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万】来,狙击身边的种族主义

老万 老万故事会 2024-03-03

引 子


7月的一个周末,华盛顿州迎来了另一个晴天。在西雅图工作的小梁同学早早地驱车两个半小时,来到靠近俄勒冈州的一座小城。他要赶在艳阳高照之前在这里的一所高中支起摊位,为反对基于种族的高校录取政策做宣传。


小梁同学的摊位


小梁是近日华盛顿州反 I-1000 活动义工的一员。每逢周末,像他这样的义工就早出晚归,走南闯北,足迹踏遍了华州的山山水水。他们除了宣传自己的理念,更重要的目的是收集支持者的签名。这天回到家,已经是夜里 11:30 了。


据小梁自己不完全统计,经他手收集的签名累计已达 966 个。按平均 10 分钟收集一个签名算,他已经投入了 20 个工作日的义务劳动。


背 景


我居住的西雅图地区属于美国华盛顿州的金郡(King County)。这个郡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人权活动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博士,所以翻译成“金”而不是“国王”。


金郡(King County)的标志


金博士有一段演讲入选了中国中学语文课本,路人皆知:


我有一个梦想:

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

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

“我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 

我有一个梦想:

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

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

而是以他们的品格来评价他们的国度。

……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这段让人热血沸腾的讲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去争取人权和平等。是啊,如果靠自己能力之外的资产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了普遍现象,这样的社会怎么能让人信服。


50多年后,这场斗争还远远没有取得最后胜利。一有机会,有些人就想要开倒车,走回头路。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发生在美国的现实。


I-1000 的来龙去脉


我说的,是今年4月在华盛顿州议院被议员们通过的 I-1000 提案。按照这个提案,华盛顿州在雇工和大学招生时,可以把申请人的种族、性别、肤色、出生国家、年龄、性取向等状况做为考虑因素 —— 只要不事先针对这些因素设定名额限制,也不把它们当作唯一或主要因素就可以。这个提案,是一种基于种族的对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Affirmative Action,简称 AA —— 和我们吃饭的 AA 制意思不同)。


如果没有干预,这个提案将很快在华州开始实行。然后其它州很有可能跟进,让类似的规定在美国成为常态。


我们生成什么肤色,属于哪个种族,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付出多少努力是可以选择的。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我们的后代:谁让你不幸生为亚裔,有些资源你再努力也得不到。那时你该作何感想?


I-1000 的理念,和金博士奋斗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现在还有一个办法可以阻止 I-1000 成为正式法律:那就是在7月27日之前收集到超过 13 万个华州选民的有效签名,让 I-1000 上今年 11 月的公投。如果那时选民否决 I-1000,狙击就成功了。如果到7月27日签名数量不够,那么一切免谈,以后再想推翻 I-1000 就得付出数倍的努力。这个收集签名的行动叫做 88号公投(Referendum Measure 88,简称 R-88)


收集签名的途径有几条:


1. 选民自己签。

2. 发动身边的选民朋友签。

3. 做义工,走上街头向陌生人宣传拉签名。

4. 捐款,雇佣专门的公司上街收集签名。


实践证明,1 和 2 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人对 I-1000 的情况缺乏了解,而且很多华人还不是选民。要达到公投的目的,主要还得靠 3 和 4。


I-1000 如何影响弱势群体


至少从字面上看,I-1000 的出发点非常可歌可泣:既然因为历史原因一些群体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我们就要给他们补偿,扶上马,送一程。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的公正。这是民主党的观点。


我有很多朋友。他们有的支持民主党,有的支持共和党。这不奇怪,参差多态才是正常的。如果每个人的想法都高度一致,将是社会的灾难。因为,这样的社会一旦走上了错误的轨道,没有一个人会出来踩刹车,只能加速度走向毁灭。要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必须要不断地纠错,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接近真相,接近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案。


很多支持民主党的朋友们,他们的出发点是非常良好的。那就是:作为拥有大量社会资源的中产阶级,我们有义务帮助那些更不幸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是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要素。如果底层的人民感觉不到上升的希望,他们中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报复社会。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任何人希望的。我对此非常认同。


问题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真正帮到那些底层的人民。在招生招工中引入种族因素,制度化地补偿弱势群体能达到这种效果吗?


我在亚马逊看到过一个读者分享。她当年考上了一所很难进的大学,但是很快发现不适合自己,第一学期很多功课跟不上。别的同学们经常 party 到凌晨 4点,照样考得很好。她上课根本听不懂,不管多努力,考试都是不及格或刚刚及格,对学习内容也没有真正理解。第二学期,为了避免被劝退,她选了一些很简单的课。成绩是上去了,但是她看不到任何希望。于是,果断转到一个社区大学,终于可以跟得上了。经过一年的缓冲,再换到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大学,顺利毕业,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如果她自己当时硬着头皮在第一个学校读下去的话,结果会是毁灭性的。


这说明什么?如果把教育资源强行分配给不适合的人群,他们其实享受不到这个机会的好处,相反可能会被和他们能力不匹配的环境毁灭。而那些真正有能力利用这些资源的个人,却被剥夺了这一权利。这对谁都没有好处,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很多被保护的弱势群体成员也反对这种短视做法。他们认为,拔苗助长会助长他们民族的惰性,还让那些真正靠本事考上大学或者找到工作的人也被人误认为是凭着自己的肤色受到了优待,对他们非常不公平。


有人说这是对 I-1000 的曲解,因为 I-1000 明确规定了不能因为种族肤色给予申请人待。真的是这样吗?


我一向对政治宣传抱有警惕。不管是哪一方,我知道他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对事实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这样难免会出现认知偏差。为此,我找来了 I-1000 的原文逐字研读,尽量避免被误导。


原来,I-1000 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它确实说了不应因个人的种族给予优待。但是,按它的定义,优待的意思是将种族作为唯一的选拔因素。只要不是唯一的因素,那就不算优待。


看明白了吗?在 I-1000 实施之后的某一天,你的孩子和另一个孩子一起竞争,你的孩子各项指标都更优秀,但是别人仍然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给他这个机会,原因可以是你孩子的优秀程度还不足以抵消他的黄皮肤带来的负分。你看,他们并不仅仅考虑了肤色种族,还考虑了成绩能力。只要后者的权重不为零,他们的做法就有法可依,你就只能欲哭无泪。


真正的公平不是结果公平,而是过程的公平。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各有所长。如果非得要一刀切不可,那只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人心的不平衡。这样的社会,不会是一个高效的社会,更不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这种做法,无论其初衷,只会造成不同种族群体之间的撕裂和冲突。


从前中国有句话: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讲的是特权阶层如何可以在竞争中插队。今天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模式。然而 I-1000 的本质和这句话异曲同工。你再努力,能力再强,都可以因为你父母的肤色被一笔勾销。你愿意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吗?


行动的策略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有这么一种说法:华人的素质还不够,不适合于搞民主。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只能等待别人在认为我们素质够了那一天恩赐给我们民主的权利。


民主确实需要参与者的素质,否则就会沦为暴民政治,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法国历史上的大革命就是前车之鉴。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无条件地等待。我觉得,要打破这个怪圈,我们要在小范围内进行民主实践,积累经验,增长能力,从行动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参加更大规模的实践做好准备。如果这次反 I-1000 行动取得成功,会是对所有关心华人福祉的人们的极大鼓励,会为我们以后争取更大的权益积累宝贵的经验。


有的朋友对参加这样的活动很犹豫,认为华人在美国是少数群体,需要和别的群体结盟,不能现在就贸然和他们争夺利益,引起别人的打压。他们还举出二战时期犹太人的遭遇做例子,认为一个民族如果只看自己的利益会遭到可怕的报复。


我们华人固然需要更多地参与公益活动,比如在孩子的学校做义工,为慈善机构捐款,参加社区建设。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把属于自己的利益拱手相让。任何时候,一个不懂得争取自己利益的民族是得不到尊重的。你退让了,别人不会觉得你高风亮节,而是会觉得你好欺负。既然你自己都不在乎你那一块蛋糕,别人还有啥不好意思动它。


相反,如果你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情况下,合理地争取自己的利益反而能得到其它群体的尊重和支持。


这次活动中,很多签名的不光是亚裔人士,还包括了很多白人、黑人和其他族裔。他们中不少人,抱着种族平等的理念给我们很多鼓励。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我们争取的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我们就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关于华人和其它族裔冲突这个问题,去年夏天我回国时在一个饭局上请教了《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等书的作者,清华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刘瑜老师。刘老师认为,任何时候任何人争取自己的权益都无可厚非。至于华人争取教育资源会激化和西裔、黑人的矛盾的说法,刘老师觉得情况没那么严重:亚裔的人口比例在美国占多少?大概不到5%吧。这5%的人口即便录取率超高,在大学里面能占多大比例?很多白人觉得自己也是优惠政策(AA)的受害者,反AA他们也是支持的。而且美国大学这么多,基本上想上就能上。所以 AA 争的不是上大学的机会,而是上顶尖大学的机会。AA 所要照顾的那些族裔,其实他们总体来说对上顶级大学并没有像华人那么关注。反AA对他们的影响其实没有那么大。


刘老师的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信心。感谢刘老师!


R-88 行动实录


这次 R-88 行动,很多朋友默默地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令老万非常惭愧。他们有的捐款数千甚至上万美元,有的协同家人孩子一起上街,顶着烈日到公共场合向民众宣讲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收集签名。其中有的朋友开车很多小时,到华州各个城市去扫街。一些开餐馆的朋友积极加入义卖,将收入捐献给行动。甚至有些丁克的朋友也积极捐款参与。他们说,I-1000 已经挑战了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和有没有孩子没有关系。 


义工和小朋友头顶烈日在街头收集签名


举一个例子:一位姓马的朋友,从毫无经验开始,克服自己语言和心理上的障碍,用了七个周末和一个假日的时间,驱车超过1000英里,涵盖华州的16个城市,收集到了 968 个签名。按照签名公司平均每个签名 6 美元的费用来算,贡献了价值 6000 美元的签名。这还不包括他自己的捐款。


马同学为收集签名访问过的城市


还是这位朋友,成功说服了一位 I-1000 支持者为 R-88 签了名。据他介绍,这是一位花枝招展的白人辣妹。刚开始,她对签名的事是拒绝的,还教导马同学应该帮助那些不幸的人。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改变一个人已有的观点,所以义工的目标多是发现支持者,争取中立者,碰到反对者一般就放弃了,不浪费时间。但马同学看她骨骼清奇,遂和她探讨了一个实例:


1996年,加州通过 Proposition 209,叫停了此前 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学校的种族 AA 政策,不允许在录取新生时按肤色给予照顾。P-209 实施后,不出所料黑人新生入学率降低了 50%,但是顺利毕业拿到学位的黑人总数却保持不变。为什么?经济学家、法学教授、民权活动家 Richard Sander 和记者 Stuart Taylor 在《不匹配》(Mismatch)一书中给出了三条解释:


1. 录取的学生是凭真本事入学,基础好,容易毕业;

2. 生源更好了:本来很多优秀的的黑人学生即使被 UCLA 录取,也选择去其它学校(因为UCLA的降分录取政策使他们的文凭含金量降低)。现在无此顾虑,可以招到更多的优秀学生;

3. 原先要靠 UCLA 降分录取的学生现在去了那些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学校,在那里他们的毕业率也更高;同时其它学校有更多的好学生转入 UCLA。


综合以上因素,最终结果是:虽然入学率降低了50%,但毕业率翻了一倍,拿到学位的总人数持平。


根据上面的例子,马同学和她说了以下三点:


  1. 让选民决定;

  2. 基于经济状况的AA比基于种族的AA更有效;

  3. 评价一项政策要看它的实际效果,而不是看它“良好的动机”。


听完这些,辣妹子痛感从前太傻太天真,而今迈步从头越。她毅然灵魂深处闹了革命,给马同学留下了自己的签名、生日和地址(这些是为了验证签名者的选民身份,大家不要想歪)。


说实话,这些故事完全颠覆了我对华人政治活动的认知。


以前大家说:华人是一盘散沙,任人蹂躏。我虽然不服,但是认为真正能够出来行动的只是极少数。没想到这次这么多朋友参与,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倍感欣慰和感叹。我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


那么,现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离7月27日的截止日期只有不到一周了。如果你也反对种族主义,请向你的朋友们宣传这场正在发生的华人草根运动。如果你是美国选民(不一定要是华盛顿州选民),请到 https://www.letpeoplevote.org/donate/ 捐款用于收集签名和公投前的宣传工作。谢谢大家!


结 语


从前,有一群人买了一些陆龟到江边放生。这些陆龟不会游泳啊,一到水里就拼命向岸上扑腾。这些人感动坏了,认为陆龟感恩,舍不得离开他们。于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将龟龟们扔进水里。


不要以为这是个笑话。把教育资源强行分配给“弱势群体”的行为和强迫陆龟入水如出一辙。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猜你会喜欢: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老万故事会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万】来,狙击身边的种族主义

老万 老万故事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