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事行为皆学问,人情人心即文章”:《心理新青年》对话著名心理学家周欣悦教授

心理新青年 心理新青年 2019-07-05

“世事行为皆学问,人情人心即文章”

—《心理新青年》对话著名心理学家周欣悦教授

1. 学者简介


周欣悦,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消费者心理,金钱的心理行为后果,以及怀旧感社会认知。周欣悦教授曾以第一作者在《心理科学》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等国际顶尖心理学刊物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研究成果曾被《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BBC和Nature等杂志报道,关键实验曾入选BBC科学纪录片以及CNBC科普片。周欣悦教授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担任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副主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

 

2. 采访题记

2013年,周欣悦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顶级期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发表了一篇关于“脏钱”对于道德以及人际交互行为影响的学术论文,引发了学界对金钱与心理行为关系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日前,Nature杂志围绕周欣悦教授的系列研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心理学研究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度报道。《心理新青年》著名学者系列专访第二期将带领大家走进这位才华横溢的女神教授,一起来聆听她的故事和感悟。希望周教授的经历能够启发我们年轻一代学生学者积极探索与寻找自身学术定位,发挥新生代力量,更好地推动中国心理学走向世界舞台。

 

3. 采访正文

《心理新青年》:周教授您好,非常荣幸您能够接受我们《心理新青年》的专访!首先,我们对您的个人背景和经历感到非常好奇。我们看到您本科期间在北航学习外语,后来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研究的主攻方向是教育统计,而目前您在浙大管院市场营销系担任系主任,主要开展消费与金钱方面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您的求学和职业发展经历听起来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旅程,其中也不乏转折。您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这段经历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周欣悦: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更多的是顺势而为。在学科之间迁移的过程中,我感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没有一个学科是孤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转换能让我们开阔视野,看到过去看不到的东西,更清晰地立足于自己的目标。一方面,跨学科的经历对个人成长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另一方面,你也需要为之付出极高的学习成本,毕竟每个学科不同的套路和规则往往需要深入其中才能掌握和领会。比如同样的研究话题,要投心理学期刊还是投经济学期刊,两者需要的套路就非常不同。

 

《心理新青年》:您刚刚提到跨学科优势能为个人成长和学术研究带来崭新的视角。您认为年轻人在学科方向的选择上应当更注重专业深度还是跨越的广度?两者之间能否实现动态平衡?

 

周欣悦:我认为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广度比深度更为重要。假如没有足够的探索,一个人很难发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慢慢到了职业生涯的中期,挖掘本专业的深度则变得更为重要了。在这一阶段,我们往往需要集中注意力研究一到两个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并且把它阐释得非常清楚,讲好完整的故事。而到了职业生涯晚期,广度又变得比深度重要了。在此时,一些优秀的学者能够超越原本专注研究的一两个具体问题,站在更高的角度,结合过去整个职业生涯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去思考大领域的宏观发展。

 

《心理新青年》:我们看到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有一块亮点是金钱心理学。比如此次Nature杂志对您的专访报道中,有一张您在杭州菜市场收集数据的照片,其中您明媚的面容与手中的脏钱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反差,令人印象深刻。此前,虽然学界也有关于金钱与心理现象的探讨,但是对于流通中的金钱,尤其是接触纸币实体与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可以称得上是首创。您为什么会特别关注金钱心理学,尤其是“脏钱”现象?


周欣悦:我们在买菜的时候经常会接触到很脏的钱,这种接触会引发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呢?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的假设:第一种假设是基于破窗理论,人们在感知到环境状况不佳的时候,更倾向于做出不道德的行为。第二种假设是人们在感觉到恶心的时候,会做出更少的不道德行为。这两种假设对我们的问题形成相反的预测。我们就很好奇,到底接触脏钱会触发其中哪一个机制?于是我们设计了菜市场的实验来寻求答案,最后发现结果符合第一种假设。

 

《心理新青年》:您的研究问题和方法非常有趣!许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困惑: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有意思的社会心理现象,其中很多似乎都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我们如何从中取舍?您认为一个好的、有价值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课题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周欣悦:我们常常说,做研究要“顶天立地”。顶天,是指研究问题应当能反映人的基本心理过程,能与已有的理论具备重大的关联。立地,则是指研究问题应当基于现实生活,研究结果应当能为改善人们的生活作出有意义的启示。基于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我想我们的研究还需要满足两点额外的要求:第一,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应当是反直觉的(counter-intuitive).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对周围的社会心理现象或多或少有一些直觉性的认知和预测。我们的研究如果跟大多数人的直觉吻合不见得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新的启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可以推翻人们的错误认识。第二,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应当是可复制的,应该是稳定的。总的说来就是顶天、立地、反直觉、可复制。要同时实现这四点要求非常难。一个反直觉的研究经常很难被复制,一个顶天的研究一般很难立地,因此也存在取舍。这种取舍也反映出研究者本人的性格、喜好和资源。每个人都面临取舍,比较讨厌的是经常有人来对你指手画脚,告诉你应该怎样取舍。我不认为一定要把自己的偏好强加于人,不要说我们大家都去做可以应用的研究,也不要强求大家都做反直觉的研究。我觉得科学世界跟大千世界一样,需要多样性!单个研究者自身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大家加在一起就构建起了一个科学社区;而这个社区的生命力就在于多样性。每位研究者可以遵循自己的价值,选择自己适合的和自己喜欢的课题。科学社区的多样性最终能帮助我们同时实现刚刚我说的四个标准:顶天、立地、有趣、可靠。

 

《心理新青年》:谢谢您的分享和概括!那么您认为心理学研究对社会问题的改善能否起到推动作用?人文关怀是否可以或应当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之一?

 

周欣悦:我认为应该,但并不必须。做研究可以纯粹从好奇心出发,许多研究在做的过程中,可能并不知道最终的研究结果将如何得以应用。基础研究的目的可以就是单纯地想探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样的。中国人本身很讲求实用性,像文革期间几乎没有什么人关注人文社科,因为大家觉得它没有用。其实如果科学研究总是在关注有用,那么可能反而做不出推动世界进展的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往往不是基于应用性的问题,譬如原子弹发明的背后其实也是由个人的好奇心推动的。因此,如果你的研究有价值观驱使,有人文关怀,那当然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只是你单纯的好奇,那也很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我个人的研究中也是既有一些跟流动儿童、流动工人有关的人文关怀的主题,也有基于好奇驱动的,简单想要理解人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主题。

 

《心理新青年》:最近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对您的个人经历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大幅深度报道,许多国内外媒体平台都纷纷转发了这篇文章,尤其是华人心理学界的众多学生学者为此感到振奋。与此同时,我们也很好奇,为什么Nature杂志对您的脏钱研究特别感兴趣呢?

 

周欣悦:Nature杂志的这篇文章偏重于人物报道,并不是注重于报道某一个研究。这篇报道的缘起是Nature杂志希望能找到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国学者,通过结合TA的学术研究与个人生活史,来反映中国科学领域近年的高速发展。从这个视角出发,社会心理学是一个比较契合的学科,能相对容易地把我的个人经历与我做的研究内容结合起来。讲述我的故事,更多是为了讲述一个有西方背景的中国学者的故事。

 

《心理新青年》:我们注意到,在Nature对您的报道文章中,特别提到了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大背景,比如备受中国学者关注的老龄化问题、独生子女一代、农民工进城等社会现象。您认为在中国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否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心理学家如何在当前的国际学术背景下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周欣悦:我觉得中国人其实很适合做社会心理学研究,因为中国人对社会关系非常敏感。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用来描述社会关系的词语,比如”面子”、“人情”、“关系”等等。在心理学领域,许多基础方向的研究者往往也感兴趣偶尔涉足研究一些社会心理现象,这在国外其实并不多见。我认为中国文化本身非常强调社会性,以至于我们每个人的社会敏感性都很高,因此中国学者在研究社会心理学方面是有天然优势的。关于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家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我认为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障碍是语言壁垒。毕竟对于非母语写作者来说,写一篇社会心理学的论文比写一篇理工科的论文难太多,许多术语好像怎么翻译也总是不贴切。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加强国际合作非常必要,比如邀请熟悉英文语言系统的母语写作者,来帮助我们寻找最贴切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把有特色的中国现象和理论沟通给全世界。

 

《心理新青年》:Nature的这篇报道中还提到,在2005-2015十年间,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中国心理学学术论文数量实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但这些文章的平均影响因子却较十年前下降了。您个人如何看待这一反差?我们应当如何发表更多国际顶尖期刊的论文?

 

周欣悦:如果说中国心理学研究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比十年前降低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统计现象。假如我们用中位数而不是用平均数来看的话,影响因子未必是下降的。研究论文的影响力这不是一个正态分布,而是有偏分布。因此这里用平均数来概括非常不准确、不严谨。关于如何发表顶尖期刊的论文,我个人认为一个学者的成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需要身体好。我以前觉得做学术是拼智商,现在我明白了,做学术跟做其他职业一样,是拼身体。第二点是要勇于设立高的目标,定位在最好的期刊。虽然目标太高容易遭受更多的失败,但是在这些失败当中你能够学到更多。假如你对比一下从顶级期刊收到的拒信和从三流期刊收到的拒信,顶级期刊拒信里面评审人反馈的意见更加丰富、更加有帮助。第三,一个好的导师,一群好的合作伙伴,坐在你隔壁的同事发了Science、Nature,你发表顶尖期刊论文的可能性也会大大提高。总结起来就是,与最优秀的人为伍,不被失败打到,再加上锻炼好身体,你就能够做好学术。当然了,如果能做到这三条,你也可以做一个好的金融家、企业家甚至是政治家。

 

《心理新青年》:您刚刚提到关于国际合作的问题。我们注意到,您从很多年前就开始与社会心理学资深学者Roy Baumeister合作开展研究。你们的合作关系是基于什么样的契机建立的?您对于年轻学者开拓合作机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周欣悦:我跟Roy是在参加学术会议时见面认识的。我认为开展学术合作是必须的,就如同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在学术上找到你的灵魂伴侣也同样重要。看看那些拿诺奖的学术伙伴们,通常都是找到了那个TA才做出了卓越的工作。找到一个跟你兴趣相同,并且技巧和资源都互补的合作者并不容易,毕竟人海茫茫。这种事情跟找女朋友一样,如果宅在家里,或者过度害羞,就容易错过机会。我有一个朋友,他每次去开会的时候,就给自己规定必须要认识两个以前不认识的学者。为此,他事先就会写信给素不相识的学者相约吃午餐。仅仅过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他的学术关系就变得非常深厚,拥有了很多优秀的合作者。拿出追求美女的劲头去找合作者,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呢?

 

《心理新青年》:听完周老师的建议,感觉不仅对找到大牛合作者信心满满,还产生了马上就能嫁出去的幻觉。最后,请问周老师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对您个人影响最大的三本书是什么?

 

周欣悦:曹雪芹的《红楼梦》、马克Ÿ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以及威廉Ÿ詹姆士的《心理学原理》(Principle of Psychology). 这三本书我在每一个时期去读的时候,都能领悟到不同的东西。我觉得名著有很多层次,每个层次都包含不一样的内涵。心境不同、年龄不同的读者可以从同一本书中领悟到不同的内容。我一直觉得威廉Ÿ詹姆士的《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领域最了不起的巨著,即使在今天读起来也觉得非常切题。当今很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其实是一再回归到他曾经描述过的话题上去。很多实验室都注重让学生读最新的论文,但我个人反而觉得重温经典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心理新青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再次感谢周欣悦老师百忙之中接受我们《心理新青年》的专访!我们来自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华人青年联合会,我们的目标和愿景是凝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全球华人学生学者,尤其是青年学子,为华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持续发展与繁荣贡献青春和力量。您对我们这个热情而年轻的组织有哪些寄语?

 

周欣悦:既有颠覆,又能传承;以华人之心,度世界之理。


下期预告:

喻丰教授专访(上篇):我为何研究实验伦理学

由于20世纪80年代文化心理学复苏、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明的沟通与交融加剧,以及现实世界中道德冲突不断凸显等原因,道德议题重归公众视野和社会科学的中心舞台。近年来,在实验哲学浪潮兴起和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实验伦理学应运而生、方兴未艾。那么究竟何为“实验伦理学”?如何深入探究道德心理的文化差异?如何记录和解释中国人当下的道题心理问题,比如“道德滑坡”现象?《心理新青年》著名学者系列采访第三期很荣幸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喻丰教授,为大家介绍和解读有关实验伦理学的历史渊源、实证研究以及如何促进道德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等问题,希望对大家更好的理解道德议题有所裨益。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4. 采访团队

胡晓檬

美国罗格斯大学心理系社会心理学博士

研究领域:文化心理学、道德心理学、网络心理学

吴珏彧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系博士生

研究领域:群体动态、行为决策、社会影响以及行为改变、行为经济学

王浥濛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系博士生

研究领域:潜意识行为、消费行为、跨文化决策、具身认知

孙卉

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研究领域:计算认知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网络、组织理论

徐以安

美国东北大学心理系博士生

研究领域:跨文化视野下的认知偏误、心理本质主义、法律心理学

 

5. 特别声明

本次学者专访由【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华人青年联合会】创建运营的《心理新青年》编辑部制作呈现。本期采访文章由徐以安起草提纲、实施采访、编辑整理,周欣悦、胡晓檬审校修改,编辑部其他成员吴珏彧、王浥濛、孙卉对此文亦有贡献。本文知识产权归《心理新青年》编辑部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商讨授权事宜。

 

6. 关于我们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华人青年联合会(Young ChineseAssociation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YCA-PSP)成立于2013年2月,其成员主要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华人青年学生学者。我们热爱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并愿意投身于发展壮大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华人青年联合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无论我们未来身在何方,这里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栖息地!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们加入我们!

 

《心理新青年》编辑部创办于2017年1月,作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华人青年联合会的旗帜性传播平台,本微信公号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以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为依托,倡导 “立足中国,影响世界”(China roots, global impact)的理念,促进心理学知识与思想的科学传播,尤其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与前沿研究成果,服务于当下处于快速变革与文化变迁中的华人社会,推动心理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与成果转化。

 

7. 联系我们

Email:chinesespsp@gmail.com

Website:http://cspsp.net

MailingList: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yca-psp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oung-Chinese-Association-for-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38567456324682/

Twitter:@ChineseSPSP

Wechat:SPSP华人群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期待各位的反馈和建议!

更多著名心理学家系列专访即将陆续推出发布!

长期关注我们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