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 Dreaming:项目设计的另类方式之哲学篇
在NGO工作一年,我参与过不少项目,也产生了很多困惑:对于某些项目,虽然认同它的目标,却始终觉得这是别人的项目,我只是负责执行;团队内部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归属感;项目结束后,缺乏有仪式感、启发性的庆祝和总结,或者总结的过程十分严肃与仓促。
于是开始思考,是否有另一种做项目的方式?我们不仅认同它的目标,还能够享受过程,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够施展才华,有所成长。
在舒马赫学院订阅号上看到Dragon Dreaming(简称“DD”),我隐约感觉到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于是报名参加内地的第一场工作坊,以期深入学习。
DD是一种设计项目的方式,它包含原住民智慧、深生态哲学、心理学、项目管理和实践技巧,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适用于公益项目设计、生态村建设、组织变革、团队协作、人生探索……
本文介绍它的哲学部分,主要参考英文版电子书Dragon Dreaming Project Design和创始人John Croft撰写的相关文献。(官方网站提供免费下载)
图片来自DD官网
三个基本目的
DD的哲学借鉴了西澳大利亚土著的传统智慧,它有三个基本目的:服务地球、社区建设和个人成长。
服务地球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人口膨胀、经济危机、生态恶化……我们有两种选择:其一是,等到恶劣的后果降临在自己身上,再尽己所能去应对;另一种是,提前做准备,现在就开始行动,培养我们的恢复力和适应力,尽力确保一个更加积极的结果。
如今,在生态学、公民权利、参与式民主运动的交叉路口,一个大规模的国际公民运动不断涌现。这是地球自身免疫系统的激活,寻求一个能够共存的未来。并且是无领导性的、难以预见其结果。DD属于这一运动的一部分,致力于“服务地球”,促进人类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生存在地球上。
社区建设
我们生活在非常个人主义的时代,这具有相当程度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将我们置于孤立境地。面对上述挑战,我们需要尽全力相互支持。这就是为什么DD同样致力于“社区建设”。
个人成长
我们习惯于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中。在这里,我们知道自己的道路,与那些令我们感到舒服的人相接触,这使我们有安全感。但是只有走出舒适区,我们才能学习与成长。那正是“龙”等着我们的地方,Dragon Dreaming的名称也来源于此。“龙”代表着我们遇到的麻烦、恐惧和不确定性,那些难以对付的人。如果我们成功跨出自己的界限,学会如何与“龙”共舞,就可以不断为自己赋能,去发现自己的力量与技能。所以DD的第三个目的是“个人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
澳大利亚土著的世界观
DD的创始人John Croft生长在西澳大利亚,他对那里的原住民十分感兴趣,从他们的“可持续文化”中吸取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Dragon Dreaming的名称就源自土著文化。
澳洲土著至少7万年前就开始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他们历经各种气候变化——冰河期、干旱、洪水、火灾,形成了久经考验的具有可持续性的文化。尤其在干旱的气候环境中,只有“共赢”的策略才能生存下去。
梦之时间
相对于日常的意识状态,土著人相信包括梦在内的非理性意识状态更具有智慧。“梦”被视为集体的、客观的经验,以非理性、非线性的方式处理信息。
在“梦”的意识状态中,存在着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另一种时间——“梦之时间”(dream time),它是非线性、无限循环的,比日常的线性时间更为真实。并且“梦之时间”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属于集体共有。我们日常感受的线性时间,源于自我与外部环境的分裂感。利用“梦之时间”这一概念,我们与自己能够获取集体智慧的那一侧面工作。
这与现代主流文化正好相反,后者通常会认为梦是个人的、主观的,不具有现实性;日常的线性时间则是集体的、客观的。
土著文化中与“梦”相关的故事,并不止发生在过去。每次被讲述时,它们都被带入当下,并且也可以在未来使用。在“梦之时间”中发生的事件帮助确立了土著社会的价值观、象征符号和法律。一些具有不同寻常灵性力量的人能够与“梦之时间”相接触。
相互依存
土著的世界观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整体的流动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的节点,都是相互依存,并非孤立存在的。这使我们能够获取团队协作的创造力,以及对事物更深入的理解。很多原住民文化都将这种“相互依存性”作为信念体系的核心,现代工业文明如果想要转型为可持续性的文明,那么恢复这种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图片来自DD电子书
“歌篇”与人生意义
在土著看来,我们所处的“现在”是一个联结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存在于故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创作故事,创造建设桥梁的基石。
这些故事即是“歌篇”(The Songlines)——包括我们对于生命的解释,我们的起源,关键事件中的重要课程。歌篇展示出我们感觉到自己正在走向何方。
土著文化认为一切事物起源于早晨太阳的黄色火焰(karl)。在每天结束时,人们聚集在灶台(Karlup)进行庆祝,分享梦想,讲故事,做决定,计划活动。这些分享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歌曲来进行的,包括指明重要地标的方向。
“歌篇”赋予我们的生活以目的与意义。我们的生命也可以被看做为一个“项目”,拥有很多重要的“地标”,“歌篇”将这些地标联结起来。
土著谚语:我们都是此时此地的访客,我们只是走过这里,我们的目的是去观察、去学习、去成长、去爱……然后我们回到自己真正的家园。
图片来自网络
建构“共赢“的文化
共赢游戏
文明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之上的。通过语言中的“主客二分”,我们自信对于世界中的事物拥有权力,可以控制它们。这种观念将万物划分为相互分离的类别:一部分对另一部分拥有权力。这种二分法制造了“有输有赢的游戏” (Win-Lose-Games)和粗暴的等级制度。然而,我们通常认为这是唯一可能的方式。
与环境互动,意味着我们参与到一个有生命的世界中,并且我们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认为我们能够控制这个世界是一个人类的神话,一种“自我中心”,这会导致挫败和心碎。我们无法控制我们也身处其中的能量、物质、信息之流,以及混沌或熵,但是,我们可以与这些整体的“流动”共舞。我们可以与任何事物或人一起工作——总是尝试寻找能够创造“共赢游戏”的方式。为此,我们需要使自己变得脆弱,我们需要去尝试,并不断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反对我们项目的人;在一些情境中,我们存有一些预设和偏见的那个侧面。通过开展“共赢的游戏”,我们释放出前所未见的无限可能性。
“有输有赢的游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我们真正寻求一种可持续的文化,共赢游戏是必需的。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顿悟时刻”
所谓“顿悟时刻”(Aha-moments)指我们探索到一些新的事物,或者发现已知事物之间新联系的时刻。它导致我们对于世界的某一个方面获得新的理解,这是一种十分美妙的感觉。“顿悟时刻”具有“传染性”,一个人分享自己的“顿悟时刻”会增加他人发现自己之前不了解的某个事物的可能性。在团队中分享“顿悟时刻”,能够导致人们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产生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增加“顿悟时刻”的方式:
接触自然
接触不同的生存方式、民族、情形
到不同的文化中旅行
观察与反思
深度倾听他人的话语
寻找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迹象(signs)
与你的梦想、愿景相连接
冥想(meditation)
深入集中注意力于一个议题,然后做些截然不同的事情
以上。
参考文献:
Croft, John. Dragon Dreaming Project Design V2.09
Croft, John. Deep Time and Dragon Dreaming: the Sustainble Aboriginal Spirituality of the Songlines, from Celebration to Dreaming.
附工作坊的链接:化恐惧为力量,为梦想赋能!Dragon Dreaming®智慧项目工作坊现开放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