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4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你一点都不像上海人”| 扯一把地域歧视和玻璃心的淡

我是北游 北游说事儿 2018-12-13

 北游说事儿 爱思考的人都关注的公号  记得星标哦

每晚10点,用哲学解剖生活,北游给您不一样的解读


文 / 北游

 

01

 

看到一个留言,觉得挺有意思,今天来聊聊。



上海人,大学在外地读的。我说话不嗲,穿衣不精致,招待朋友不小气,没有富有的父母,没有拆迁出八套房。我更不排外,朋友哪里的都交往。我同学对我的评价就是,你一点都不像上海人 我该高兴么?

 

首先心疼留言者三秒,这个表扬确实听起来很别扭。刻板印象给人的第一感受肯定是不太好的,尤其是当你跟别人眼中的刻板印象差距有点远的时候,反差更加强烈。

 

当事人肯定会很懊恼,就是你做的再多,也有你改变不了的标签让你彻底泄气。你还不能一个一个的跟人解释,在旁人看来,这种解释多余而矫情,口香糖粘在你身上,你甩也甩不掉。

 

“地域歧视”就是这么一个让你懊恼却又甩不掉的口香糖。

 

从道理上讲,不管是“地域歧视”还是“种族歧视”都是不对的。这种不对,首先还不是情感上的不对,价值观上的不对(即“政治不正确”),主要还是因为不符合事实和逻辑。

 

就比如这个上海同学,他本人就不符合外地人对于上海人所谓“小气、娘娘腔、排外”这些性格特征。如果有谁依据这个标签来断定他是哪里人,或者因为他是哪里人,来断定他有这些性格特征,逻辑上肯定都是不成立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我想,只要是有正常思维的都会承认这个道理。

 

但是,道理都懂,为什么还会被同学随意贴上标签,加以评价呢?

 

我相信,他的同学们并没有恶意,话仅仅是脱口而出而已,符合大家一种常见的说话习惯,如果你强行去讲道理,现实生活中,反而显得有些情商不高了,给人不好相处的印象。

 

也就是说,你被误伤了、背锅了,却“无处申冤”,而且最好不要伸冤,否则会更尴尬,这种现象其实很有意思。

 

不只是在国内,国外贴标签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无耻之徒》里这个8岁小男孩见到中国孕妇,就很好奇:“你吃过狗肉吗?”



 

描写亚洲富豪生活的好莱坞影片《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最近在北美火爆异常,里面有钱的亚裔也会时不时拿美国人来调侃。



有很多美国小孩都在饿肚子,知道吗?


像不像某个“吃不起茶叶蛋”的笑话?


其实,这些都是影视剧里一些无伤大雅的调侃,你调侃我,我调侃你,本意也就是增加一些笑料。


看多了,自然会心一笑就过了,大可不必要上升到种族歧视,侮辱国家的层面来。


动不动就“虽远必诛”的,大可不必。你看,这么损美国人,这部电影却在美国卖疯了,也不见美国人抵制嘛。

 

下面这位河南朋友的留言就很有智慧。



“河南人怎么了,偷你家井盖了?”


一般跟风黑的人,其实也没有那么坏,自黑一下气氛就缓下来了。

 

我觉得这一点,成都人也做的很好。

 

02

 

成都有个名人,叫李伯清,创立了一种叫“散打评书”的脱口秀形式。在川渝地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四川年轻人都称他为真资格的“四川男神”。



 

这话我可没有夸张,成都歌手张靓颖就说过:“李老师是我们一家人的男神,我是听李老师评书长大的。”


男神的待遇自然不同凡响,四川甭管哪里的公共厕所,碰到李伯清都会免费:“李老师的嘛,随便屙!”(听不懂“屙”?我也不解释了,找个四川人翻译下)

 

李伯清底层出身,为了谋生,做过工人、拉过车,就是因为家庭贫困导致矛盾,他第一任妻提出了离婚。据说因为很会摆龙门阵(侃大山),1980年李伯清开始了评书表演。

 

他的评书表演自成一格,经常自嘲自黑,比如说到成都人,就会用一些案例来自嘲成都人“假打”。


顾客点菜:


“你这儿有莫的清蒸熊猫?”

“莫的”(没有)

“红烧鲍鱼?”

“莫的”

“基围虾?”

“莫的”

“那对虾喃?”

“莫的”

“你们开个馆子咋啥子都莫的哦,算了算了,给我冒碗酸辣粉算了”

朋友,有啥子困难尽管开口,除了借钱

成都人有个坏习惯就是见啥问啥~让很多外省人都搞不懂


比如说端碗面过来“吃面哇?”我端的是面的嘛,端碗饭就问吃饭哇~拿个锅盔就问“吃锅盔哇?”


这些都可以理解嘛~最怄人的是厕所头碰到,“嘿,解手哇?”


我不解手我跑到这儿来爪子嘛?修理灯泡唆?


更怄人的是,看到你在厕所格格上估到,脸都涨红了,他还跑过来问


“解大手哇?”

(老规矩:看不懂,我也不解释了,自己想办法) 


不曾想,这个自嘲随着李伯清在川渝地区的爆红,不胫而走,反而形成了川渝其他地区的人对成都人的刻板印象,享受到了跟上海人类似的那种冷嘲热讽。

 

面对这些明显不公的冷嘲热讽,成都人的表现着实让我惊奇。

 

我在许多公开的或私人的场合都看到,这些并不恰当的对成都人人品的攻击,成都人普遍表现出异常的淡定,不但不会据理力争,很多时候反而会跟着附和“对头,成都人就是假打”,往往跟着这一通没心没肺的附和自黑,眼看会激化的气氛也就随之缓和下来。

 

这一点确实让我非常好奇,我私下在跟一个成都朋友喝着盖碗茶的时候,问他:

 

“看到别人评价你们,甚至是非常不礼貌的当面指责,你们成都人是真的不会生气吗?”

 

成都朋友笑笑说:

 

“他过他的,我过我的,我又不跟他过日子,有啥子好争的?”

 

是啊,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我有我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不同地方的人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却被很多人无限发挥,上升到了道德人品的高度。其实,动不动就指责别人,显示自己高人一等,并不是一个体面的习惯。

 

我也曾经撰文说《不评价别人的道德,就是最大的道德》,那种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对他人道德人品肆无忌惮的评价,是非常失礼的。

 

前段时间,网络疯传一段视频。



 

视频里两个人在划拳,说是成都一辆奔驰车撞了出租车,出租车索要700修车费,而奔驰车主只愿意出500,最后划拳决定,结果出租车赢了,奔驰车也履行承诺。出租车如愿以偿的获得700元赔偿。

 

虽然一个个例不能说明问题,但是至少从侧面折射出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性格。

 

包容谦和、遇事不争这种生活智慧,说出来容易,真要做到却很难。

 

这也是我佩服和欣赏成都人和成都文化的地方:

 

面对所谓的“歧视”,没有那么玻璃心,懂得用智慧去应对。

 

03


 既然贴标签、各种疑似的“地域歧视”是不对的。一个地方有好人,也有坏人,不能以偏概全,但为什么大家在生活中都爱这么贴标签,取外号,拿刻板印象说事儿呢?

 

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交流首要是快捷方便,不需要跟做科学研究似得那么精确,等你把话琢磨好了,黄花菜都凉了。

 

人类的认知模式会自然而然的简化复杂的事物,减少脑部的能量消耗,这种简化符合人性,在应付大多数生活场景上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普通人每说一句话、每说一个字,都跟写论文似得做到滴水不漏、完美无缺,可能吗?既做不到,也没有必要。

 

所以,面对各种疑似的“地域歧视”、“种族歧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太过在意,那么玻璃心,偶尔自嘲自黑,允许别人偶尔言语不当,这并非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

 

这也是我之所以反感现在欧美社会日益严重的“政治正确”的原因。

 

某些族裔和群体打着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旗号,对他人无心之言上纲上线的做法,除了玻璃心,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语言来形容了。

 

长期以往,见面不说话最好,因为你真不知道那句话就会“冒犯”对方了。

 

我当然不是在支持“歧视”,我只是在说,我们不能一股脑的把所有让人不快的话语和行为都归到歧视上去,没那么严重。

 

相对于言语上的所谓“歧视”,我觉得真正的歧视,是影响了他人的工作和实际生活的道德评价,从而导致其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实质性影响的言行。

 

比如,在招工的时候,公示这样“侮辱性”的条件和门槛来。



 

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对他人的道德人品进行指责和抨击。

 

这些言行都是极端错误的,需要公众谴责,甚至法律制裁。

 

社会需要秩序和平衡,只有在这种良性的秩序和平衡中,人们才会生活的平静安稳和多姿多彩。

 

把握好看待“歧视”和“玻璃心”的度,既不要带着无所谓的心态放任自己去歧视伤害别人,也不要对被别人的歧视和批评动辄动怒,节制和平衡的智慧,需要在生活中慢慢修炼,愿大家都有。

作者:北游,自2004年起坚持互联网写作至今,笔耕不辍,长期专注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对社会热点和公共事务见解独到,文章在凯迪、天涯、搜狐等全国知名BBS被阅读数千万,屡屡成就现象级文章。现为“北游说事儿”和“北游说康德”公号主,凯迪网络原创作者,锐见传媒特邀作者。

推荐阅读


落后就要挨打?漂亮就活该被骚扰?还有哪些你习以为常的蠢话

让我们诚恳点吧,谈谈女权、政治正确和调情权

不评价别人道德,就是最大的道德


北游说事儿

一位自由思考的行者

一份有趣独到的解读

ID:beiyou-talk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游

文章转载 广告商务  请点击文末左下角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