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菲:导读罗兰·巴特《明室》
扫描二维码
免费听讲座
这一次,不仅罗兰·巴特很欣慰地看到自己对照片进行了彻底的探索,而且摄影世界中的人们也领略了一位理论学者眼中的摄影、摄影本性以及摄影式的讨论。
罗兰·巴特
蹊跷的事情不只是这些。1977年,巴特的母亲去世。很多著作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明室》一方面是巴特关于摄影的解读,另一方面也是他通过照片的分析,怀念自己的先母。于是,从1977年始,至写作本书的1979年结束,恰是一个完整的三年丁忧期,若加上前方所述的49天,仅从这些来看,《明室》正如大部分论文所说的一样,是一本近似于纪念母亲并喃喃自语的日记。
罗兰·巴特和他的母亲,约1925年
或许,处于这样一个思想澎湃又心情松弛间隙的罗兰·巴特,从一开始就并未想把此事复杂化,更没有想把摄影以及摄影的理论复杂化。
查询法语或英语的“明室”,我们发现明室即Camera Lucida,中文译为投影绘画仪。与之相应的则是Camera obscure,即绘画暗箱。这是两种在照相机发明之前,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的辅助器械。一般认为Camera Lucida的发明较Camera obscure更早,其结构等也较Camera obscure简略。
投影绘画仪
绘画暗箱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明白罗兰·巴特借助“明室”,既是敞亮地来说说摄影,但更明显地是想借助“明室(投影绘画仪)”这种工具来隐喻、亦或是建立出一种本书《明室》所要阐述的理论模型(根据)。
亚历山大·加德纳,《刘易斯·佩恩的肖像》
读者至此,不免再次心生疑虑,为何西哲哲人如此繁复。对于精于结构主义讨论、浸润于符号学世界的罗兰·巴特来说,有关“明室”、“暗室”的讨论已经习以为常。而且,据大部分研究者断言,《明室》是一部转折性的著作。在此书中,罗兰·巴特已经决定放弃过去艰深的哲学论述,转而进行另一种行文的风格。然而这一切,似乎在《明室》上戛然而止,让人对那个“未来”巴特总处于一种“推翻前言”的想象之中。
/ 公 益 讲 座 /
要 点 剧 透
(1)罗兰·巴特生平简述
(2)《明室》的几个时间点
(3)《明室》中的“明室”与“暗室”
(4)知面/展面/意趣与刺点
(5)《明室》上篇的通读
(6)小结及其他
讲 座 信 息
(1)时间:6月18日20:30—22:00
(2)形式:语音直播+PPT+互动
(3)平台:千聊直播间—影艺堂
(4)报名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报名
(5)讲座支持永久回听
长按二维码,免费听讲座
/ 特 邀 嘉 宾 /
戴菲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学者;策展人。
曾经,艺术史学家和摄影史学家尝试将摄影从艺术史中剥离,那么现在这种努力就显得有点过于徒劳。摄影已经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并在其自我建构中产生了美学价值和哲学体系。这些都让我们饶有兴致地发现和观察我们自以为熟知的摄影。
主讲人:戴菲
原价699元,抢购价 129 元
课程7月1日正式上线,扫码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