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评论丨践行“工匠精神” 大学应当“排头兵”

2017-10-27 李艳 科技早新闻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十九大报告中,“工匠精神”被反复提及。




而人们耳熟能详的火箭数控铣工韩利萍、特高压电线上的带电作业工人王进、高铁焊工李万君等,这些技艺超群的大国工匠们也都是十九大代表。


这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大学、甚至一流大学都应该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


长期以来,说起工匠,人们的理解就是技术工人或是手工艺人——他们干着体力活,挣得也不多,是蓝领工人的典型代表。于是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工匠的培养是某一个特殊群体的事。提倡和践行“工匠精神”的应该是工厂和车间。至于高等学府的学生,则学习的是高层次的管理知识,或是进行科学研究,与工匠二字距离遥远。


这些认知造成历史上有一段时间高级技能人才奇缺,有企业甚至叫苦“一技难求”。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也越来越智能,全社会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工匠精神”也越来越被大家认可。


然而,在不少人的概念里,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事。大学,特别是一流名牌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不在此列的——让全国最优秀的大学生进工厂那是浪费人才。


有这种想法的人或许不知道,即便是抽象、前沿如凝聚态物理,他们科研的基础也离不开厂房里的反复实验观测、样品制备、科研设备的组装等这些拼体力“厂工”的活。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所有理工科院系学生暑期必修的一门课就是“精工实习”,所有的学生都要进到厂房里“当工人”。这些院系里不仅有精密仪器系、机械系、热能系等与工程紧密相关的专业,更有电子系、微电子所这样听起来智能又技术的专业。


曾经有不少清华毕业生总结说,正是因为那些扎实的实操训练,那些在厂房里跟着师傅练出的耐力,才为以后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技术和科研领军人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匠精神”是注重细节,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工匠精神”是严谨,一丝不苟;“工匠精神”是耐心、专注、坚持。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制造业已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更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拥有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


这些高素质人才从哪里来?大学!


如果有一天,“工匠精神”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成为大学培养学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法宝,再看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恐怕都不是难事了。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王小龙

审校:管晶晶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科技早新闻可以听的科技新闻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