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式爱情 vs 中式爱情

QAF嗑学家 QAF中文站 2023-04-01


我知道从专业影评的角度,《爱上詹姆斯·迪恩》远远不值五星。但它打动了我,in the deepest way.


可能是男主神似詹姆斯·迪恩的深邃的眼神。

可能是男主不忍拒绝16岁小弟时的哀怨的目光,又带着心疼和不忍的委婉和温柔。

可能是16岁小弟痴痴不舍离去、想要的爱情必须要得到的一腔热血。

可能是男主由无感到喜欢再到依恋的可爱的转变。

可能是被误认为的小奶狗到年下攻的神反转。

可能是爱一个人就要用无数次接吻来证明的直来直往。

可能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尽管车票的价格需要用一生偿还。


当然,最可能还是法国电影中该死的浪漫



有人说,这样的爱情就算修成正果,也不会长久。可是法式的爱情不同于中式的就在于这里啊,为什么爱情的最终目的必须是长长久久?又有多少长长久久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其实变成了将就?我们的爱情,被束缚在太多的框架里头,以至于我们将依赖、责任、扶持都当做了爱情。


令人羡慕的爱情是什么呢?不是两个人必须相依为命、白头偕老,而是一种“有你的地方便是家”的坚定。


《同船爱歌》中的台词令我感动良久:“二十年后,我们可能会分手,但这就是生活。”分手从来不值得羞耻,它应当成为我们爱情探索里程的一站。或者说,爱情的真谛是feel it,而从来不是protect it.



对于法式爱情与中式爱情,我不想带任何的褒贬评价,因为这都是个人的选择,它们都是我们多姿多彩的爱情形式中的一部分。


但如果我说,法式爱情更贴近真实的爱情,并不代表我认为法式爱情优于中式爱情,因为是否贴近爱情精髓并不是评判的标准,只有是否适合个人与社会才是。更何况,将就的爱情未必比纯粹的爱情更低劣,这取决于我们个体的价值判断。



我突然想起了《爱你,维克托》中Mia的妈妈。她拥有着一颗完全自由的艺术家灵魂,自由到可以毅然放弃自己的丈夫和女儿,放弃所谓的爱情、亲情,再也没有回头。这在中国人眼中恐怕是大逆不道、违背人性的行为。可真的是这样吗?换言之,个人的自由追求在家庭面前就真的不值一提吗


或者说,所谓的社会伦理、社会约束就一定有资格去评判一个人的行为吗?我们遵循的日常行为规范,就一定是定义我们人生的终极法则吗?


当然,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三观。我并不是在说服大家认可Mia妈妈的行为,我只是想给大家多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让我们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在坚持自己的愤怒、不解之余,多一份深思就好。



谈到Mia的妈妈,我突然又想到中国人典型的“跳楼”思维“跳楼”思维,即大多数中国人在看到别人跳楼时,第一反应是他太过自私,他的家人该怎么活下去,而不是这个人究竟遇到了什么糟心事,为什么跳楼。


“跳楼”思维对吗?无法评价。它就是中国人的一个写照,是集体主义熏陶下的产物而已。牺牲所谓的“个人感受”对吗?也无法评价。这还是取决你自己的价值判断。你可以认为家庭和谐远超过自己感情上的小打小闹,你也可以认为人的一生必须为自己而活。


集体主义胜过个人主义,那是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发出的价值判断。但谁又规定,国家与社会的价值判断一定高于个人的价值选择呢?



这部电影的氛围太美,美到不真实。西欧的小城市,亲密到虚假的人际关系,近似于毫无戒备地相爱......


所以,这部电影除了爱,还有什么?


恐怕还有我们永远也得不到的人生。无论这样的人生是好是坏,我们都无法拥有。有的人对此嗤之以鼻,可有的人穷尽毕生在追求。鄙夷的人笑那群人不切实际,随性的人笑他们看不穿。


又何妨?人生苦短,我们都有自己的选择。



作者:Series Killer


豆瓣同名作者,热衷于思考社会问题的幻想家。


QAF中文站开辟了「嗑学家」专栏,分享中文世界的美好影评。感谢「嗑学家」Series Killer为同志影视做出的贡献,🌈🌈🌈因你而更美丽!



公众号内回复迪恩有惊喜,简繁体均可,文字前后都不加空格哦!因公众号关键词回复数量有上限,我们只能保留最近半年左右的自动回复。本文涉及的更多影片请前往论坛qafone.co自行检索。


手机直接点击链接有一定几率显示失效,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系统浏览器(ios平台为Safari)打开即可。另外请仔细阅读下载说明


轻点一下广告

就能支持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