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法趣】古代“年终奖”那点事: 有人等朝廷发,有人卖废品攒

2018-01-03 法治瑞安

又到了年终岁末,在职场上辛苦忙碌一年,不少人已经在期盼领到一笔丰厚的“年终奖”了。其实,我国古代也有“年终奖”,只不过发放的人群、范围、方式,和当下大不相同,颇有趣味。



东汉高官“年终奖”比一年工资还多


“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不过古代没有公司、企业等职场概念,正式的“年终奖”一般都是由朝廷发放给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的“年终奖”,往往是皇帝亲自发放。

  比如东汉时期,一入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了,称为“腊赐”。至于发多少,则有定例。据《汉官仪》中记载:大将军、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每人20万钱,牛肉200斤、大米200斛;九卿每人10万钱;校尉每人5万钱;尚书3万钱;侍中、大夫每人2万钱,还有各级侯、郎将等,也有相应的钱可发。而据估算,大将军和三公每人所能领到的“年终奖”,折合人民币大概在10万元左右。而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钱,折合人民币7000元左右,领这一回“年终奖”,相当于比一年工资还多了。

  是不是历朝历代的官员“年终奖”都如此丰厚呢?显然不是的。比如北宋,文武百官的工资很高,“年终奖”就很少,有点象征性的味道。每年冬至,皇帝会给高级官员们发“年终奖”,宰相、枢密使等高官,每人只有5只羊、5石面、2石米、两坛子黄酒而已,也就值几千钱。据说,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在开封府任职时,有工资(月料),有餐补(餐钱),有饮料补贴(茶汤钱),有取暖补贴(添支钱),全部加一起,一年将近一万贯,这点“年终奖”跟他的年薪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清朝皇帝年底多用荷包赏赐大臣。《啸亭续录》载:乾嘉时期“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这赏赐的荷包里会装着些什么呢?据考证,岁末皇帝赐给蒙古亲王的那对大荷包里,一般装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又小荷包一个,内装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这也算是挺丰厚的“年终奖”了。

  到了近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终奖”就不只局限于官员了。民国时期,商店的伙计、公司的职员一般也都有年终奖。年终奖有多有少,掌柜或者经理可能有个上千块或者几百块大洋的年终奖,伙计和普通工人有个几十块或者几块大洋的年终奖已经很不错了。商铺和作坊都有一批学徒,学徒一般是没有工钱的,可是却有年终奖。大方的老板会给个二三十块大洋的红包,小气的老板会管学徒一顿好饭,这顿好饭也可以算是年终奖。那时候一年360日(阴历),地主家的长工吃肉的日子大概有20多天。这些日子多数集中在正月,地主家给长工吃肉则是一种拉拢鼓励的表示,而正月没有给长工加肉的东家,会蒙上悭吝的恶名。这吃肉也可算是长工的年终奖了。




靠卖废品也能发“年终奖”


古代一般只有高级官员的“年终奖”才由朝廷集中发放,财政出钱,有时皇帝也亲自掏腰包给宠臣发红包“年终奖”。级别低的官员或不入流的小吏的“年终奖”,皇帝老儿基本不管,他们的“年终奖”基本上是自谋出路。

  如何自谋出路呢?

  一种是放高利贷。唐朝和宋朝,都有那么一段时间,允许各衙门向民间放高利贷。高利贷的本金,有朝廷拨付的“本钱”和“公用钱”,也有官员们自己凑的集资款。上至六部,下至府县衙门,都把这些本金放出去。放贷的对象,主要是各衙门辖区内的商人。月息最低3%,而且是“驴打滚”的利滚利,利率相当可观。获得的利润,财政抽小头,本衙门留大头,大部分利息都存进了“小金库”,供头脑们调剂使用,一些钱用来吃喝玩乐,一些钱则用到岁尾发红包。

  第二种就是动用公款做生意赚的钱。做什么生意呢?造酒,造醋,投资房地产,贩卖私盐。古代的房地产生意,至少从晚唐就开始兴盛,晚唐的军阀、五代十国的将军、宋代的王爷、明清两代的京官,很多人从事房地产开发。像宋代名将岳飞,在江西九江和浙江杭州,都经营过房地产,只是他经营所得主要拿来补贴军用和兴办教育了,没放进私人腰包,也没有给下属发“年终奖”。但是别的文官武将可就不好说了,赚了,就自个儿笑纳,年终岁末,再给同僚和下属发点红包,就算是“年终奖”了。

  上述两种生意,一般应是相当于今天县处级的官员才有资格做,那么级别更低的官员甚至办事的小吏们,他们是怎么给自己发“年终奖”的呢?说出来你别不信,大多是“卖废品”。

  秦、汉、魏晋时期,公文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竹简上,一份较长的公文,得用一堆竹简。等到公文写成,从这个部门传达到那个部门,怕竹简丢失,也怕有人篡改,得用口袋装起来,扎紧了,再糊上胶泥,盖上公章。另一个部门收到这个口袋,剥掉胶泥,把竹简倒出来,装竹简的这个口袋就成了废品。那时候装竹简的口袋有皮质的,有丝质的,也有麻布的,都能卖钱。大点儿的部门像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公文往来最多,攒的口袋也最多,到年底运到市场上卖掉,整个部门的办事员就有年终奖了。

  南北朝以后,公文主要用纸张,鉴于传真机尚未问世,公文往来只能靠驿马运送,路上怕纸张磨损,还得用封套把公文装起来。这封套主要是布做的,史称“书囊”。有些穷衙门,旧书囊攒得多了,让裁缝改成衣服或者被单,过年时发给诸位同僚,虽然微薄寒酸,也算是一项“年终奖”。



“儒雅”的“炭敬”


在古代官场上,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单位,“创收”的渠道和能力是天差地别的。职权大的衙门小金库充足,“年终奖”就多;没人理会的清水衙门小金库寒酸,“年终奖”就少。

  南宋大诗人陆游说过他那个时代的一句顺口溜:“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祓裤?”意思是说,吏部是管官员升迁的,户部是管工资发放的,这两个部门,一个管人事,一个管财政,都是要害机关,所以红包多得收不完。而礼部主管文教,没人理会;兵部在太平时节用处不大,也没人理会,所以这两个机关的官吏就没有多少“年终奖”了。

  不过,古代官员们为了年终“创收”,还是很会动脑筋的。比如明清时期,官员的俸禄很低,京官的年终奖金主要来自地方官员。当时地方官员来钱渠道多,而京官就比较穷困一些。地方官员为获取信息和得到京官的照应,每当冬日降临,往往以为京官购置取暖木炭为名,向六部司官孝敬钱财,此谓“炭敬”。有诗证曰:“瑞雪逍遥下九重,行衙吏部挂彩灯。频叩朱门献暖炉,玉做火塘熔炭红。”实际上,炭敬就是春节过节费,在地方上叫节敬。

  炭敬是“馈岁”(新年礼物)的意思,所以地方官员赠送所附的信里一般不直接说数目,而以梅花诗八韵、十韵或数十韵来代替,如果是四十两银子就说是“四十贤人”,三百两就说“毛诗一部”,显得很儒雅。据说清末时,有人送给贝勒载涛一千两银子,信封上写的是“千佛名经”四个字,可是载涛不懂,还拿给别人看,后来拆开来,才发现里面是一千两的银票。



来源:浙江法治在线

小编:Y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投稿,邮箱:rafzb@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