云南达三十年之久的弃官,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李白、杜甫、苏轼等妇孺皆知的大文豪、大学者和科考得意者身上。较为大众所熟知的诗人中,为官品级最高的也就一个高适(刑部侍郎,相当于现今的最高法副院长,正三品)。文人强调个性与自由,而官场需要圆滑与规矩,彼此间没有谁对谁错,说到底还是得看个人之追求如何。不过这话又说回来,若说“善仕”指的是“政绩良好、官场得意”,那文人或科考得意者又大多是不得意的,若说“善仕”指的是获得群众认可、对地方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的事儿,那又缺乏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皆待后人评说……
【岭南状元故事】
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 恢复高考四十年(1977-2017)来,广东省总分状元中,职业成就最高的十位状元吧(不同行业间的对比筛选:按影响力、对社会的贡献情况、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来计,分世界影响力和全国性影响力两阶,未至这两阶者不计入):
▲
Ⅰ.渡尽劫波的“政审问题状元”,一手教出了7位“省总分状元”——余乃明
年份:1978年广东省理科总分状元
出生地:广东台山
毕业高中:广东实验中学
就读高校:华南师范大学
身份:省实退休教师
成就:桃李满天下,还教过7个“省状元”
他是广东省实验中学物理教师,是省实的“金字招牌”。1966年高三毕业,1977年参加高考因政审不过关高分落榜。1978年成为广东省理科状元,由于1977年高考是开卷考试,因此很多人认为,余乃明才是恢复高考后的首个全省理科状元。三十年来,“状元”余乃明已经桃李满园,还教过7个“状元”。
1966年,余乃明高三毕业,就在高考前一两个月,“文革”开始,高考被废除。余乃明的父亲是旧军人,又是“右派”,在十年浩劫的头两年,还是广东实验中学学生的余乃明,常被当作“狗崽子”批斗。1968年知青下乡,余乃明被下放到东莞桥头公社,过着农民的生活。1975年底,广州的单位招工,余乃明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只要能拿回广州户口,扫大街我都愿意!”就这样,他成为广州市第二建筑公司的混凝土工人,干重体力活。“能当上建筑工人,我已经幸福得像上了天堂一样了。在农村干活苦,还一分钱没有。”余乃明说,当时他每个月能拿到45.1元,只要能维持现状,便觉得很满足了。 1977年10月,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尽管原本已安于现状,余乃明还是报了名,权当“碰碰运气”。考试前,余乃明几乎没怎么复习。“白天干重体力活已经疲惫不堪了,一停下来就只想睡觉,根本没什么心思看书。”当时的满分是400分,余乃明最终考了300多分,达到了录取分数线,还被通知去体检。“我知道有希望了,每天都偷着乐,谁知道体检后便没有任何消息,我也不知道到哪里能问情况,便任由它石沉大海了。”余乃明说,后来很多200多分的考生都上了大学,他知道自己是卡在政审上了。遭此变故,他的心态却出奇地平和。“其实早有心理准备的,当年下乡的时候便有很多招工、招生的机会因身份问题给丢了。”
1978年,30岁的余乃明再度报名参加高考。在半年的时间里,余乃明做完了一本前苏联的物理习题集,他说,这本在旧书店淘回来的习题集让他在短短半年里,把高中所有的物理知识都补了回来。那一年高考,理科考试是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共5门,满分500分。英语也考,但不记入总分。余乃明物理考了98分,并以总分439分成为当年广东理科最高分。“我当时是请假去考试的,一考完我又回工地了,也没怎么想考试的事情。”余乃明说,当时是广州日报的记者先找到了市二建的宣传科,宣传科的同志又赶忙到工地上找。“当时我正在使用混凝土振荡器,灰头土脸地就被喊下来了,才知道自己考了个全省第一。” 事隔多年,谈起获知消息的一刻,余乃明的眼睛里依旧兴奋得发亮,他还拍着胸口作庆幸状说:“我的英语只考了13分,幸好不记入成绩,不然可完蛋了!”而29年前《广州日报》的报道,他仍保留至今。
成绩出来后,余乃明填了5个学校,分别是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重庆某学院、成都某校和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最终却被华师录取。起初,余乃明以为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只能与前几个志愿失之交臂。后来,华南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私下告诉他:“如果不是我够胆量,没人敢招你!”他才知道又是因为政审。现在很多大学生上大课都喜欢往后坐,我们那时候120人全是抢着往前挤。晚上熄灯了,还有人跑到厕所看书。据我所知,除了已婚的,整个年级没有一个人谈恋爱。” 哈,现在的广州中学生不恋爱不正常了。
1982年,余乃明大学毕业。成绩优秀的他没有继续读研。“那时候我都34岁了,女儿9个月,再不赚钱养家说不过去。”广东实验中学找到华师大,把余乃明要去当高中物理老师。在此后的20多年里,他成了省实的“金字招牌”,不少初中生知道高中有个“状元老师”,甚至慕名报考。在省实的校园网上,余乃明的点击率也是最高的。他还是广州市奥林匹克培训中心的物理培训教师。
尽管名声在外,余乃明却没有高级职称。“我并不同意评职称的某些标准,所以不去参与。”1988年,因为看不惯一些人和事,余乃明在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期自费留学澳大利亚,两年后重回省实。“下飞机的时候,学校的几位校长都去接我,让我很感动。”他说。1997年,在学校领导的一再动员下,余乃明随便申报了高级职称,却因为当班主任年限不够而未能评上。他倒也不以为意,还笑称,自己应该是省实老教师里唯一没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我常常告诉年轻的物理老师,中学物理的东西够一个中学老师钻研一辈子。如果要当内行,就不要往做官方向发展。”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余乃明从未担任任何行政职务。这个我理解,物理奇才的个性都比较强,而且英文比较差……
Ⅱ.成就高于一般“院士”、与诺贝尔奖插肩而过、发现世界最小粒子“顶夸克”的科学家——吴欣
年份:1980年广东省理科总分状元兼语文单科状元
出生地:广东汕头
毕业高中:汕头一中
就读高校:中国科技大学
身份:日内瓦大学终身教授
成就:发现世界最小例子“顶夸克”
1980年,17岁的吴欣成为广东省理科总分状元兼语文单科状元;随后入读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被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选中,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粒子实验物理专业硕连博学位;27岁,以优异的成绩戴上博士帽,并很快成为瑞士日内瓦大学终身教授;32岁,他与合作者共同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粒子“顶夸克”。这个发现在全球科学界意义重大,通过它既可以了解宇宙的过去,又可以探索宇宙的未来,对人类开发利用宇宙资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吴欣从小就是一个学习成绩拔尖的孩子,数理化考满分对他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文史类的成绩也同时名列前茅。除读书外,吴欣还特别喜欢阅读文学书籍。他的姐姐告诉记者:“吴欣读小学4年级时,就和我们这两个姐姐争抢当时很难读到的中国名著,我们能借到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些书经常是没有封面封底,有时读到中间,忽然就少了好几页,破破烂烂的。可弟弟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的。”
在姐姐的印象中,吴欣不仅学习成绩拔尖,课外的兴趣爱好也特别多,足球、篮球、游泳、小提琴、萨克斯,样样来得。“我弟弟不是别人想象的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现在他瑞士的家里,还有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械呢。前几年,他回国探亲,最爱约以前的同学回母校和在校读书的小校友踢球,玩得不亦乐乎,完全没有大博士的样子。”
1980年,17岁的吴欣参加高考,当年报的是理工科,结果在全广东省57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省理科状元。最有意思的还是他高考的语文成绩。据悉,当年阅卷的老师在发现他的作文拿了满分后,统计出他的语文卷面总分数94.5分时,心生疑虑,他们觉得一个理科生的成绩不可能有这么好,因此,吴欣的语文试卷被评分小组的老师们拿出来重新复核。没想到,复核来复核去,反而还多加了0.5分。最终吴欣以95分的成绩又创造了广东省恢复高考后语文单科的最高分。
很快,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的招生办同志轮番上门做工作,希望吴欣报读他们的学校。最终,吴欣选择到中国科技大学攻读粒子物理专业。在采访中,吴欣对记者谈起了当年选择这个专业的过程,他说:“当时全国都在大力提倡‘科学兴国’,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杨振宁、李正道的宣传也特别多。这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小孩来说,有很好的榜样作用,而且,我也觉得物理好玩,科学好玩,自己在这方面特别有兴趣。当一个物理学家应该是我在上中学时就立下的一个志向。”
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的5年里,吴欣依然是一个享受学习乐趣的学生,“我们班有来自全国的十多个状元,我的成绩排第七名,但我的实验能力比理论能力强。”
关于为何前往到瑞士日内瓦大学做博士后研究、随后选择就在这所大学任教。他说:“是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实验中心———‘CERN’。”从那以后,吴欣在美国的费米实验室和瑞士的“CERN”实验中心间穿梭往来,做他最喜欢的粒子研究……
Ⅲ.曾经的“启德留学”创始人,现今的留学领头羊品牌董事长——李朱
年份:1985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总分状元
出生地:广东吴川
毕业高中:湛江市第一中学
就读高校:清华大学
身份:启德留学董事长
成就:启德留学创始人
他是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状元,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拿到全额奖学金出国深造,又于新世纪创办了国内响当当的留学服务机构。他是学建筑出身的理工男,却由于“命运的安排”弃理投文,转而成为留学界鼎鼎有名的翘楚。他还是南拳传人,有着一副好身手。
他是李朱,一个奇人。无论是在中国教育体制下结出的“状元”果实,还是在西方高等教育的天空下大开眼界,抑或是后来因此而走上了留学行业的道路,李朱似乎和教育有着难解的缘分。
■回归教育是一次“救赎”
李朱是启德教育的创始人,但是直到2005年,近40岁的他才正式掌管启德。
说起启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成立的广州欧美同学会。2000年,李朱和几个合作者在其下属的国际交流部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启德教育。公司成立之初没有任何基础,到2005年底,业务还是限制在广东地区。启德成立的前五年,李朱更多的只是作为这家机构的创始人和董事,没有全职参与运营。那时候,李朱的工作还是他的老本行——建筑师,后来又成为承建商。虽然赚钱不少,可是李朱并不喜欢。后来,被问及为什么会离开这个在当时如日中天的行业时,李朱曾用了四个字——违己交病。
2005年初,他正式出任启德教育总裁,让启德从一家只有不到50人的小机构迅速发展成为如今拥有3000多人的行业翘楚,从广州发展到全国20多个主要城市。如今,启德教育集团主营领域包括留学服务、出国外语培训、国际预科和国际高中课程以及同国内外的大学和中学进行合作办学。其中,启德提供的留学服务早已经是行业的典范,而以启德学府为出国外语培训品牌的培训业务的规模和实力也排在全国前几名。
Ⅳ.从叱咤北大到成为摩根士丹利在大陆直招的首位中国籍员工、从毕业时的百万年薪到次年辞职创办“魔时网”并担任首席执行官——张锐
年份:1998年广东省高考文科总分状元
籍贯:广东汕头
毕业高中:汕头一中
就读高校:北京大学
身份:时趣互动Social Touch首席执行官&创始人
成就:毕业前成为摩根士丹利在大陆直招首位中国籍员工、25岁辞去百万年薪职位、回国创建魔时网并担任首席执行官、写出中国大学生励志第一书《完美大学必修课》
他曾是广东省高考文科状元,是叱咤北大的高材生,是摩根士丹利在大陆直招首位中国籍员工,2005年,年仅25岁的他创建魔时网并担任首席执行官。现任时趣互动Social Touch首席执行官&创始人。他是个能人,老婆也是个能人,张锐的发妻是联想品牌精神领袖柳传志的女儿柳青、那位与癌症作斗争的拼命三娘柳青。
张锐在北京大学期间攻读了法律和经济双学位、国际金融法硕士学位 。期间出版了三本面对大学生读者的畅销书——《背包走天涯》、《完美大学必修课》、《30分钟决定你的职业》。
2004年,从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的张锐是世界各大在华企业眼中的“抢手货”,毕业前便已同时获得世界顶尖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世界著名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和世界著名跨国生产型企业——宝洁公司的录取通知书。经过一番抉择,张锐最终选择了摩根士丹利,毕业之后能有机会到世界级的公司,尤其是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全球领先的国际性金融服务公司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作为该银行首位从大陆直接招聘至海外金融市场工作的中国籍员工,张锐把握住了这难得的机会。在摩根士丹利伦敦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张锐参与的兼并收购项目总值超过200亿美元,其中包括2004年欧洲最大的银行收购案:Santander 收购英国第四大银行Abbey National。
在摩根士丹利工作,收入丰厚,社会地位也颇高,一般人如此很容易会满足。可张锐却在为一直找不到事业感而苦恼。我们知道,一个投行从业者的平均工作量是每周100-120小时,这种工作方式和内容决定了他每天除了四五个小时的睡觉外,生活的其他一切都必须被吸纳到工作里面。“有项目的时候,几个人成立一个小组,短时间要完成大量的工作。有一次曾经连续一两个月每天凌晨两点多钟回家,偶尔一次半夜一点到家就感到非常幸福,好像突然有时间可以自己支配了。”这种无法控制自己时间的生存状态让张锐难以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激情,“总觉得只是一个职业,不能当作事业。”
到了伦敦的摩根士丹利工作之后,张锐几乎处于一种完全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生活状态,手机里连20个当地电话号码都不到。住的地方没有电视也不能上网,于是他开始利用闲暇看互联网书籍、看行业报告,开始对互联网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因为我在那里没有多少朋友和亲人,没有太多事情做,于是在工作完之后,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上网和阅读。互联网在中国已经经历了一次潮起潮落,而在摩根的工作中,我可以方便的找到许多关于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和产业的研究报告。一直在看,一直在思索,一直在琢磨,终于,一个商业计划在自己的脑海里慢慢成型、一个新发现的领域在眼前越来越清晰,从那个时候开始,心里面有一个声音,每天都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我要去创业、我要去做互联网。”张锐如是说。正是在英国那长达一年近乎“闭关”地对互联网的潜心钻研和积累,才让学法律的张锐在回国之后有了投身互联网、进行创业的勇气和信心。
坚定回国创业决心的张锐,毅然辞去了那份令不少人羡慕的年薪百万的工作。很多人都觉得他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但在他自己看来,薪酬不是事业感,不能给他满足他的成就感。他要有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2005年回国后,他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在京文唱片任宣传总监的关少波和毕业于北大的技术高手黄建勇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创立了一个以事件为核心的互动性社会交际网站——魔时网。他们三个人各有所长又配合默契,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前,对于‘创业’,我更多想到的是艰苦的那一面。创业之后我才发现只有身处其中,才会突然体会到在旁边看感受不到的快乐。”再也不是朝九晚五规律的白领生活,而是需要自己去把握公司各项的大小事务。“创业是不能够把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想清楚以后再开始的,创业一定会碰到新的问题和你不知道答案的情况。”就是在这样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张锐一步一步把大学时期的一个美好梦想,变成了中国第一个 Web网 2.0事件分享互动网站,在今天拥有相当数量注册用户的魔时网。
年份表
2005年,张锐放弃了世界顶级投行的百万年薪,归国创业。和在京的两位广东同学一起创建了魔时网。
2011年张锐创建时趣Social Touch ,并提出“用技术驱动营销”的理念,时趣的使命是“帮企业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营销生态” ,时趣的愿景是“成为企业移动社交营销的一站式平台”。
2012年,除了将业务扩张至上海和广州外,时趣成立了正式的销售团队,并在年底发布了针对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品趣”。中小企业客户的开发难度比大企业难得多,因为推广的渠道并不通畅。除了在百度买关键词广告外,最重要的是开辟线下代理商。相对免费模式,靠代理商寻找客户的方式速度比较慢,而且成本偏高,好处是可以控制客户的质量。要从中小企业那里收回成本,至少需要3年时间。
2014年,张锐提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波纹营销模型”引发整个营销界的热议。2015年初,提出”企业建立有效移动社交战略的四个关键框架”,为企业在移动社交时代提供了一整套消费者数字关系管理解决方案。
2015年9月,时趣Social Touch宣布获得联想控股近亿美元的D轮战略投资。 2013年10月,社会化媒体管理公司时趣Social Touch宣布完成规模超过千万美元的 C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Sierra Ventures 领投,在 A、B 轮融资时进入的君联资本(Legend Capital)、纪源资本 (GGV Capital) 跟投。
2015年3月27日,以“大融合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广告年度大奖盛典在上海举行,来自营销界、媒体界、品牌方的400余家单位共同参加了此次盛典。时趣Social Touch荣获“2014中国广告数字代理公司年度大奖-综合代理类”,并入选“2014年你必须知道的25家互动营销公司”。
个人荣誉
张锐是多家世界500强企业CEO与CMO在中国开展数字营销的顾问,并受邀担任国际艾菲奖、艾奇奖、成功营销金成奖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奖项的专业评审。
2013年,被《中国广告》评为2013年中国数字营销十大年度人物;
2013年,被著名国际营销行业权威媒体Campaign选入“Digital A-list”名人堂;
2015年,被《成功营销》评为"年度创新营销新锐人物";
2015年,在2015TMA移动营销大奖上荣获人物类“年度移动营销领军人物”;
2016年,荣获金鼠标“数字营销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
联想之星6期学员、湖畔大学2期学员。
Ⅴ.曾经的北大风云人物、最是“年少有为”的创业者,豌豆荚、卓易讯畅科技和《青芒》杂志创始人、他非常喜欢猫猫——王俊煜
年份:2003年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
出生地:广东潮州
毕业高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就读高校:北京大学
身份:豌豆荚、卓易讯畅科技和《青芒》杂志创始人
成就:28岁便带领豌豆荚团队跨入中国互联网10亿美元“俱乐部”大门,被《福布斯》评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之一”
王俊煜,男,1985年生,广东潮州人。2003年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大学学习物理专业,是《元培时讯》创始人、在北京大学叱咤风云的高材生,毕业后在Google用户体验团队任职,2010年初创办豌豆实验室、北京卓易讯畅科技创始人;被《福布斯》评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之一”;豌豆荚的创始人、产品负责人。
他带领豌豆荚团队从起步到跨入中国互联网10亿美元“俱乐部”大门只用了4年时间,那时的他才28岁!他还以顾问身份参与开发一款手机浏览器——夸克浏览器,2016年7月,王俊煜将“豌豆荚”以2亿美元的价格贱卖给阿里。关于贱卖,王俊煜说“并不太看重这些东西,最重要是看过程,以及过程里那些有价值的东西。”随后,王俊煜在北京一座安静的四合院里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这次他要做的产品是《轻芒》杂志……
豌豆荚已去,轻芒重生,且看传奇少帅再起航!
王俊煜的父母都是86中的老师,王俊煜回忆说,他的初中阶段是在父母“监控”下成长的,但却相当自由自在,父母只教他做人的道理,从不逼他学习。王俊煜的成功,得益于他儿童和少年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
Ⅵ.填补国内眼科领域一项空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铮
年份:1982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总分状元
出生地:广东广州
毕业高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就读高校:中山医科大学(今中山大学)
身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准分子激光中心主任、博导、教授
成就:广东省“千百十”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第六届丁颖科技奖。是我国最早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医师之一(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标准》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
1982年参加高考的王铮,是华师附中的首个高考状元,总分远超第二名足足30分,清华北大等名校纷纷伸出橄榄 枝。而王铮教授出于多年对南方的浓烈“乡情”,选择了其父亲曾就读的全国重点高等医学院校——中山医科大学(原岭南大学医学院)。
1988年王铮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来到中山眼科中心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时侯,每月的工资是70块,住的是集体宿舍,8个人一间。但在当时,这已经是“中等水平”了。
1996年,边工作边学习的王铮用5年时间获得眼科学医学博士学位,比正常学制提前了1年。在此期间,他曾经有过一次出国留学的机会,深入研究准分子激光学。这个课题当时在国内还是空白,王铮因此获得第六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00年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筝认为考试这东西,不说分数是否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次考试考好而已,未必一直都好。荣誉是需要的,但过头就不好。现在对于高考状元的炒作太厉害了,对于状元本人或其他人来说,都没有好处。十几二十岁的人,思想还不成熟,真会有些飘飘然的感觉,对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不利。个人发展与状元的头衔无关,个人的机遇起很大作用。当年的同学有四分之三都出了国,因为当时出国环境不像现在这么宽松,一旦有了出国机会谁也不愿放弃。但自身学的是临床医学,到国外很难有临床实践的机会,但国内却可以给自己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王筝从事的这个领域当时国内还没有人开展,自己看准了就做了,1992年就开始研究,从国外留学回来后,在国内开展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技术,1999年首次在国际上提出LASIK手术的安全极限,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因此也获了一些奖,在行内,地位和成绩也受到了肯定。
王铮主要从事角膜病及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角膜屈光手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于199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LASIK手术,是目前国内实施此项手术例数最多的专家之一,于200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准分子激光个体化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对复杂病例的角膜屈光手术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IK,LASEK并发症的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为此类小儿弱视患者的治愈带来了希望。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次,省级科技进步奖2次。共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Ⅶ.华为运营商IP产品线营销副总裁、华为西欧地区部专家——肖曦鹏
年份:1988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
出生地:广东潮州
毕业高中:潮州金中
就读高校:北京大学
身份:华为运营商IP产品线营销副总裁、华为西欧地区部专家
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林耀荣
年份:1990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总分状元
出生地:广东江门
毕业高中:江门一中
就读高校:上海交通大学
身份: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1999年于华南理工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韦岗教授和欧阳景正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数字音视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华南理工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副主任。
Ⅸ.广发证券总裁助理、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陈立铭
年份:1985年广东省文科总分状元
出生地:广东高州
毕业高中:高州中学
就读高校:北京大学
身份:广发证券总裁助理、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Ⅹ.伦敦大学王国学院教授——张湖月
年份:2002年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
出生地:广东湛江
毕业高中:湛江一中
就读高校:北京大学
身份:伦敦大学王国学院教授
【岭南状元名单】
恢复高考40年来,148位广东高考总分状元名单、概表。
【岭南状元趣事】
听有故事的人讲故事。
最“拼”爹——父女皆状元
2002年,深圳高级中学的李博萌成为全省高考总分状元,而她的爸爸李沛然则是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第一年的吉林省文科总分状元,40年过去了,李沛然早已从深圳大学教授的位置上退休。而她的妈妈孙亚秋则是北师大南山附中的退休老师。所谓“书香门第”,教师家庭的孩子成就往往要比一般家庭高得多,很多人或许都好奇李博萌现在从事什么职业吧……
最熟悉——“我”又拿了一次状元
十年之间,广东省高考总分状元名单里两次出现“陈健”的名字,一次是1993年,来自汕头金中,一次是2002年,来自华师附中,“当然,不同人”。好奇:是这姓这名出现的频次太高还是这姓名里的八字有状元运…潮汕人真会玩
最暴力——“发泄室”里练出来的高考状元
2007年广东省理科总分状元黄荣生平时如果学习压力太大的话,他就会和惠州一中的“兄弟们”戴上拳击手套,对着一个胖胖的沙包一顿海K。黄容生形容海K沙包之后的心情,那简直就是舒服极了…据说这是他们级长教的,这方法确实存在争议,但也确实是一很不错的泄压方式。
最赚钱——房子票子瞬间都有了
江门市开侨中学的谭健豪勇夺2002年全省“状元”,在热闹的庆祝活动过去后,来自贫苦人家的阿豪再次成为侨乡人们的“焦点”。从各级政府到海外侨胞,纷纷重金奖励家乡的“状元”,在短短的一个来月时间里,他收到了10多个单位和海内外团体及个人的资金人民币12.5万多元,美金2100元,港币6万元(首期6000元),折合人民币有20多万元。
试想,2002年的20多万是个什么概念,江门每年都会拿金条或房子重奖本土状元的哦,激动得很想申请一本江门户口有木有?
最勇敢——放弃北大,自认中大并不差
提起陈静雯,广州市民们并不陌生,这个2003年备受羊城市民关注的广东高考总分状元是广东首个放弃清华、北大勇敢选择广东名校——中山大学读书的状元。当年高考录取时,因为她而“不能将广东的状元一网打颈,这令清华、北大招办的老师们颇为遗憾。
“如果只是看着以前的辉煌是没有出息的,陈静雯常这样对朋友感叹。也许正是这样平静的心态,陈静雯大一大二都拿了全校的奖学金,这是全校综合排名前10%的学生才能得到的奖励。状元的桂冠并没有对她产生什么优越感,相反,她比中学时更刻苦地学习。
很喜爱朴素生活,自认不比北大差
在她心目中,中大比起北大、清华,虽然没有如此高的名气,但已足够让她们踏过第一个门槛,以后的第二个门槛就要看她们自身的素质了。陈静雯认为,比起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她们并不吃亏,完全有自己的竞争力
最励志——高考后向暗恋的女生表白成功
新科状元郎余江川,身高185厘米、笑容腼腆,文质彬彬。在与北京大学招生办老师面谈后,他还和面试老师在母校潮阳实验学校打了一场篮球。然而,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是清华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专业,且已被清华默认录取。他还向广州日报记者透露,高中时他也有暗恋的女生,不过由于“身边眼线太多”,不敢谈恋爱。高考结束后,他鼓起勇气表白成功。不过两人能否同样被清华大学录取仍是未知数,“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余江川笑着说。
对了,害羞的余江川前几天出来发视频澄清说:“我真的没有谈恋爱、没有表白啦”……
最幸福——他和她都有个会教“奥数”的爸爸/妈妈
接着上面的余江川说,余的妈妈刚好是自己初中三年的数学老师。余江川说妈妈对他影响很大:“从小就教我学奥赛,初中让我看《史记》,《红楼梦》我都看了三遍。”也正是有了母亲的严格要求,余江川高中还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
巧合的是,同样来自潮汕地区的洪东玲在2014年的时候以711的高分拿下了当年的广东省理科总分第一,她当时受采访的时候说:“我有个会教奥数的粑粑哦…我从小就和妹妹一起学奥数…”
一个有歷史的公众号
ID: 岭南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