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死辱母者”刷爆舆论,深度报道能复兴吗?
前言
3月23日,《南方周末》首发深度报道《刺死辱母者》,瞬间引爆舆论场,南方周末深度报道重回公众视野。近年来,以《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裁撤深度报道报道部为标志,深度报道这一传统新闻形式日渐式微,刷爆舆论的《刺死辱母者》能引领深度报道走向复兴吗?
“传媒茶话会”(微信号:cmchh001)对话中国青年报社长兼总编辑张坤、中国行业报协会执行秘书长刘灿国(曾担任多年调查记者)、刺猬公社创始人CEO叶铁桥(原中青报调查记者)、红星新闻执行总编辑蒋泉洪、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首席调查记者弓弦(曾曝光“瘦肉精”、“毒胶囊”、“苏丹红”等事件)、中国安全生产报内参部主任黄雄(调查记者、2010年长江奖获得者),解码深度报道的复兴之路。
1
深度报道:
传统媒体有的在放弃有的在坚持
整体环境趋严、生产成本攀高,深度报道正日渐成为奢侈品。传统媒体不景气的情况下,深度报道被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舍弃。
因揭露过“瘦肉精”“毒胶囊”而知名的调查记者弓弦告诉“传媒茶话会”(微信号:cmchh001):调查记者流失严重,一方面调查记者申报的选题很难通过审批,在操作中容易夭折;另一方面,“计件工资”的传统考评机制下,调查记者收入微薄。
调查记者长期专精于某一垂直领域,具备极高的专业性和行业声望,很容易成为大型企业“挖墙脚”的对象。理想主义填不饱肚子,理想和面包之间,很多调查记者选择后者。
弓弦身边有大量调查记者转型的案例,这些调查记者跳槽到企业后,收入“至少翻一番”。
弓弦对“传媒茶话会”表示:调查记者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深度报道带来的更多只是声誉,甚至只是媒体的声誉。调查记者本人没有知识产权的回报,如《刺死辱母者》这篇稿件,一些新媒体转载时只截取稿件一部分,这样就不必付版权费。
原中青报调查记者,刺猬公社创始人、CEO叶铁桥告诉“传媒茶话会”:调查记者是职业声望、专业性更高的一批人,调查记者群体本身不大,他们的专业性、在行业中的声望也能够促使他们有更多机会转型,调查记者转型其实是要顺利的多。
调查记者对于个人来说不是一份具有“高性价比”的职业,那么深度报道对于媒体,是否具有“高性价比”?
从短期来看,深度报道生产周期长、采写成本高,还要承担一定政策风险;但从长期来看,深度报道有利于塑造媒体品牌,带来无法估量的隐性收益。
以长期坚持深度报道的《新京报》为例,《新京报》创刊14年来,始终紧握思想和深度两个拳头,通过SARS后的骨坏死患者故事、嘉禾拆迁、上访者的故事、沙漠之殇、最后一班地铁、神医巫汉、呼格案的系列报道、江南弃儿、伊春空难、温州动车事故、天津港大爆炸、河北洪灾等等深度报道,关注普通人命运,呼吁司法纠错,维护民众权利,呈现社会的痛点,改变了舆论主管部门和公众对都市报惯有的“小报小刊”的成见,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新京报》通过深度报道建立的优质品牌,为《新京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新京报》的品牌价值和经营业绩不断提升,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中国最有成长潜力的媒体"、"中国最新锐报纸"、"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时政类报纸"等。
早在2010年,《新京报》的广告刊例就已经突破14亿元人民币。
《中国青年报》同样以深度报道见长,2015年年初,在全国多家传统媒体裁撤深度调查部时,《中国青年报》逆势成立深度调查部,加强深度报道。
中国青年报社长兼总编辑张坤告诉“传媒茶话会”:《中国青年报》认为搞新闻还是要坚持新闻调查,这是中青报的长项,也是媒体存在的价值之一。
《中国青年报》过去是用特别报道部来进行深度调查,2015年把深度调查专门作为一个部门成立出来,包含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深度调查是报社本身的传统,也是媒体公信力的体现。
其次,深度调查是作为主流大报专业性很重要的体现。
最后,深度调查能起到引领作用,各个部门包括经济调查、教育调查、“冰点”都属于深度调查,由深度调查部统领。
全媒体时代,深度调查本身能满足人们对于事实真相、人性、思想深度的需求,适应时代的需要,某种意义上推动时代进步。
张坤向“传媒茶话会”(微信号:cmchh001)透露,中青报的记者绩效考评机制正逐步的向深度调查倾斜,中青报将付出必要的成本,包括方方面面的努力,支持深度调查的探索。
事实上,深度报道这一报道形式,无异于新闻报道皇冠上的明珠。
中国行业报协会执行秘书长刘灿国告诉“传媒茶话会”: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方面拼不过新媒体,能拼的只有深度,面对广告断崖式下滑带来的资金压力,一些传统媒体为控制成本裁撤深度报道部门,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放弃自己曾经坚守的阵地饮鸩止渴,反而使得这些传统媒体死的更快。从短期战术看,深度报道并不具备高性价比,但从长期看,却具备极高的战略价值。
2
深度报道:
正成为官办新媒体争抢的稀缺资源
在一些传统媒体放弃深度报道时,很多有采访资质的官办新媒体通过做深度报道异军突起,澎湃新闻和红星新闻正是其中的翘楚。
2014年7月澎湃新闻上线之初,就通过一系列重磅的深度报道赢得极高声誉,目前澎湃新闻客户端下载量已超6000万,移动端日活跃用户达500万,已成功跻身国内新闻客户端第一阵营。
“红星新闻”于2017年1月9日上线,是成都传媒集团出资6000万打造的一款专注锐度、深度、温度的新媒体产品,由《成都商报》主导,利用《成都商报》的记者证进行采访。从金正男涉嫌被谋杀的目击者挖掘,到武昌火车站面馆杀人事件细节披露;从穿山甲公子事件独家采访,到大理客栈老板猥亵女游客报道,“红星新闻”锋芒毕露,爆款频出。
叶铁桥分析:“红星新闻”重视深度报道与他们的文化基因有关,《成都商报》有非常好的深度报道基因,多年来,《成都商报》整个深度团队保存的非常完好,现在做红星新闻,也是希望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客户端市场上能够迅速的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声誉,所以红星一开始也会选择以重磅的深度报道来打响自己的品牌。
浮躁的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重要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深度报道正成为新媒体重金拼抢的领域。“红星新闻”此前以年薪20万的薪资招聘调查记者,成为传媒圈热议的话题。
“红星新闻”新闻执行总编辑蒋泉洪向“传媒茶话会”透露:目前调查记者团队还在继续吸纳优秀人才,此前年薪20万招聘调查记者存在部分误读,红星将根据调查记者能力开出相应工资。目前,红星新闻10人的调查记者团队中,绝大部分调查记者都能得到20万+的年薪,这在成都,已属不低。
在传统纸媒商业模式衰亡的背景下,深度报道迫切需要一个良好商业模式的支撑。“红星新闻”因为有充足的资金弹药保证,短期内不考虑盈利,而是集中精力提升影响力。
长期来看,“红星新闻”正努力成为优质内容的提供商,并寻求多元发展,未来采编团队组建到位后,除坚持提供调查加评论等核心内容外,还会涉足文化、体育、财经、影视等领域。
阅读的碎片化与深度报道并不的冲突,2016年,中青报一篇10000余字的深度报道《湍流卷不走的先生》形成刷屏之势,仅在中青报移动端就有四五千万的点击量,人民日报移动端的官方微博更是进行了三次转载。
(《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张坤对“传媒茶话会”(微信号:cmchh001)表示,深度报道只要内容好,依然有人看。所谓的好内容是指更深刻的事实真相和人性真相,好的内容要以人为本,通过抽丝剥茧的事实把人性中最深刻的一面展现出来。
《中国青年报》正在探索全媒体形势下,深度调查从形式到内容、体裁的创新。包括在移动端,深度报道如何以更好的形式把深度体现出来,中青报正在探索在深度调查的可视化,在深度调查中加入视频、音频、评论、交互、H5。
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当下传统媒体人离职潮,白岩松提问,如果都去炒菜了,没人种菜了,怎么办?反向来看,种菜的少了,菜价自然会水涨船高。原创内容会成为稀缺资源,坚持深度的“澎湃新闻”和“红星新闻”早已成为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追捧的对象。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本身也在悄然变化。与传统深度报道相比,如今的深度报道选题更软,篇幅更短,更加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物。
弓弦对“传媒茶话会”表示:真正决定传播效果的不是长度而是深度。速读时代更加呼唤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当公众对朋友圈的谣传产生厌倦,就会回到原本的时代,踏踏实实的去看一本书和一篇深度报道,去了解事件的真相。
《刺死辱母者》并不短,但很多人会从头到尾的阅读。
长篇文字深度报道可以提取其中要点,长篇电视深度报道可以做成5分钟的短视频,这种形式的转换有利于深度报道在全媒体的传播。受众了解到的是某个要点,想要了解整个事件,就要回到母本。所以不是调查报道的问题,是阅读习惯和呈现方式能否契合的问题。
3
深度报道:不止是扒粪
美国罗斯福总统把专门揭丑的记者称为扒粪者。长期以来各界对深度报道存在误读,认为深度报道就是批评性报道,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深度报道的发展。恰恰相反,真正优秀的深度报道都坚持党性原则,批评性和建设性并重。
“能滥发深度报道的时代不是一个黄金时代,可以为所欲为的去做深度报道,反而对社会是一种伤害。”
弓弦反对暴力式的深度报道,他认为真正的监督应该是建设性的监督,不是去破坏这个世界,而是让世界更美好。
深度报道在让世界更美好、完善、良性发展上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深度报道揭露的内容是深层次的问题,不是流于表面,是长期存在于某个行业、群体的问题,对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意义,真正的深度报道应该是推动性的,有战斗性的东西。
“红星新闻”的母体《成都商报》在深度报道方面一度冲的比较猛,为此也受到一些挫折。《成都商报》及早提出转型,做建设性的新闻报道。
“红星新闻”新闻执行总编辑蒋泉洪对“传媒茶话会”(微信号:cmchh001)说:“红星新闻”做建设性的调查新闻,希望和社会与受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而不是造成一种非常恶劣的舆论环境。为此,“红星新闻”在深度上做了很大努力,在锐度上做了一些把控。
《新京报》在进行深度报道时,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注重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平衡报道。大胆的前提有理性的判断和对新闻事实的追求,客观、理性是基本的原则,杜绝任何主观臆测、评价,只让新闻事实本身说话。在采访上、编写上尊重客观事实。
核心报道
“核心报道”是《新京报》的品牌栏目,刊发了嘉禾拆迁等很多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报道,为《新京报》赢得了声誉,“核心报道”做了一些很敏感的题材、调查类报道,但并没有因此出现过引起法律诉讼的报道。
弓弦对“传媒茶话会”(微信号:cmchh001)表示:新闻媒体不应该为了节省成本、逃避不必要的麻烦去关停深度报道这个出口。很多问题压住不报,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对社会来说仍然是一个隐患。深度报道不是一个单兵作战的工作,背后要有平台的保障。想要把深度报道做好,需要从媒体到主管领导到一线记者都具备良心和血性。媒体人去猜测上层意图的时候,会因为自身的性格或经验原因产生误读和曲解,很多情况下都是媒体人“自缚手脚”。
张坤同样主张深度报道的专业性,反对简单的批评性报道,张坤告诉“传媒茶话会”(微信号:cmchh001),中青报的深度报道在内容方面除了传统关注的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更多的是维护青年的权益。
对于深度调查,中青报一直坚持客观的报道,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报道或者是表扬报道,新闻是在动态的不断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中调节、发现、还原,一步步逼近真相,中间也可能会有一些失误,要不断的进行校正。用多信源去坚持客观,中青报一般的深度报道最少要有三个信源,保证深度报道的严谨,这是最基本的专业。
对于深度调查,中青报一直坚持客观的报道,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报道或者是表扬报道,新闻是在动态的不断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中调节、发现、还原,一步步逼近真相,中间也可能会有一些失误,要不断的进行校正。用多信源去坚持客观,中青报一般的深度报道最少要有三个信源,保证深度报道的严谨,这是最基本的专业。
调查记者、2010年长江奖获得者黄雄向“传媒茶话会”(微信号:cmchh001)表示:深度报道要通过舆论监督解决老百姓想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深度报道不能超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以人民为中心,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是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新闻人应该树立的新闻理想。
深度报道这几年衰落是暂时的,未来一定会迎来一个高潮。深度报道只要关注的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就会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传媒茶话会
公众号ID:cmchh001
媒体高层互助群官方公众号,
关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长按二维码关注