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炸馄饨皮和人生规划

2017-01-20 徐小妮 徐小妮生活笔记

前两天,我去村里的美食达人小C老师家蹭饭。她是素食主义者,做了7道菜,从沙拉到例汤再到餐后甜品,不含一点肉。素食有两种,一种是老老实实把蔬菜做好吃;另一种是把蔬菜做得不像蔬菜,吃起来有肉的口感和味道。

小C老师的菜介于两者之间,不刻意模仿其他味道,也不老老实实用传统炒法。

我觉得做素食和吃素食都是一个开脑洞的过程。没见过哪只鸡要模仿花菜的味道,猪要调出茄子的色泽,肉只要呈现它们自己就好了,蔬菜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特别是从配角提升为主角之后。

我们几个一边吃,一边猜筷子上夹的究竟是什么,狮子头是豆腐、荸荠和豌豆做的,咖喱调入了黄姜粉,汤里放的是苹果。最喜欢一款mini素春卷,外面是酥脆的皮,里面是魔芋和豆苗,手指长短,正好一口吞下,酥皮在口腔里裂开,嘎吱嘎吱,像揣着暖手炉踩冬天的积雪。

以前我不爱吃油炸食品,怕外面的油不干净,又怕热量高。最近口味变了,首先馋上开酥面包,牛角酥德国纽结核桃塔蛋挞都爱,连带着油条油饼都顺眼起来。我向小C老师讨要春卷的配方,她说:“其实是今天早上没买到春卷皮,只看到馄饨皮,觉得差不多,买回来了随手乱做的。”她把剩下大半包馄饨皮递给我:“诺,你拿回家去用。”

拿回馄饨皮以后,我就开始犯懒,懒得去买肉馅和配料,懒得包,懒得煮,想着马上准备回家过年,冰箱已经提前清空了,剩下孤零零一包馄饨皮。肉馅小馄饨,曾经和板栗咸鸭蛋肉粽、榨菜油条滋饭团并列为我的三大最爱早餐。可是没有馅光有皮,再好的早饭也做不出。

某个晚上,我正饿得两眼放光,抱着仅有的馄饨皮咽口水,忽然突发奇想,干脆别买馅了,直接用油炸试试吧?

点火,热锅,倒油,把馄饨皮放进去,软趴趴的皮一接触到油,立刻四面卷翘起来,冒着泡泡,逐渐染成金黄色,不到一分钟,变成硬邦邦一块。尝试咬了咬,居然不赖。这两天,一包馄饨皮快被我空口吃完了。

据说金圣叹临死前留给儿子的遗嘱郑重交代:“咸菜和黄豆一起吃,有核桃味道。”要说最近我有什么重要感悟,我应该交代:炸馄饨皮,有薯片味道!

从来没想过馄饨皮可以当零食吃,也没想过除了水煮之外还能油炸。每次吃到新鲜组合的食物,是对味蕾的重启,对大脑回路的改造。一想到再熟悉的食材,也蕴含着不曾想过的可能性,做饭这件事就变有趣起来了。

全世界最好的餐厅之一斗牛犬 El Bulli ,每年营业6个月,只供应晚餐,仅45个座位,全年接待8,000位客人,却有超过40万人预约,吃顿饭得等上几年。大家愿意等,就冲着大厨不可思议的创新能力。他每年花一半时间闭店钻研,把习以为常的食材,彻底换一种样貌呈现。鹅肝转成粉末,橄榄化身胶囊…冷的换成热的,液体变成固体,颠覆固有的一切视觉、触觉、味觉体验。说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的厨师,主要靠一大招。

打散+重组=创新

只要改动一个设置条件,就可能出一个新创意新产品。不过,创新没有听起来那么容易。

爱迪生改良电灯泡,尝试了接近1600种材料才锁定使用碳化竹丝,又从6000种竹子里挑选出最耐用的款。大多数重新组合都是狗屎,毕竟几千年来大家都在试验,流传下来的是经典,突破的门槛越抬越高。El Bulli餐厅每做5000次试验,才能发明并确定25—50道菜,成功比率不到5%。

我有个朋友家在浙东沿海,是个盛产海鲜的地方。到了过年,满桌子的螃蟹、虾、贝壳、鱼……还有大条鳗鱼。传统浙东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晒干做成鳗鱼鲞,《舌尖上的中国》介绍过,是当地特色。另一种是清蒸,切成段,划几道口子,放些姜片,上蒸屉。前一种吃法有嚼头,味道香,但损失了鳗鱼肉细腻的弹性,后一种吃法保留了肉的质感,只是略腥气,还带刺。

我问:“你们怎么没发明出烤鳗鱼这种做法呢?”

朋友不假思索回答:“海鲜当然要清蒸才最好吃。”

“难道日本的鳗鱼饭不好吃吗?”我追问。

“嗨,他们懂什么烹饪。不好的鳗鱼才那么做。”

“那生鱼片呢?不是最好的鱼才生吃吗?”

“反正他们不懂。我们这的食材和做法是最好的。”

看来,创新最难的不是尝试几千种方案,而是先打开尝试的意愿。匠人和设计师的区别是:匠人有精湛的手艺,能还原复杂的流程和细节,但缺乏打散重组的能力。一项手艺慢慢失传,因为匠人无法从传统和固化中跳脱出来,独立开发适应新需求的产品。传统工艺美则美,只是无法匹配现代生活。

原研哉曾策划过“建筑师的通心粉展“,邀请15位建筑师来设计通心粉。 

设计师们倾注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种随处可见的食物上,跳脱厨师、食品供应商的陈规,赋予通心粉ladygaga一样的百变造型和做法。



设计创新思维不仅可以用在烹饪上,更可以用在人生规划上。把自己当成一种食材,除了看菜谱照流程的“最标准人生路径”,还有没有「潜在惊喜」?

斯坦福大学开了一门人生设计课,教学生们用”设计师的逻辑“解决人生难题,不负责提供标准答案,只负责开启更多可能。

“在设计学的思维中,任何问题都不存在唯一最优解,因此设计师会尽量尝试各种可能性,而不是被某个单一的答案困在原地。”

人生设计课不会教你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坚定地朝那个方向奔跑。试错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多设计几个版本,以各种极为不同的方式,描绘出接下来五年内想过的生活。先列举出最多可能性,再综合评估可操作性,尝试,并及时修正。

比如Dinara Kasko是位乌克兰的建筑师,毕业于东欧最古老的大学: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毕业后一直在荷兰从事建筑设计。按照”标准的人生路径“,她应该做设计、画图纸、拿建筑奖项,再接更多项目。

但她发现在工作中,相比入行几十年的知名建筑师,一个菜鸟的设计作品即便再独特、新奇,也很难赢得客户的信任。

这个时候,她打散和重组了自己的能力。建筑师的能力是对造型、结构、力学的精确把握,这样的能力除了驾驭石头、木头、钢筋和水泥,也可以玩转其他材料。她把对几何美学的理解运用在烘焙上,做出了像建筑一样的蛋糕,因为“不想模仿别人,想创造一些新东西。”

为了制作特异造型,她还采用了3D建模和3D打印。两个看上去不相干的职业,用新想法找到了连接点。







看得我又饿了,不说了,炸馄饨皮去。我决定过年以后,把面条也炸来试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